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精选】古人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2篇关于古人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古人的睡前小故事:(1):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花甲串对
年,岁在甲子,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2):
古人上夜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古代也有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童等,此外还有和尚。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里敲钟得有值夜班的,不然就没有张继的千古佳句了。
唐代朝廷开始形成大臣上夜班的制度,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首长都要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值夜班记录本),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收回。当时宰相姚崇年事已高,不愿值夜班,直令史于是跳过姚崇,将夜班记录本往下传,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直令史非常为难。姚崇于是在值班簿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姚崇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还让我上夜班,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其他大臣看了姚崇的批语,都不好说什么了。
皇上晚上一般不会办公,所以夜班一般由普通秘书担任。清朝乾隆年间,发生过一起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深夜,乾隆突然要对准噶尔用兵,他急召秘书进来撰写文书。此时军机处只有一个叫巴延三的秘书,此人既没有文采,也没有能力,是被上司抓壮丁安排值班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皇上晚上也会办公,而且让他起草文书。这个叫巴延三的秘书于是硬着头皮跑到乾隆的卧室外,隔着窗子听乾隆授旨。巴廷三虽然在军机处行走,但平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与皇上接触,现在一下子站到了皇上面前,又惊叉喜。乾隆授完旨意,巴延三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回到军机处写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幸亏当时跟过去一个小太监,他凭着记忆帮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写了下来,当两人诚惶诚恐把文书交给皇上时,以为会受苛责,谁料皇上大夸文书写得好,而且记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来在皇上的关心下,这个在军机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秘书巴延三一路升迁,升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上夜班能带来高官厚禄。巴延三可谓千古第一人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做官时,也值过夜班,但杜甫没有巴延三幸运。他曾写过一首夜班诗《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读读这诗句,可以想象杜甫上夜班是很敬业的,可惜他怀才不遇,遇不上伯乐。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3):
古人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了飞雪,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皑皑白雪,万里无人,天地同色;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天气严寒,衾枕冷了,窗户都被雪给照亮了,竹子不堪重荷,也被雪压断了。在冬季,古代人怎么御寒,拿什么来取暖过冬?
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称。
清代时,则在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加以管理。这三个机构一为爇火处,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有八品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五十员;二为柴炭处,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太监人数减半,只有二十五员,首领太监仍为二员;三为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二十五员。除此之外,各宫殿还有专管宫内的火盆的若干名太监。
这三个机构的太监的活可不轻松,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可不少,所需用木炭数量在整个冬季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的空气,柴炭处得准备那种火力旺,不冒烟也无味的优质木炭。
说到这,不得不提提宫廷内那套取暖的设备和措施。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这种设施可保证室内的温暖,除暖阁之外,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
如果还嫌这些设施不够保暖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着的话,还有火炉给备着。火炉也叫火盆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一般像西瓜大小,随手可提,有放在脚下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制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这么暖暖和和地过冬呢?那可不一定了。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其实,细究起来,两者都非易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非日积月累不可,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应,二得具备购买能力。如同不少现今还困在风雪路途中的归乡人一样,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途上,拿着钱一时半刻也不知从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何况,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多少钱,要不路边就不会有冻死骨,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事发生了。
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也就是说从冬至那天开始,人们就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才过去。看来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数着指头,把冬天一天天地数过去的。
当然,人们也不忘苦中作乐,一入冬,有的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谓之九九消寒图.也有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谓之九九消寒表,日涂一格,上阴下晴,格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4):
古人买新衣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古人,非常的节省,一天他在市集上为自己的儿子买了一件新衣服,古人将衣服拿给自己的儿子,儿子高兴的急忙穿在身上,可是古人却把衣服收了回去。
古人对儿子说:“等到你身上的衣服破旧了,才可以换上这新衣服。”
过了一年,儿子跑到古人的面前说:“父亲,我的衣服已经破旧了,请为我换上新衣服吧!”
古人却说:“衣服破旧了缝补上之后还可以穿,等到变小了再来换新衣。”
又过了两年之后,儿子跑来对古人说:“父亲,我的衣服已经又破又小,穿不下了,请为我换新衣。”
古人同意了儿子的请求,把新衣从衣柜中拿出来,儿子欢喜的穿在身上,可是却怎么穿也穿不进去,原来新衣是按照儿子两年前的身材所买,旧衣变小,新衣又怎么还穿的进去呢!
