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_民俗的故事大全4篇

2024-10-28 07:33:03

睡前小故事_民俗的故事大全_睡前小故事

4篇睡前小故事_民俗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关于民俗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


民俗的睡前小故事:(1):

汉献帝贬居山阳城产生的民俗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仅在此讲述五则,与大家一同赏析、怀古。

称父亲为“大”,称母亲为“美”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山阳(今焦作)的老百姓改称皇上刘协为“大人”,改称皇后曹节为“美人”,尊他俩为父母,简呼其为“大”、“美”。久而久之,民间通呼,尊父亲为“大”(da发第三声),尊母亲为“美”(mei 发第四声),尊乳房为“美美”(mei mei 先读第二声,后读第四声)。直到今天,焦作农村五十岁以上的儿女称呼父母为“大”和“美”的,仍然比比皆是。

叫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

汉献帝和曹皇后(曹操的二女儿曹节)所生的儿女应叫曹操为外祖父。因曹操被封为魏公,所以焦作民间效仿曹节儿女的叫法,把外祖父呼成“魏公”,把外祖母呼成“魏婆”,蔚然成俗,一直流行到如今。

娘瞧闺女

在全国各地,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出嫁后的闺女,到了这天,总是携儿带女,手提大包小包礼品,回娘家向父母贺节问安,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在焦作民间,却颠倒过来,流行“娘瞧闺女”的习俗。缘由是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皇后曹节随之被软禁在山阳城。曹节逢年过节不能去京城看望母亲卞太后,而她的母亲卞太后不怕儿子魏文帝曹丕,可以任意到山阳城探望二女儿曹节。后来民间效仿,端午节、中秋节盛行“娘瞧闺女”,流传至今。

称亲生父亲为“伯”、“叔”或“几大”

东汉末年,军阀拥兵自重,废立皇帝不断,皇室动乱频仍,皇族孩子因其父被sha而牵连被害者屡见不鲜。汉献帝贬居山阳城后,痛定思痛,为了子孙不再遭受其害,保证家族人丁兴旺,有意对外界混淆同辈孩子的父母是何人,让孩子称亲生父亲为“伯”(bai)、“叔”或“几大”。例如,父亲弟兄三个,孩子的亲生父亲排行老二,孩子则称老大为“伯”(bai),老二为二叔,老三为三叔。孩子或称老大为“大”,老二为“二大”,老三为“三大”,以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后来民间感到此举有利于加强家族团结,密切子侄辈对父辈的情感,就纷纷效仿,由此形成了这个民俗

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

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后,远离政治,一心融入民间,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s


民俗的睡前小故事:(2):

闽南民风民俗简介

闽南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文化传承形成了闽南独有的民风民俗,这些带有闽南特色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回味,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思下面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闽南的民风民俗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或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民俗的睡前小故事:(3):

闽南俗之鬼神祭拜篇

一崇拜祖先

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古老的灵魂信仰观念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这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有能力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直到今天,崇拜祖先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敬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的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幽灵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

泉俗祭礼,古时很讲究繁文褥节,后人多视为迂远,在祭祖活动中,祭奠礼仪多有简化,其祭日也有所变通,只有世家大族或士大夫家,才有严格遵行者,以求合于古礼泉州人祭祀祖先的仪式,如以参加者的范围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家祭和族祭两种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规模较,其祭祀对象在封建社会前期限制甚严,后期才放宽至四代以下近亲祖先泉俗于家宅厅堂正中设龛供奉祖先神位,称木主,如今已以祖先遗像代之,其祭祀的时间主要为传统年节(如元宵中元冬至除夕等)家祖忌辰等虔诚者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也要焚香致敬另外,还有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定时进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寿庆致富脱险解厄等,都要拜谢祖先甚至受欺蒙冤无助者,也会拈香哭诉于祖先灵前,以祈求庇护而清明冬至等年节的前后各十天,则是前往祖先坟墓祭祀的日子

