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诗意的睡前故事4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条关于诗意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推荐】诗意的睡前故事(1):
流泪的诗意
我和父亲之间的话很少。我们在一起时,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沉默。这种沉默,总让我有种想在诗歌里对父亲一吐为快的感觉。
触摸父亲的痛,懵懂少年感受到了坚强父亲从中年开始,就一直在痛/痛爬满焦虑的额头,爬向他/老年的孤独/痛,从他的断指/流向心底/冰冷的痛,燥热的痛/痛在燃烧,他的一生都在痛
杨康《父亲的痛》1997年,对杨康一家来说,天空的颜色是灰暗的。这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下午,杨康的母亲一早便离开家去市郊拉菜,却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杨康才9岁。杨康1988年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为了摆脱贫困,父亲杨明成与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于1994年举家迁往新疆霍城县。他们从菜农处批发蔬菜到市场上销售,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活,让家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没想到,那天父子三人没有等回母亲,等来的是她出车祸的噩耗。而后,他们家陷入了漫长的官司之中。两年后,尽管官司赢了,杨明成却未能得到一分钱赔偿。雪上加霜的是,为了打赢这场官司,杨明成还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万多元钱。面对沉重的债务,杨明成只好选择离开,前往山西省吕梁地区下堡镇的煤矿挖煤挣钱。临走时,父亲摸着杨康的头说:娃,在家听哥哥的话,好好学习。面对父亲期许的目光,杨康点了点头。然而,只有11岁的他,难免贪玩,很难将心思放到学习上。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杨康内心满是羡慕,他多想像别的孩子那样喝一瓶美味的酸奶啊。2000年1月,父亲杨明成回家过年,杨康喝酸奶的渴望再次强烈起来。但此刻,杨明成身上只有1.2元钱,而买一瓶酸奶需要1.5元。这次回家,他将几个月挖煤挣的钱全部用来还债了。父亲难堪的脸色,让杨康在一瞬间长大了,爸,我不喝,酸奶一点都不好喝!听着儿子言不由衷的话,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杨明成最终找到了几角钱,拉着儿子到小卖部买来了他渴望已久的酸奶。喝着酸奶的杨康,竟然感觉到这被同学描述得无比美味的酸奶有些苦涩。那个装酸奶的瓶子,他没舍得扔掉,而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想起父亲每次回家都显得更苍老的脸,杨康突然理解了父亲,他彻底收回了贪玩的心,将全部心思放到了学习上。第二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这年冬天,杨明成得知种木耳很赚钱,便离开煤矿回到了家。他将挖煤几个月挣的钱,全部用来买了耳棒和木耳种子。此时,在学校安心读书的杨康没有想到,又一场灾祸降临到他们家。原来,为了赶时间,杨明成连续数天不停地锯耳棒和钻耳孔,极度疲劳的他有些精神恍惚,一不小心,锋利的锯齿毫不留情地将杨明成的四根右手指从中间锯断,殷红的鲜血汩汩地冒了出来在医院里,杨康强忍泪水,轻声问道:爸,疼吗?杨明成看着儿子说:娃,不疼,别担心。赶紧回学校上课去。这时,旁边的另一个病人说:你这娃,十指连心,你想想四根手指被齐齐锯断,怎么可能不疼。我想起来都害怕!那个病人的话,让杨康的眼泪扑簌而下携坚强父爱上路,心在远方阳光中飞翔我常常看见父亲一个人坐在黄昏的山头/和那些刚刚掏出来的煤块坐在一起/父亲只说,在矿井里待的时间越久/就越是想念,地面上的绿和阳光
杨康《父亲说,他喜欢绿和阳光》杨家再次变得一贫如洗,而两个儿子读书又需要花钱。第二年春天,杨明成不得不再次离家去山西挖煤。但挖煤的收入并不高,杨家始终未能摆脱贫困。2005年夏,杨康家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迎来了两件喜事。这年,杨康的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延安大学,而杨康也成功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兄弟俩的成绩,让父亲欣喜若狂,他喝得酩酊大醉。看着面前两个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儿子,杨明成喃喃自语:老婆,你放心吧,娃们很争气!