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书的故事大全3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篇关于尚书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尚书的故事大全(1):
尚书救子
民国年间,归州城新开了一家一阳当铺,当铺的东家姓巫名阳,似乎很有钱。据他自己说是北京城的人,见归州既有水码头又有旱码头,就想先在归州开家当铺,试试行情。
巫阳聘请了当地最有名的老掌柜孙掌柜,本来,孙掌柜年纪大了,在家颐养天年,因为巫阳给的薪俸丰厚,就重新出山。不过,孙掌柜有言在先,如果碰上价高而又拿不定主意的东西,他必须请能人帮忙鉴定,这费用,由巫阳出。巫阳爽快地应承下来。
孙掌柜是个好掌柜,对瓷器、书画、金银器都有研究,不出半年,为巫阳挣了不少钱。
这天,孙掌柜差人找到巫阳,让他去一趟当铺,巫阳知道有要紧的事,马上来到当铺。到了当铺,只见孙掌柜正和一个中年人坐在里屋聊天,中年人身着绸衫,样子却极其猥琐。
见了巫阳,孙掌柜指了指桌上的一个玉虎把玩件,然后向巫阳介绍中年人,说:这位是前朝举人,在京城吏部为官数年,大清灭亡后在京城很不得意,就想回老家。不幸路上遇见劫匪,抢走了行李,不得已,才想当掉这只羊脂玉虎。
巫阳问:准备当多少钱?
中年人说:两千大洋。
巫阳把孙掌柜叫到一边,低声说:我敢跟你打du*,这羊脂玉虎,八成是假的。
孙掌柜说:我看未必,这玉虎包浆光泽润滑,如上了油脂一般,还有几处枣皮红斑,正是羊脂玉的特性,如果是真的,至少值五千大洋。可是这家伙要价甚低,又闪烁其词,眼露狡黠之光,所以,我也拿不定主意。
巫阳说:连你都拿不定主意,我又如何能断定真假?
孙掌柜说:您忘了我以前说过的话?事到如今,只好请能人来帮忙鉴定。不过,这人要价甚高
巫阳忙说只要有真本事,要价不打紧。孙掌柜点点头,说:那您赶快准备一乘轿子。
巫阳问为什么要轿子,孙掌柜说:因为他是个盲人,大家都叫他贺瞎子。
巫阳奇怪道:既然是盲人,怎么会鉴定玉器?
孙掌柜告诉巫阳,贺瞎子天生眼盲,他的父亲是世袭祖业的玉器商人,识得天下美玉,可一辈子就生了贺瞎子一个儿子,只好自认倒霉,说贺家的技艺要在他这辈断绝了。不料贺瞎子虽然眼瞎,心却不瞎,他从小就喜欢摸玉石,时间长了,不管什么玉石,只要用手一摸,就能说出是什么玉质。他父亲便搜罗了各种质地的玉石,供他摩挲。时间长了,贺瞎子的双手竟然比人眼更为神奇。
巫阳听了,半信半疑地叫了乘轿子,让孙掌柜去请贺瞎子。过了半个时辰,贺瞎子坐着轿子来了。几个人寒暄一番,孙掌柜就把玉虎交给贺瞎子。贺瞎子摸了一遍,说:好玉好玉,这可是上好的羊脂白玉。
孙掌柜听贺瞎子说是真的,立马开了当票,把当票和两千大洋交给中年人。
等中年人走了,巫阳拿着玉虎,对贺瞎子说:那人说他是前朝举人,可我看他语无伦次的样子,一定不是官场之人,这个玉虎,不会有诈吧?