族祭以同姓族人为单位,规模大,礼仪隆重族祭除墓祭外,地点即在家族祠堂民国前,泉州城乡大都建有族姓词堂,如郡城承天巷即有陈林张王曹顾六座大宗词有的家族因无力建筑,则以祖匿为祭祖庙堂,家族内各支房祠多是原来祖盾祠堂中供奉有本族四代以上至肇基本地的一世祖诸神位族祭时间为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称春冬两祭,另外,各姓始祖诞辰日(俗称祖公生)也举行祭祖仪式,如陈姓祭舜帝林姓祭比干,吴姓祭泰伯或其第二十世孙季札等,其规模更大,甚为热闹

泉州舍族祭祖的日期一年四季都有,一般为正月初一三月初二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二月十五,其中以十二月十五的祭祖规模最大举祭时需张挂祖图和陈列祖杖,还要跳一种传递祖杖的舞蹈畲族的祭祖活动是他们的盛大节日

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一些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远祖,后来还进一步演化成民间崇拜的俗神,如萧太傅郭圣王等萧太傅即西汉宣帝时的朝廷大臣萧望之,是萧姓族人敬祀的祖先神,传人泉州后遂转为当地保护神之一,民间崇奉为阿爷公现供奉于南安县诗山凤山寺的广泽尊王,原是郭姓族人崇祀的祖先神郭忠福,后来也转为南安县的地方保护神

崇拜祖先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在社会生活中加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互助,如对贫困族亲的赞助,婚丧喜庆的帮办,家庭纠纷的调解,生产劳动的互助等等,也加深了三胞对祖籍故土的血缘亲谊,对于这些积极作用,是应该加以肯定的但是在敬祀祖先的活动中,也引发过宗族纠纷民间械斗等弊端,这种消极面,则是应当加以批判和制止的

二崇奉俗神

泉州俗神众多,主要为地方性的民间神,也有全国性的民间神,其中以来源于历史人物的神明居多,他们生前或为封建王朝官员,忠勇节义,爱国爱民,功绩显著,从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祀;或为有一技之长的平民百姓,诚信仁孝,多有善举,堪为表率,也受到人们的怀念和奉祀当这些历史人物由人成神后,据说又能显灵护国佑民,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求必应,能随时为民排忧解难,消灾纳福,这就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仰者,而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神权来支持政权,也十分重视赐命驭神,这就使得俗神崇拜代代相传,并形成了相应的信仰民俗

泉州人崇拜的关帝,乃是因借助于说《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而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人物关羽,是一尊全国性俗神泉州崇拜关帝的庙宇很多,其中香火最盛的是泉州城内涂门街的通淮庙明末泉州名学者李光缙在《重修关帝庙记》中写道:今天下祠汉寿亭侯者,遍郡国而是其在吾泉建宫,毋虑百数,独我儒林里中庙(指通淮庙)貌为胜询之故老,不知创所由始相沿至今,上自监司守令居是邦者,迨郡荐绅学士,红女婴孺,无不人人奔走,祷靡不应,应靡不神故信男善女们来庙焚香求签者络绎不绝,求卜内容包括婚姻生育建房置业患病求医出洋谋生平安运气等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还有求公签,即公推一地方绅士代卜当年地方的大事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俗名吴本(--年),北宋泉州同安白礁(今属漳州市所辖)人,生前为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在泉州各县都有吴真人宫庙,不少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过去,人们除了平时前往吴真人庙祈求康复消灾赐福外,如遇上疫情发生,还抬出吴真人像巡境驱疫,仪式十分隆重如今泉州的一些吴真人庙宇,已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如花桥(传说曾是吴真人在泉州治病救人时的驻足之处)慈济宫,一百多年来成为泉州民间公益事业的活动地点,其赠药义诊等善举,至今蝉联不断,这正是吴真人生前济世救难精神的体现和弘扬

天后妈祖,原名林默,又称林默娘,北宋人,年出生于泉州(时称清源军)莆田县湄州屿,年去世,其时莆田县已属于年新置的兴化军因妈祖生前时常扶危济险,救人于水厄海难,故被后人敬奉为海神泉州各县都建有天后宫庙,以沿海地区为多,其中最早的是始建于l年的泉州天后宫(在今市区南门)宋代泉州于晋江真武庙祭海和南安九日山延福寺祈风的仪式,到元代已被在大后宫(时称顺济宫)行香祈祷妈祖所代替人们如遇水旱病疫盗贼等,也前往妈祖宫庙祈祷由于妈祖和吴真人与泉州均有地缘之亲,且被认为能显灵庇护泉州人,故泉州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妈祖吴真人的神话传说,民谚中也有三月十五(吴真人生日)风吹头巾,三月甘二(妈祖生日)雨浇花粉之说