为了节省路费,杨明成一年难得回一次家。杨康对父亲的想念与日俱增。每每想念父亲的时候,爱好文学的杨康便将这种想念诉诸文字,而后再寄给父亲。想到父亲阅读自己信件的喜悦,他的身体里有股暖流在蔓延。在这股暖流的促动下,杨康爱上了写诗。他在诗歌里写对父亲的爱,写对未来的梦想。当杨康以优良的成绩进入高三时,老天再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临考前的那个春天,杨康突然病倒了。一个月后,杨康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开始努力复习备考。然而,在那场如火如荼的高考中,他考得并不理想。得知结果后,父亲没有丝毫责怪,只是在电话里轻声地对他说:娃,到爸挖煤的地方来散散心吧。杨康坐长途汽车到了父亲所在的煤矿,走进他住的地方,杨康顿时大吃一惊:父亲住在一个低矮的窑洞里面,连电灯也没有,几块砖头加一块木板就是一张床。【推荐】诗意的睡前故事(2):
李健:始终在追寻一双充满诗意的眼睛
尽管李健并不认为《传奇》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但从这首歌曲中渗透出的那种风轻云净的唯美风格,却贯穿着他创作的始终。5月17日,在一场名为“音乐与诗”的弹唱会上,李健道出了自己这些年来对于音乐和诗歌的向往与坚守。
悠然自得的八年
如果没有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李健也许根本不会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人就是这么奇怪。我高中的时候虽然也学过古典吉他和民族唱法,但最厌恶的科目就是语文。当我得知清华给了自己一个保送名额的时候,想都没想就选择了投身数理化。”李健说,“理工科学校诚然能让人变得坚强而自主,但当你被一种完全理性的环境所裹挟时,就会特别渴求那些渐渐离你远去的文学与艺术。”
得益于扎实的声乐和吉他基础,李健在当年清华的一批校园歌手里,是歌唱得比较好的人之一。毕业后在国家广电总局担任网络工程师的两年,让自由散漫惯了的李健觉得很压抑。所以当清华学长卢庚戌找到他,说想组建乐队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工作。哥俩儿琢磨了半天,决定将乐队命名为“水木年华”。
单飞之后的时光,在平静而舒缓的节奏中慢慢流逝着。《似水流年》《为你而来》《想念你》等原创专辑并没有为李健带来多少真金白银,却吸引了一批都市白领和文艺青年歌迷。这种安逸从容的生活伴随了李健8年,直到2010年,因为那首《传奇》,李健像他的朋友许巍和汪峰一样,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主流歌手。“在物质越来越充裕的今天,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开始重寻音乐与诗歌的梦。在一个充满迷惑的年代里,我们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抚慰和指引。”李健如此理解《传奇》走红的原因。
行走思索的两年
《传奇》为李健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李健却很清楚这些声誉的源头在哪里。“大家看到的只是《传奇》红了,却没看到我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坚持。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大学同学,读书那会儿,我经常写歌,写好了就唱给他听,他当时就问我:‘你写这么多歌有什么用啊?不能赚钱,也不能出国。’那时候他觉得写歌是很虚的事儿,还不如考个GRE什么的实际。现在看来,我当时写歌还是有用的。”李健说。
李健认为坚持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传奇》爆红之后的李健,在为专辑写歌之余,也开始为《唐山大地震》这样的商业电影创作主题曲,但他的音乐风格依然如故,并没有为商业做出半点儿妥协。
李健强调说:“你的音乐与众不同,别人才会喜欢。其实一个音乐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的不可取代性。”
写与众不同的音乐是李健的创作理念,但他也不排斥那些并不与众不同的歌曲。音乐就像衣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中所好,你不能武断地说穿西装就一定比穿T恤高级。”李健说。
在李健的歌曲《似水流年》里,有这样一段歌词:“生命的河从身旁流过,将回忆慢慢淹没,那年春天燃起的篝火,多年以后泛着泪光闪烁。”在进入音乐圈的第11个年头,李健为自己还能保持着当初对音乐的那份热情与执著而感到庆幸。
民谣歌手钟立风说,听李健的歌,你会感受到悠远绵长以及云淡风轻,歌曲中自有一种韵律与节奏,自有一份内心的坚定。这也许是各种对李健的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句。