无奈古人只好在给儿子买一身新衣。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5):
古人如何断案“性骚扰”
现代人对性骚扰一词都熟得很。性骚扰一词为现代人所发明,但此类行为却不为现代人所独有,晚清文人陈炽在他的《庸庵笔记》里就有记载。
有一男子在路旁小解,恰好被一妇女撞见。此男子非但不回避,反而大耍流氓,一边继续撤尿,一边笑着用手指着自己的生殖器。彼时女子和现代女子不一样,哪见过这场面,顿时号啕大哭,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回家后就上吊自sha了。案子送到了刑部,大多数人认为该男子行为可恶,但一无手足勾引,二无语言调戏,只能拟为缓决,也就是死刑暂缓执行。从今天的观点看,这一量刑已经是相当重了,但彼时法律与现代法律不同。清代律例规定,凡调戏妇女企图诱jian而未成,致使被调戏妇女羞愤自尽的,要判处绞监候,这是一个死罪,但要在每年的秋审时再作决断sha还是不sha。这是个比较模糊的问题,要由朝廷大员在秋审时一起决定,此前刑部必须拿出个意见供会审官员参考。一般来说,这个意见都会获得通过。那个耍流氓的男子就死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多数刑部官员认为判个死缓就够了,可刑部有个司员一口咬定调戏虽无言语,勾引甚于手足.于是此案被拟定为情实,也就是说该sha,这两个字就送了那个小流氓的命。
没过多久,又出了个类似的案子。一个私塾先生,上课上到一半,起身到室外僻静处小解,偶一抬头,却见对面楼上有一少女倚窗眺望,塾师不禁对那位少女笑了笑,那少女脸色大变,马上关了窗。私塾先生小解完毕,像没事一样回到课堂。没过多久,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说是对面有一少女上吊身亡。私塾先生一听,不由得拍桌惊呼:哎呀!今天错了。教室里恰好有一学生是少女的弟弟,急忙回家探视。女儿死得莫名其妙,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一听儿子说起私塾先生的异常举动,觉得大为可疑,立马报官。私塾先生被捉到官府里去,判了个绞监候.案子到了刑部,还是上次那个司员,坚持虽无实事,其心可诛,最后拟为情实,又送掉一条性命。
读了这两则故事,那些有性骚扰癖好的大概要暗自庆幸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不然,多少脑袋都是不够砍的。刀笔的厉害可见一斑。但我们不禁要问,那个刑部司员为何道德感如此强烈,对可sha可不sha的嫌犯非得sha而后快呢?
其实,与其说那个刑部司员心太狠,倒不如说当时的法律太严酷。在现代根本构不成犯罪的行为,在那时却要问成死罪,法律严酷至此,原因何在?案子发生在晚清,但根子却在中国的法律传统上。
古人断案,十分强调犯罪动机。而这一传统,最早发端于汉儒董仲舒。
西汉武帝时有一起伤害案。甲的父亲乙和另一人丙发生口角,由动口升级为动手。丙抽出佩剑要去刺乙,甲眼看着父亲要吃亏,赶紧抄起一根棍子朝丙打去。没想到丙没有打着,却结结实实打在自己父亲身上。旁人看见甲打伤父亲,就把他抓起来送到官府。汉律规定,殴打父亲是砍头示众的大罪。这个案子如何判法,汉朝的法官吵成一团,都拿不定主意,于是请出当时的大学者董仲舒。董仲舒说,父亲是最亲的人,见父亲危险,当然要去救援,拿棍子打人是为了救父亲,不是为了害父亲,志善违于法者免,没有犯罪动机怎能定殴父罪呢?所以甲应该定无罪。于是,原心问罪就成了古人的法律传统。后人更上一层楼,就有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那一套。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不管外在行为如何,只要法官大人认定你心存恶念,就可定罪问刑,腹诽罪、文字狱、思想犯都是打那里出来的。
古人是否认同当时的法律,这个问题我们已无法去问古人了,只能从他们的文字中寻找蛛丝马迹。陈炽在他的笔记里说,那个心狠的司员在一年后与人打麻将时突然暴毙,就是刀笔的报应,大概陈炽是不完全同意这两起案件断法的。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6):
古人题字的民间趣闻故事
古人通过题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游山玩水高兴了,半山腰题个字;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往墙上题个字;到酒楼吃饭吃得舒心,给店家题个字这大约和现在的朋友圈发帖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来说说,古人题字的趣闻轶事。
私塾先生题画
有个财主家的私塾先生,年终返家前,给这财主画了四幅画,但没题字就匆匆走了。第二年,那先生说什么不肯再来,财主只好又请了一位先生。这先生刚到,财主就让他在那四幅画上题字,弥补一下画上的空缺。
先生满口答应,他走进书房,把四幅画展开。只见第一幅画着两个小板凳,板凳上放着萝卜白菜。他心中暗想:凳凳、萝卜、白菜,连起来不就是顿顿萝卜白菜?于是提笔在第一幅画上题写了顿顿蔬菜。第二幅画是两只叫驴**,背景是稀疏瘦竹。先生推敲道:画的是驴斗、稀竹,这意思也很明白!于是在第二幅画上题写了绿豆稀粥四个字。再看第三幅,画的是屋檐梁上有只花猫,虎视眈眈地伏在燕巢旁,一只小燕在屋檐前盘旋,不敢飞进窝去。先生恍然大悟,在第三幅画上题写了咽(燕)不进去几个字。
给三幅画题了字,先生对原来那位作画的用意已明白八九分。他再斟酌第四幅,画的是几株枝叶茂盛的桃树,别无他物。他提笔写道:正好是《诗经》上的句子,桃之夭夭。然后掷笔而去。
这财主目不识丁,不解题字的意思,反而高兴地把四幅画挂在客厅里,却不料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先生愿到他家教书了。
康熙题匾
康熙下江南,来到了杭州。这天,康熙到灵隐寺,见灵隐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真是一个好地方。他心里一高兴,就吩咐在寺内设下酒席。
宴席上,老和尚早听说康熙喜欢吟诗题字,便壮壮胆子,走到康熙面前跪下磕头:皇上,请您为咱们山寺题块匾额,也让我们风光风光!