泉州崇拜的地方性俗神甚多,除保生大帝天后妈祖外,还有惠安的青山王(张悃)永春的乐山王(即九日山的通远王,原为乐山隐士),安溪的清水祖师(陈普足)晋江的对山夫人(苏六娘),等等

泉州曾是朱熹过化之区,又有世界宗教博览馆之称,故其俗神崇拜的融合性特征甚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儒道释的渗透,从而使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泉州与台湾还有十分密切的神缘关系据日据时台湾总督府文教局社会课所存的年《社寺台帐》所列神庙,排在前十位的神明中,即有四尊与泉州有关:王爷(泉郡富美宫为王爷总庙)天上圣母(即天后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另据新编《晋江县志》统计,在台湾澎湖现有的座寺庙中,约有座与晋江有渊源关系神缘在今天已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中国心的重要精神纽带之一这从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诸神抵的广大信徒,纷纷前来泉州谒祖,即可说明这一点

三祭敬亡魂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称为《普渡青词》的祝文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其祈求的内容甚多:或祈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或蕲雨泽以抗旱;或冀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年)间,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道光《金门志》卷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个村落分属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之俗谚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普渡成为侨乡泉州的一种陋俗,还是道光以后出现的

泉州普渡后来被视为陋俗,当与普渡这种信仰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竞尚奢侈和结怨械斗等弊端有关,而这己超出了民间信仰的范畴宋代泉州的普渡祭祀活动,是认真遵守朝廷洁斋行事,毋得出谒宴饮贾贩及诸烦扰的规定但在明代,情况已有所变化,人们于中元节祭亡魂之后,随即举行会饮至清代,普渡奢靡渐成风俗乾隆《晋江县志》曰:普渡,拈香搭幛棚,连宵达旦,弹吹歌唱,醵钱华费,付之一空光绪末年,泉州名士吴增著《泉俗激刺篇》,也称当时普渡小乡钱用数百万,大乡钱用千万强前面已提及的石狮龟湖大普,其普渡之日,数十台戏同时于一村演出,家家户户以五斗米篮盛菜肴祭敬,以晒谷物的大蔑盖为桌,席地大宴宾客,大家均以客多为荣,以客少或无客为耻,故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被强拉入席,以助声势,如此铺张浪费,致使许多村民为了大做普渡而倾家荡产在清代,泉州地方封建势力抬头,他们控制了铺境的祀神祭鬼活动的指挥权,往往为了私人的恩怨,蓄意挑起铺境间的械斗有的好事者为向仇家示威,还于普渡日抬出铺主公和境主公巡境游行,也往往因巡境越界而导致流血械斗清代泉州有名的东西佛械斗,延伸三百多年,为祸之烈是历史上所没有的

新中国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力收敛,但年代以来,民间又于中元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私下敬拜无祀鬼魂因此了解普渡习俗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移风易俗,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闽南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东西在不断被创新,不断被时代所掩盖,但是不变的是闽南人的精神,这是他们的文化瑰宝,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民俗的睡前小故事:(4):

二月二怀川民俗

焦作古称覃怀,因地形像牛角川,所以俗称怀川。怀川大地千百年来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二月二,剃孩头,望子成龙有奔头;金花开,崩金豆,风调雨顺大丰收。”这首民谣是说怀川有个特有民俗,每逢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男孩子去剃头,还要爆炒黄豆开花,供在院子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起这个民俗,大有来历。据说,怀川(今焦作)原本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大仓满,小仓流。但有的人抛洒米面,毫不爱惜。这情景恰巧被玉皇大帝巡查民情时发现了,不由得龙颜大怒,立即传旨下去,对怀川三年内一滴雨也不准降,以示惩戒。

一年后,怀川一片荒凉,沁河干涸,庄稼草木枯死,井水枯竭。渴死、饿死的人遍地都是。幸存的人跪在烈日下苦苦求雨。天上神仙虽然可怜怀川百姓,但谁也不敢违抗玉皇大帝的旨意。怀县(今武陟)傅村南面的沁河老龙湾里原驻有一条青龙,被困在天庭上停职闲居,它每天在天上都能听到怀川百姓的哀求。它于心不忍,便去求玉帝格外开恩。玉帝不但不听,反而斥责青龙说:“你身为天神,不但不惩戒下界恶人,竟然敢为他们求情,你居心何在?”