【推荐】诗意的睡前故事(3):
诗意栖居的影子
这本书的献词空着
我怎么把它题献给你给我依赖的人给我忠诚于他却没有挽留住的人无论怎样都满含爱意阿伦特1924年,马堡大学,如花的18岁。课堂上,他远远地望见了她,似乎有一圈光晕挥之不去。凝神看去,她一袭绿衣,脖颈修长,姗姗可爱。她说话的时候更美,旁征博引,他不禁暗暗叹服。海德格尔年纪比她大一倍,已有家室。他醉心于抽象思维,是个略显无趣的思想家。他是大师,但他首先是个男人。阿伦特整日和母亲相处,遂觉得大学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海德格尔是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他侃侃而谈,那些希腊哲学家们在他的课堂上一一复活。大学,白衣飘飘,18岁的年纪上,第一次,你遇见了谁,谁又遇见了你?次年2月,阴雨霏霏的马堡,海德格尔和阿伦特有了第一次近距离的谈话。谈哲学宗教,谈业余爱好,独独不谈他隐隐的爱慕。阿伦特一直侧着身子,偶尔发表一两个词的评论。她是那样端庄、敏锐、羞涩,有谁配得上她呢?那是一个雨天吗?那一天分明微风不寒、鲜花摇落。他迫不及待地给她写信,称呼由dear miss arendt变成了dear hannah。他来到她蜗居的阁楼。他伸过手来。她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放在脸上,似乎要把它焐热,实际上他的掌心已经有一团火在燃烧了。他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能干的妻子,却知道了自己的无趣和自卑。他的祖父是鞋匠,父亲是教堂杂役,偶尔给人箍箍酒桶。成人后在耶稣会做见习修士不到半个月就被开除,因为他有心律不齐的毛病。和异教妻子结婚以后,他干脆脱离了天主教会。妻子出身于普鲁士高级官员家庭,无可挑剔,那是他高攀了。但是在职称晋升中,他总是受到排挤。阿伦特呢,出生于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科尼斯贝格长大,那里是康德的故乡。她家境优越,住在别墅区。父亲去世后,她生了一场大病,把自己关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看日后成为她导师的雅斯贝尔斯的《世界观心理学》,并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熟谙法语和音乐的母亲还为女儿写了成长日记。在中学时,这个小姑娘居然联合同学罢了一位年轻老师的课。学校给了她严厉处分,后来因为考试成绩优秀,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这个女孩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她有这样的资本。阿伦特的生活是他梦寐以求的,他是在羡慕中走近阿伦特的。他是在乎名誉的,博学身正的师长、尽职尽责的丈夫、谦恭有为的同事,每一样他都舍不得放弃。每一样他都如愿得到了。阿伦特呢,似乎什么也没有。但她是富有的,因为她有海德格尔,有了用密码写成的情书短笺,以及只有他们俩才懂的幽会暗号。最初的日子里,阿伦特沉浸在这种甘之如饴的日子里。海德格尔的眼里,她是懂事的,她尽力使我对你的爱不致给你带来比现在更多的困难。她成了一个影子,她没有了自己,她不需要自己,海德格尔就是她自己。阿伦特也曾意识到自己对海德格尔过于依赖。她试着和雅斯贝尔斯的得意门生本诺维司相处过,她不过是想试试,看看有没有人可以代替海德格尔。正和闺中密友在纽伦堡近郊游玩,海德格尔写来一张便笺召她赴约。她立刻抛下闺蜜,奔向老师。她随时准备着履行情人的义务,顺从他、倾听他、肯定他,与他肌肤相亲。三年后,海德格尔出版了《存在与时间》,声名鹊起。一边是弗莱堡大学的教授聘书,一边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女学生。他语焉不详地给阿伦特写了一封信,算是给这段师生恋情画上了句号。过去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吗?四年的秘密相守,18年的分道扬镳。从发表就职讲演《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那一天,海德格尔公开投靠了纳粹。阿伦特痛苦地说:不再爱你,我没有再活下去的权利假如上帝恩准,让我们来世再相爱吧。这份无望的感情,让她无处可逃。此后,阿伦特获得了博士学位,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由于帮助过德国我*-党员,她被迫流亡巴黎。也是在巴黎,她认识了第二任丈夫亨利希布吕希尔。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宽容大度、思想独立,让阿伦特着迷。在流亡途中,他们结婚了,相濡以沫几十年。她被拘捕过,也在集中营待过,写作之外还要养家糊口。这些是海德格尔不知道的,也是他忽略了的。他左右逢源,冷静老练,沉湎于沉思,热衷于对土地和血的思考。这多半与他早年贫寒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只有离群索居的时候,人才能够真正回归自我?生活秩序之外的事情,他很少考虑。作为思想者,他是苦心孤诣的。然而,作为一个情人,他是冷漠的,不合格的。【推荐】诗意的睡前故事(4):
