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下旬,南京女孩陈小*姐与拥有187亿美元身价的脸谱老板扎克伯格,在美国举行婚礼的图片在网上一出现,短短3天点击量就超过1500万人次。照片拍摄者赵美做梦都没想到,她仅仅将其上传到一家图片银行里,一下就赚了10万元。其实这都是图片掮客柴继军的功劳。
互联网时代的成熟契机
柴继军1974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2岁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毕业后,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担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
柴继军的工作是,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用特快专递寄来的照片,但由于题材和版面所限,实际上能用的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剩下的往往会被扔掉,因为没人愿意保存这些淘汰货。柴继军觉得这样做非常可惜,也许另外一个报纸的编辑正为缺少这些图片而发愁呢!
身为摄影发烧友的柴继军知道,拍一组好图片很不容易,比如一些反映西藏民俗和奇美自然风光的作品,拍摄者往往要翻山越岭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个中滋味外人很难体会到。于是,他试着把一些照片转给其他媒体的同行使用,然后再将稿费邮寄给投稿者。虽因自找麻烦累得一塌糊涂,但柴继军看到作者在来信中的惊喜和感激,觉得自己这样做很有价值!
2000年4月的一天,柴继军和跑IT口的记者李学凌当时正搭档做一个关于张朝阳、王志东等互联网英雄的选题。在报社食堂吃饭时,这位同事对他说:互联网这帮人就会烧钱,我们做一个不烧钱、能赚钱的生意如何?柴继军忽然想到了自己为人推荐图片的事。因身在摄影圈,非常清楚行业需求和痛点所在:一边是作者很难精准地为作品找到合适的婆家,造成照片资源的大量浪费;一边是成百上千家报刊、出版社等因为与拍摄者缺乏沟通,编辑们每天都为缺少好图片而着急、苦恼。很少有媒体建立自己的图片数据库,摄影师和图片需求机构之间因缺乏中介服务商,效率才非常低。
柴继军认准照片是非常适合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的一种商品。
其实图片买卖的生意过去也有人想做,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成本太高了。柴说,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商业创意图片主要靠拷贝正片和产品图册,新闻图片主要依靠庞大的卫星传输系统,控制这个渠道的是像新华社、路透社这样的大机构,只有它们付得起昂贵的卫星传输使用费。互联网通过将图片数字化,轻松地上传下载,彻底打破了大机构对图片市场的垄断。
同事李学凌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于是二人开始一边写商业计划书,一边寻找技术合作伙伴和融资。
图片来了
小李很快说服陈智华(现CFP副总)加盟。2000年5月1日,网站正式运营,李学凌将其取名为Photoe,意为图片来了。
和当时所有的创业者一样,三位年轻人都希望能迅速拿到投资扩展业务。最初他们在深圳找了一个做传统经营的老板,这人也是摄影发烧友,对做图片生意非常感兴趣。可是当他把这个投资项目跟其他股东解释时,却出乎意料地遭到强烈反对。他们说这绝对不行,这两个人什么都还没有,我们投好几百万还不控股,脑子有毛病啊?
于是,在只有陈智华一人全职,柴继军和李学凌均为兼职的情况下,这个小网站还是艰难地开始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