贺瞎子摇了摇头,说:本来大家都有钱赚,互无干涉,我也没必要把真相告诉你。但你既然问了,我就给你透个底吧,因为这个玉虎贺瞎子指了指地下,然后停口不说,收了一百块银洋的掌眼费,坐着轿子离开了当铺。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于尚书的故事大全(2):
尚书救子
民国年间,归州城新开了一家一阳当铺,当铺的东家姓巫名阳,似乎很有钱。据他自己说是北京城的人,见归州既有水码头又有旱码头,就想先在归州开家当铺,试试行情。
巫阳聘请了当地最有名的老掌柜孙掌柜,本来,孙掌柜年纪大了,在家颐养天年,因为巫阳给的薪俸丰厚,就重新出山。不过,孙掌柜有言在先,如果碰上价高而又拿不定主意的东西,他必须请能人帮忙鉴定,这费用,由巫阳出。巫阳爽快地应承下来。 孙掌柜是个好掌柜,对瓷器、书画、金银器都有研究,不出半年,为巫阳挣了不少钱。 这天,孙掌柜差人找到巫阳,让他去一趟当铺,巫阳知道有要紧的事,马上来到当铺。到了当铺,只见孙掌柜正和一个中年人坐在里屋聊天,中年人身着绸衫,样子却极其猥琐。 见了巫阳,孙掌柜指了指桌上的一个玉虎把玩件,然后向巫阳介绍中年人,说:这位是前朝举人,在京城吏部为官数年,大清灭亡后在京城很不得意,就想回老家。不幸路上遇见劫匪,抢走了行李,不得已,才想当掉这只羊脂玉虎。 巫阳问:准备当多少钱? 中年人说:两千大洋。 巫阳把孙掌柜叫到一边,低声说:我敢跟你打du*,这羊脂玉虎,八成是假的。 孙掌柜说:我看未必,这玉虎包浆光泽润滑,如上了油脂一般,还有几处枣皮红斑,正是羊脂玉的特性,如果是真的,至少值五千大洋。可是这家伙要价甚低,又闪烁其词,眼露狡黠之光,所以,我也拿不定主意。 巫阳说:连你都拿不定主意,我又如何能断定真假? 孙掌柜说:您忘了我以前说过的话?事到如今,只好请能人来帮忙鉴定。不过,这人要价甚高 巫阳忙说只要有真本事,要价不打紧。孙掌柜点点头,说:那您赶快准备一乘轿子。 巫阳问为什么要轿子,孙掌柜说:因为他是个盲人,大家都叫他贺瞎子。 巫阳奇怪道:既然是盲人,怎么会鉴定玉器? 孙掌柜告诉巫阳,贺瞎子天生眼盲,他的父亲是世袭祖业的玉器商人,识得天下美玉,可一辈子就生了贺瞎子一个儿子,只好自认倒霉,说贺家的技艺要在他这辈断绝了。不料贺瞎子虽然眼瞎,心却不瞎,他从小就喜欢摸玉石,时间长了,不管什么玉石,只要用手一摸,就能说出是什么玉质。他父亲便搜罗了各种质地的玉石,供他摩挲。时间长了,贺瞎子的双手竟然比人眼更为神奇。 巫阳听了,半信半疑地叫了乘轿子,让孙掌柜去请贺瞎子。过了半个时辰,贺瞎子坐着轿子来了。几个人寒暄一番,孙掌柜就把玉虎交给贺瞎子。贺瞎子摸了一遍,说:好玉好玉,这可是上好的羊脂白玉。 孙掌柜听贺瞎子说是真的,立马开了当票,把当票和两千大洋交给中年人。 等中年人走了,巫阳拿着玉虎,对贺瞎子说:那人说他是前朝举人,可我看他语无伦次的样子,一定不是官场之人,这个玉虎,不会有诈吧? 贺瞎子摇了摇头,说:本来大家都有钱赚,互无干涉,我也没必要把真相告诉你。但你既然问了,我就给你透个底吧,因为这个玉虎贺瞎子指了指地下,然后停口不说,收了一百块银洋的掌眼费,坐着轿子离开了当铺。 这下,巫阳对贺瞎子算是实打实地信服了。贺瞎子刚才暗示他,这羊脂玉虎是从墓里盗出来的,难怪那中年人神情紧张,原来是个盗墓贼。巫阳问孙掌柜:你所说的能人,就是指贺瞎子吧? 孙掌柜说:您不知道,归州城有句俗语:归州有三子,瞎子瘸子败家子,瞎子能摸玉,瘸子能识书画,败家子 没等孙掌柜说完,巫阳就打断说:瞎子我已经见识过了,这瘸子果真能鉴出书画的真假吗?关于尚书的故事大全(3):
尚书坟
人狐为邻
从前,有一个村子,村里早年间出过一个在京城做尚书的大官,于是村子就被人们叫做尚书村.那个做尚书的大官死后葬在离村子几里远的一个大墓里,叫做尚书坟.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尚书坟里住进了一群狐狸,他们进进出出都有车马,还有丫环仆从。村里人与狐狸不相来往,井水不犯河水。
那一年,狐狸中有娶亲的,他们根本就不避讳人,大摇大摆地抬着轿子,从尚书村的村头路过。村里人都看到了,那是一顶八抬大轿,整个轿子用红红的绸缎裹着,很是气派。村里人穷,娶媳妇用不起轿子,看到狐狸的轿子,都很眼热。有人就说:我们和狐狸住得这么近,也算是邻居了,问他们借点东西,应该没问题吧?
