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的儿童睡前故事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关于教诲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教诲的儿童睡前故事(1):
王瑶先生的四次教诲
相比学术语言的严谨、简约,王瑶先生私下的谈话是最具特色的,采取的是王瑶式的表达方式,充满幽默和机智,常出人意料,又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先生给我留下了九句印象深刻的话,首先是对我的四次教诲。1978年,我入学不久,他跟我说:钱理群,我知道,你已经39岁了,年纪很大了。你急于在学术界冒出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一个传统,叫作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1981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当先生助手,先生专门找我谈话:钱理群,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会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这个时候,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你主要追求什么东西,就要牢牢地把握住,利用你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好,充分发挥。其他事情要抵挡住,不做或者少做,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要拒绝诱惑,牢牢把握自己所要的东西。在担任助手期间,先生对我的教诲反而不多。一次在闲聊的时候,先生突然对我说:你说人的一天有几个小时?当时我就蒙了,只得随口回答说:24小时。先生接着说:记住啊,你一天只有24小时。你怎么支配这24小时,是个大问题。你这方面花的时间多了,一定意味着另一方面花的时间就少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不可能样样求全。他秃头秃脑地讲了这一句,就不再说了。最后的教导,是王瑶先生逝世之前留下的遗训。那时形势非常紧张,大家都有点惶惶不安。先生就说:你们不要瞻前顾后,受风吹草动的影响,要沉下来做自己的学问。第五句话是关于他自己的选择。有一天,先生突然对我说:我现在老了,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垂死挣扎;什么事也不做呢,又是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我听了却为之一震,立即联想起鲁迅《野草》里死火的两难:或者烧完,或者冻灭,而最后的选择也是:那我就不如烧完!第六句到第九句话,都是谈知识分子的。第六句话是: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所谓分子,就是有独立性,否则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有一次,王先生突然跟我谈起一些知识分子的表现。这是很少有的,因此,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王先生说,某些知识分子看起来很博学,谈古今、说中外,其实是二道贩子:向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贩卖而已。王先生又说,还有些知识分子,很聪明,开始时也用功,在学术上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地位。然后,就吃老本,不再做学问了,而是到处开会、演说、发言、表态,以求最大限度地博取名声,取得政治、经济上的好处。这就成了社会活动家了,却还要打着学者的旗号。这时候,学术就不再是学术,而成了资本了。当年的研究,不过是一种投资,现在就要获取最大的利息了。今天的中国学术界里,这样的二道贩子恐怕是越来越多了。我不能不感佩王瑶先生的du眼和远见,同时也时时警诫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伪学者。王先生关于知识分子的第九句话,现在已经几乎是社会流行语了: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我记得王先生先是私下里和学生、朋友说的,后来,在政协会议上一说,就传开了。一直到今天,人们说起知识分子的处境与选择,也总要提起这句话,王先生也确实把知识分子的尴尬、无奈和顽强坚守说透了,而且用的又是王瑶式的表达方式。有意思的是,今天人们提起这句名言,已经差不多忘记了其发明者是王瑶。我给他做助手时,王先生还说:钱理群,我让你做我的助手,你知道你的工作是什么吗?现在这个时代,你要是不动,人家就把你忘了,你就负责在外面替我晃来晃去,表示王瑶的存在。我当时非常震惊,心中悲凉,先生太聪明,看得太透。20世纪80年代不做事的学者有两个,一个是王瑶,一个是钱锺书。钱锺书在那时也是只整理过去的文章,新作很少。王瑶太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看得太透了。他知道现代文学研究不能做得太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真正有作为的是古典文学研究,可是他回不去了,所以他绝望,但他还是积极有为的,体现的还是鲁迅精神:反抗绝望,看清楚一切,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教诲的儿童睡前故事(2):
弗雷德先生的教诲
学校自办报纸《校园新闻》刚一成立,14岁的沃尔特便自告奋勇地报名当了小记者,因为他从小就对新闻非常感兴趣,做记者更是他的梦想。为了表示对这份报纸的重视,学校从休斯顿市的某日报社请来一位名叫弗雷德伯尼的新闻编辑做兼职教师。弗雷德先生很敬业,他每周都会准时到沃尔特所在的学校讲授一节新闻课程,并指导《校园新闻》报的编辑工作。
有一次,弗雷德先生指定由沃尔特负责采写一篇关于学校田径教练卡普哈丁的文章,沃尔特很高兴地答应了。但由于当天有一个同学聚会,他最后敷衍了事,随便写篇稿子交了上去。
第二天,弗雷德先生把小沃尔特单独叫进了办公室,指着那篇文章 说道:孩子,这篇文章很糟糕,你根本没有问他你应该问的问题,也没有对他做全面的报道,你甚至连他是干什么的都没有搞清楚。
顿时,小沃尔特面红耳赤,尴尬万分。
这时,弗雷德又说了一句令他终生难忘的话:你应该记住一点: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这件事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弗雷德先生说的那句话却足足影响了沃尔特的一生。在此后7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弗雷德先生当年的教诲,对新闻事业忠贞不渝。正因为这种负责态度,他最后成了美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
大道理
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你一定得把它做好。如果连值得做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做成什么事呢?又有谁肯给你做事的机会呢?