青龙悻悻退出,怀川百姓的求救声仍接连不断地传入耳中,刚烈的青龙再也忍不住了,它张开大口,喝足了天河里的水,对准了怀川大地便喷洒了下去。

“苍天有眼,终于降雨啦。感谢上天!感谢上天!”怀川老百姓的欢呼声传入了玉帝的耳朵。玉帝勃然大怒,下令追查违旨降雨的神仙。青龙挺身而出,抗辩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给予薄惩足矣,岂能一概而论,全部斩尽sha绝?”

玉帝闻言气得浑身发抖,大怒道:“青龙不但违抗朕的旨意,还对朕出言不逊,朕要让你在人间受够山压千年之苦,到金豆满地开花之时方能解脱。”

玉帝派太白金星把青龙压到了太行山下。事后,太白金星于心不忍,就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年老长者,向怀川百姓诉说了青龙被压的前因后果,让怀川百姓设法找到开花的金豆,尽快解救为怀川百姓而受苦的青龙。

怀川百姓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找啊找啊,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找到。这一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年已六十多岁的董永从小董村赶了一头毛驴,驴背上驮着一布袋黄豆,要到怀县县城去赶集。他走到大虹桥,听到身后有几个小孩在喊:“满地都是金豆豆,捡金豆豆喽,捡了金豆爆豆花。”董永回头一看,驴背上的布袋崩开了两个口子,黄豆撒了一路,阳光照射,闪闪发光,远远看去,真像金豆一样。董永眼睛一亮,心里来了灵感,跑到县城集市上,告诉人们怎样让金豆开花救出青龙。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就传遍了全怀川。中午时分,家家户户都把炒爆开的黄豆花供在田间路上,然后大家一齐跪在地上祷告上天:“金豆遍地开花,青龙应当解脱,恳请玉帝,大发慈悲。”

正在灵霄宝殿饮酒作乐的玉皇大帝听到怀川百姓的呼声大吃一惊,急忙带领众神仙到南天门向下观望。他醉眼朦胧,隔着渺茫的云层,隐隐约约望到怀川大地上开满了黄灿灿的金豆花。这时太白金星也在旁边劝谏说:“玉帝陛下,要是不履行诺言,恐怕……”玉帝想了又想,出于无奈,只好派了太白金星去释放青龙。

压在青龙身上的太行山被挪开了,青龙抬起头长啸一声,腾云而起,张开大口,吸足了天河水,然后将肚子里的水洒遍了怀川大地。怀川百姓看见青龙摇头摆尾的降雨雄姿,在大雨中欢呼雀跃起来。青龙降完雨又回到它的老龙湾旧居的地面上,俯首感谢怀川百姓的解救之恩,发誓尽职尽责,保证怀川年年不旱不涝,风调雨顺。

人群中有一位剃头匠,看见青龙头上毛发因长期未理而乱蓬蓬的,很不齐楚,于是心疼地对青龙说:“若不是您违旨降雨救了怀川百姓,我们早就渴死了。老汉我给人剃了一辈子头,今天就给青龙您剃剃头吧,好让您齐齐楚楚,精精神神,昂首挺胸,永振神威。”青龙点头应允。

从此以后,怀川大地两千年来传下了这个民俗,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妇女们一边唱着民谣,一边爆炒黄豆花或黄玉米花,然后供于院中。男人们在“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歌声中,带着儿子去剃“龙头”,以示不忘青龙恩德,祝愿儿子早日成龙。

x.co%6d>

上一篇:睡前小故事_毕业的睡前故事40篇
下一篇:睡前小故事_求婚的故事大全13则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