老和尚这一求,正好搔着康熙的痒处。他点点头,抓起笔刷刷几下,就写了个雨字头(灵繁体为灵)。这时,康熙已经喝醉了,落笔又快了些,这雨字竟占了大半张纸,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呢!现在只剩下这小半张纸的地方,怎样也摆不下了。重新写一张吧,那多么丢脸呀!康熙皇帝抓着笔,一点办法也没有。围在旁边的官儿里,有个大学士名叫高江村,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写了云林(繁体为云林)两个字,再装作磨墨,挨近康熙皇帝身边,偷偷地摊开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呀,这两个字真是救命王菩萨,不觉酒醒了一半,立刻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写完,把手一扬,将毛笔抛出老远。
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写错了,为了给自己下个台阶,他回过头来,问官儿们: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们说,把它叫做云林禅寺对不对?
对呀对呀,皇上圣明!官儿们七嘴八舌地奉承道。
从此以后,灵隐寺就挂着名不副实的云林禅寺的匾额,一直到了今天。
庙门题诗
有三个读书人,在一座寺庙里看到四大天王神像,一时高兴,一人一句作起诗来。第一个说:四大天王四尊神。第二个说:手举金鞭镇山门。第三个说:头颅就有斗恁大。再往下,谁也接不上了。庙门口正好有个拾粪老农,他们让老农给凑一句。老农说:我一个老大粗,哪会作诗?只能硬凑了屙泡大粪百十斤。三个读书人听了大笑一番,把这首诗题在庙门口,走了。
寺庙旁有个学堂。有四个小学生上学经过这里,见庙旁柏树下有个卖凉粉的,就每人凑一文钱,买了一碗,准备四个人分着吃。四个学生正要吃,一看先生过来了,都躲进庙里去了。先生走过来,见有碗凉粉做好了没人吃,就问:给谁调的?卖凉粉的说:给学生娃娃调的,他们见你来了,都躲进庙里去了。要不你先把它吃了吧。先生也不客气,端起来就吃,吃完走了。
学生们眼见先生把他们买的凉粉吃了,心里很气。先生一走,他们就走出庙门,把这事写成四字诗,就写在刚才那首诗的下边。
放学了,先生又从庙门口经过,发现山门上有两首诗,他连起来一念,吹胡子瞪眼,差点没背过气去。诗是这样写的:
四大天王四尊神,学生四人;手举金鞭镇山门,凑钱四文;头颅就有斗恁大,调碗凉粉;屙泡大粪百十斤,先生独吞。
迟关店门
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前门街有个小酒家,掌柜姓王。酒家店规很严格,其中有一条:晚上不过子时不关门。
这年除夕夜,许多店铺早关了门。伙计恳求王掌柜:忙了一年,今晚咱们就破例早点关门吧。可王掌柜却不通人情,说:还是等到子时再关门!规矩不能破。
这时,门帘一挑,两个打着纱灯的仆人一前一后,引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进酒家。王掌柜忙迎上前,热情招呼,并把店中珍藏的佛手露酒和酒铺的几样拿手菜一齐端上桌来,站在一旁小心伺候。年轻书生边吃边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仆人们也随声应和。
年轻书生问王掌柜:我给你的小店题个字好不好?