教诲的儿童睡前故事(3):
主人教诲小黄狗
只小黄狗听到猪的叫声,就对主人讥笑道:听那笨猪哟,叫得多难听。你听我叫的,汪汪汪,多清脆呀。主人说:猪叫得虽然不如你叫得好听,但他肉长得特别快,八个月就长三百斤,这是你远远比不上的。
小黄狗看见鸭子走路,就又对主人笑话起来:你瞧鸭子那走路的丑样子,摆摆的,不光难看,还走得那么慢。我不费力就会超过他。说完,三步两脚赶到了鸭子前头。主人说:鸭子走路又丑又慢,可他是游泳健将,而且能下蛋,这可是你所做不到的。
小黄狗看见老牛,又对主人说:老牛不会看家,那天夜里来了小偷,他也不去追。幸亏我发现及时,才把小偷赶跑。主人说:老牛虽不会捉贼,可他能拉车拉犁,这你能做到吗?小黄狗无言可答。
主人又教训小黄狗说:今后不要光拿自己的长处去比人家的短处。人家有人家的长处,你有你的短处。应当正确看待自己,同时正确看待别人。
小黄狗听了点点头。
教诲的儿童睡前故事(4):
达仰的教诲
1920年冬天,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一次茶会上,徐悲鸿有幸结识了法国当时最为著名的大画家达仰。此时,徐悲鸿只是一个初到法国学习美术不足一年的留学生,而达仰却是法国画坛的泰半。初见大师,自然激动不已。作为初出茅庐的晚辈,他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迫不及待地向大师提出了拜师学艺的请求。
面对这个态度诚恳情真意切地东方才俊,喜欢提携后人的达仰,爽快应承下来。那次他们交谈甚欢,达仰还不忘告诫他:学美术是很苦的事,不要趋慕浮夸,不要甘于微小的成就。临走时,达仰将自己的家庭地址留下来,并极为真诚地对徐悲鸿说,你每个星期天可以来我的画室学习作画。此后,只要徐悲鸿身在巴黎,每个星期天的早晨,他都会带上自己的作品到希基路65号老师的画室,向老师请教。达仰亦师亦友,倾尽全力地对他进行学业上的指导。留学期间的求学生涯是极其艰苦和枯燥的。为了节约开支,徐悲鸿甚至连续几周只是以面包和冷水充饥,学业上尽量不画耗材费用很高的油画,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费用偏低的素描上。请不起模特他就画妻子蒋碧薇,有时还对着镜子画自己。有一次,去参观法国全国美国展览,沉迷于艺术之中的他在展览馆里留恋忘返,一天都没有进食,黄昏的时候,走出展厅,天降大雪,可他只穿了一件单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又冷又饿的他跑回家中,赶快冲了一个热水澡以此驱走身上的寒气,没曾想,从此落下了终身不愈的肠痉挛病。他常强迫自己忍痛作画,现存的一幅素描上就写着这样一句话:人览吾画,焉知吾之为此,每至痛不支也。到了1921年,因为国内时局动荡,北洋政府中断了留学生的生活费,徐悲鸿夫妇只好被迫来到消费较低的德国柏林继续求学。这期间,因为喜爱伦勃朗的画,他便去博物馆临摹,每天都持续画10小时,其间连一口水也不喝。特别在临摹伦勃朗第二夫人像时,他下了很大的工夫,觉得略有收获,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于是更加努力。1923年的春天,一度中断了助学金又开始发放,徐悲鸿才从柏林回到巴黎。苦难困顿的生活和艺术技艺的徘徊不前,让他难以忍受,在看望老师达仰的时候,他道出了心中的苦闷。达仰看着他困惑的表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极为平静地给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说:在法国19世纪有个名画家叫穆落脱,可以说是个天才,凭着他的才华,本应能成为最出色的艺术大师,但是,他最终没能达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些一流艺术大师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他在艺术道路上没有经历过苦难。伟大的艺术家都有着坚韧的毅力和为全人类倾诉的愿望,而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往往就会缺乏这种远大的抱负。达仰洞若观火无比深邃的思想,仿佛是黑暗中亮起的一盏明灯,一下子照亮了徐悲鸿内心灰暗的世界,使他在迷惘的人生十字路口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听完老师充满着人生智慧的教诲,徐悲鸿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觉醒,重新激发了他在困境之中奋起前行的热情。后来,徐悲鸿把苦难作为知己,以苦难为精神养料,终于成长为蜚声海内外的大师级的画家。在导师达仰身上,他不仅学到了成为艺术大师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还学到了极为珍贵的人格修养。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徐悲鸿仍念念不忘恩师的教诲。想起恩师,他总也忘不了当年分别的情景。面对即将天各一方的老师,他不胜感激,极为真诚地说:今生除了父亲之外,教诲我最多的就是达仰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