数学有诗意
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了。
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在香港便利店买完冰镇矿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对身旁的学生说:你知道怎么用数学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融化过程吗?在他看来,生活处处有数学,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在医院时,他根据抽血检验报告,预测自己的出院时间;根据风向和台风的几何特性,他常和天气预报比赛谁预测台风更准确。这位没有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的数学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诉人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诗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数学也是这样,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完,结果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他说。他总结出数学与古典诗词相通的理论根据:诗歌的对仗与势学的对称性是相似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有些文学作品很讲逻辑,我在中学就学会了用数学的反证法,或许与我读《三国演义》有关吧。最后,他干脆把艰涩的微分几何定理写进诗里:曲面全凸形难变,空间双曲群可迁。他的生活也如减法一样。在家里,同为数学家的妻子和他的共同话题总是数学研究,但他却并不觉得乏味,因为彼此能听懂对方讲的话,就是一种幸福。可现实并不总充满诗意。在他的学生的印象中,谷老从未在背后评论过任何人的人品,只有一次,他对一名四处兼职的同行非常反感,厌恶地说:人也是会变的。他的学生、中科院院士洪家兴曾经告诉他,中国数学界论文发表数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却只在世界排100多位。在听到这个统计后,谷超豪很久没有说话。洪家兴比喻说,谷先生就像一个开采金矿的带头人,带着大家探索、开路。种种创业之初困难的事都由谷先生做了,而在找到了一条通往金矿的道路后。他就把金矿让给跟随他的年轻人去继续挖掘,自己则带着另一批年轻人去寻找另一个金矿。在复旦任教的几十年岁月里,只要没有重要会议,谷超豪雷打不动地组织每周一次的讨论班,大家坐成一圈,交流心得。我们最怕的就是谷先生开口提问。谷超豪的关门弟子谢纳庆说,讨论班上,有时东西实在太难。谢纳庆想糊弄过去,谷老会很快打断他,将他企图蒙混过去的问题重新拎出来,要他详细解答,每次都让他下不了台。80多岁时,谷老仍一直坚持亲自指导学生。晚年在病房打着点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得意地说:想不到吧,我的两个关门弟子,就是在这里完成论文答辩的。其实,在数学系以外的复旦校园里,谷超豪算不上特别有名,远不如其老师苏步青。而在苏步青的口中,谷超豪的学术成就超越了自己,是他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唯一不如自己的地方,就是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谷超豪曾说。如今。谷老的学生中已经走出九位两院院士。在晚年时他感叹,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他不喜欢庄子以有涯随无涯的处世之道,总是希望再多做一些事情。60岁时,他写道,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70岁,他说七十古稀今不稀;到89岁,谷老依然笑称自己只是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如今我还要说,80古稀今不稀。很多比我还要年长的科学家,还在一线工作。可惜的是。他没能像自己许的生日愿望那样,再干若干年。不过,在太空中,始终运行着一颗星国际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谷超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