没多久,村里有一户人家要成亲,想起了狐狸娶亲的事,就突发奇想,到尚书坟前点上三炷香,祷告说,想借邻居的轿子,用完了一定归还。等他祷告完了,回家一看,家里真的多了一顶轿子!看来那群狐狸还挺顾惜邻里情分的。有了这顶轿子,喜事办得很体面。
从此,村里谁家娶媳妇,就到坟前点三炷香,再祷告一番,那轿子就会飞到家里来。等娶完媳妇,在轿里放上一些糕点礼品,表示答谢,再点上三炷香祷告一番,轿子就会飞走。
有来有往
这一年,快要过年了,村里来了一个精瘦的老头。老头看上去很精神,特别是两只眼睛,闪着狡黠的光芒。老头一进村,就向大家打招呼,说:我姓胡,做了这么多年邻居,也没来串个门。
村里人想了半天,哪有这么个邻居呀?老头对一个村民说:你家小子前几天成亲,还用过我家的轿子呢。
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这老头就是尚书坟里的狐狸,看他年龄这么大,应该是狐狸精的头了。村里人就客客气气地问老头有什么事,老头说:我这次来,是想向村里借一样东西。
村里人问老头要借什么,老头说: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吗?我们要招待亲戚,得蒸馒头,要磨很多面,可我家的磨很小,一时半会儿磨不出来,想借你们村里的大磨用用。
村里有一口大磨,一回磨几十斤面没问题。借东西有来就有往,既然人家开口了,村里人当然就同意了。有人说:只要你们用得着,尽管来磨面就是,我们这里有拉磨的驴马,想用哪头用哪头。
老头却说:我想借你们的磨拿回家去用。
村里人都愣了,这磨有几千斤重,自打放到磨坊里,还从没挪动过呢。老头要把大磨拿到尚书坟里,那得用多少人拉呀?
老头似乎看透了大家的心思,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把磨弄走。
村里人答应了。
第二天,村里突然刮起了旋风,旋风刮啊刮,刮到磨坊那里,一下子把石磨卷了起来。村里人看到,那几千斤重的石磨被卷在半空中,忽忽悠悠地向尚书坟方向飘去。大家无不咋舌这狐狸精的法力也太高了!
十几天后,又一阵旋风刮来,石磨被卷了回来,安安稳稳地放到了磨坊里。石磨上还有几袋子面,看来这是答谢的礼物。村里人把面分了,每家都得了一瓢面。有人发现,磨眼里还有很多遗落的面粉,把那些面粉扫出来,竟然也装了半袋子。
一时,村里人议论纷纷,尚书坟里的狐狸真有钱啊,过个年,光面就磨了十几天,还不知酒肉要置办多少呢。
借点人气
等过了年初五,那个精瘦的老头又来到了村里。他对大家说:真不好意思呀,这回还想麻烦你们一点事儿。
村里人问这回借什么,老头说:这回不是借东西,是想借人。
村里人愣了,问要他们干什么活,老头说:也不是干活,就是想让你们捧个人场,凑点人气。
老头说,他在京城里有一门亲戚,已经多年不走动,今年突然来信,说初八要到他家来走走。那个亲戚可了不得,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出行一次,地动山摇。可自己家人丁稀少,出来迎接,显得太丢份儿了,就想请村里的乡亲们去捧个人场。
老头提出了要求,亲戚的轿子来了,村里人只管站在路边,等轿子到了跟前,他们张嘴喊话就行了,别的都不用管,到时候少不了好处。上回借磨,村里人已經尝到了甜头,知道老头说话算数,于是就答应老头,初八晚上去捧人场。
转眼到了初八那天,村里人按着事先约定的,早早地站在村头的路边等着。过了一会儿,前面隐隐看到灯光,还传来敲锣的声音。等走近了,大家才看清,队伍最前面是十几个大汉举着灯笼,一队随从边走边敲锣,接着有几十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经过,最后才是一长溜八抬大轿。
村里人都被这气派给惊呆了,有到过县城的村民,见过县太爷出门,那气势比这可差远了。等轿子到跟前了,大家才想起喊话来,就张开嘴齐声喊:恭迎太夫人!
只听轿子里一个老太太说:这么冷的天,难为大家在这里迎候着,赏!
一个随从拿出个袋子来,哗哗地向空中撒着什么。大家拾起来一看,我的妈,是银元呀!
等第二抬轿子来了,大家又喊:恭迎老夫人!
轿子里的人说:给大家赏钱,买壶酒喝。又有随从把钱撒在路边,大家一阵哄抢。
等第三抬轿子来了,大家就喊:恭迎老先生!
轿子里一个男人说:大家辛苦了,赏!
就这样,十几抬轿子过去了,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尚书坟的方向而去。村里人人都拾了不少银元,这个年过得十分红火。
邻里反目
这天,村里几个年轻人在一起玩牌,有个叫房二的说:我怎么琢磨着,那些狐狸精和咱们做邻居,不是个事呀。
有人问:怎么不是个事了,这不挺好吗?
房二说:尚书坟本来就是咱的祖坟,那些狐狸住进去,却成了尚书坟的主人,我们反倒被使唤来使唤去的,这还有天理吗?
房二这么一说,大家一琢磨,也是这个理。房二又说:我们应该把那些狐狸精赶走,把尚书坟里的东西拿出来。像那顶轿子,本来就是我们祖宗的,我们想用,反而要向那些狐狸借,这公平吗?
有人说,狐狸有法术,怎么惹得起呢?房二说:再有法术,毕竟是狐狸,是畜类,怎么能跟我们人比呢?我就不信斗不过它们。
于是,房二和几个年轻人商量好,先看那些狐狸是怎么进的坟。他们在尚书坟边上转了五天,终于看到一只狐狸钻进一丛荒草后就消失了。房二顺着狐狸消失的方向走去,果然发现了墓道口。回去后,他们请了一个道士,画了一道能镇住狐狸精的符。
这天夜里,大家举着火把来到墓道口,房二先把符贴上去,然后向里面喊:狐狸精们听着,你们占用这里很久了,这是我们祖先的坟,现在请你们搬出来,如不出来,我们可就放火了。
刚喊了两遍,突然一阵旋风刮来,旋风过后,只见十几只狐狸站在墓顶上,一只老狐狸张嘴说话,听声音,就是来过村里的那个老头。他张口说:你们这些人听着,当年我未得道时,尚书大人曾有恩于我。他一生清廉,以致子孙穷困,我本想借机帮衬你们,不料你们竟不知足,为发财起了歹心。我们全家现在就走,坟里的东西分毫不动,你们请自便吧。
说罢,老狐狸一缩身子,念了几句咒语,一股旋风刮来,十几只狐狸眨眼就不见了。
几个年轻人都看愣了神,过了好半天,房二才说:还愣着干什么?快进坟里拿宝贝呀!
大家顺着墓道鉆进去,可等见到墓室里的情形,都傻眼了。他们原以为,墓室里一定金碧辉煌,堆满了金银财宝,可进来后一看,什么都没有墓室里是有一顶轿子,却是纸糊的,那些桌椅、餐具、丫环,都是纸糊的,若是拿出坟去,一阵风就吹没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什么都没拿,就都耷拉着脑袋回去了。
村里有个老人听说了这件事,就说:咱们祖宗做的是清官,清如水明如镜,听说他死后都没钱把棺椁运回故乡来,靠乡亲们凑钱才能魂归故土。他的坟里怎么会有宝贝呢?
这以后又过了很多年,尚书村还是那么穷。村里人回忆起往事,就会看着尚书坟的方向,长叹一口气,说:那伙狐狸精也不知到哪里去了,其实有他们做邻居,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