王掌柜笑说:那敢情好!于是,吩咐店小二准备好笔墨纸砚。
书生拿起笔想了想,说:本以为这么晚,店铺早关门了,没想到,你的酒家还在开门迎客,估计全京都也只此一家,就写都一处吧!说完,年轻人大笔一挥,在纸上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
王掌柜双手接过,连忙称谢。年轻人便笑着离开了。
过了几天,忽然有十几个太监排着队,神气十足地来到酒家,把一块写有都一处三个大字的虎头匾送给王掌柜。
这时候,大伙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十晚上来喝酒的年轻书生竟是乾隆爷,这块匾是乾隆爷亲手题写后,命人送来的。王掌柜跪倒在地接过匾,叩头谢恩。
乾隆爷题匾的消息,传遍了北京城,也让都一处名声大噪。后来,王家传下规矩,后辈子孙如果做生意,一定要迟关店门。
李邕题三字半匾
很久以前在松阳县,有个毛氏家族新修了一座祠堂。族长重金请来一位书法名士,当场为毛氏宗祠题匾。听到这个消息,街坊都拥了过来,想饱饱眼福。
只见名士提笔蘸墨,一气呵成两个大字。正当他写宗字的一点时,他身后有个衣着破烂的山里人,脚步打了个趔趄,一下撞在名士的右胳膊上。这一撞,把本来写的点,变成了一撇。名士脸色一沉,扔下笔就要走。
族长见状,上前赔笑,恳求名士重写一张。名士板起了面孔,说:要我重写,得再多给我三十两。
族人听了,就逼那个山里人出这三十两银子。山里人急得要哭:我哪里赔得出那么多银子啊!
这时,一个客商打扮的人走上前,皱眉道:穷百姓怎么拿得出这么多钱?再说,这字值三十两?
名士听了这话,鄙夷地看着客商,说:你有本事,你来写?
客商说:写就写,写得不好,再赔银子不迟。说完,刷刷几笔,一个挺拔的毛字写好了,全场发出喝彩,连名士都在心中暗暗叫绝。
接着,客商又接连写了氏宗两字,写完祠字的偏旁,就搁笔不写了。
族长察觉到这位客商不是普通人,忙叫人端来茶水,希望客商能完成题字。客商喝口水,不紧不慢地说:这位大伯只撞坏一个字,我替他赔了三个半字,难道还不够?说着,用手指指那个名士,让这位仁兄替我补完吧。客商说完,潇洒离去。名士只能硬着头皮补,大家看后,纷纷说配不上。
过了会儿,几个衙役跑进来,探听刚才是否有客商打扮的人来,众人忙答:来过,还题了块匾。
衙役一拍大腿:他就是太守李邕大人!今日私访松阳,知县大人命我们前来迎接。
毛氏族人听闻狂喜,李邕可是大书法家。族人拿着他题写的三个半字,如获至宝。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7):
关于古人苦读的故事
说到关于古人苦读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匡衡的凿壁偷光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悬梁刺股车胤和孙康的囊萤映雪直到今天,这些成语仍是激励我们发奋读书的座右铭下面就再给大家说几则古人苦读的成语,与大家共勉
面壁九年
面壁,佛家语,指面向墙壁静坐修行这是指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打坐了九年比喻在学习上的刻苦钻研据说,菩提达摩祖师面壁九年之后,顿悟了禅宗的神秘可见,专心读书与其一样,也必须要有这种精神
铁砚磨穿
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比喻刻苦学习,坚持不懈《新五代史桑维翰传》记载:桑维翰最初考进士时,因为主考官厌恶他的姓,桑与丧谐音,于是就没有录取他桑维翰并不知情,他回去后发誓要学富五车,并铸造了一个铁砚,天天抄书不止有一天铁砚竟然被磨穿了最后,皇天不负苦心人,桑维翰考中了进士
艰苦卓绝卓绝,超乎寻常,达到极点坚韧刻苦的精神超乎寻常《宋史邵雍传》中记载:邵雍读书的时候,非常刻苦冬天读书时不生火取暖,夏天读书时不扇扇纳凉,即使汗流浃背也如醉如痴地继续读书,晚上也常常读书到深夜这样一连过了几年,他终于功成名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博闻强识之人
青灯黄卷
青灯,指油灯,灯光呈青黄色黄卷,指书籍,古代纸张多用一种黄色的料剂涂染,以防虫蛀,所以呈黄色形容辛勤攻读金完颜寿在《沁园春》中写了自己的读书历程:少壮之时沉迷读书,在黄卷青灯的读书生涯中懂得了读书做人的真谛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8):
古人喜欢在露天喝酒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酒了。那会儿人们喝酒喜欢在露天,不在露天,也只是在四合皆空的亭子里,或在河边的船上。很随意,喝酒的规矩都是后来异化出来的。你看白居易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氏虽被贬但还做着九江郡司马,是个副市长的职务。他在平民百姓级别的船上酒家饯行,这才有了与琵琶女的相遇,也才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再如: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杜牧《江上逢友人》)偶逢友人,停下船来也是在船上喝酒。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没在船上,但在岸边的简易帐篷里。就连荆轲赴秦行刺这样的大事,主客也只是在易水边简单地喝两杯,情到意到,得了,重要的是办事。将别时,相离处,举酒道别,这才会有自然而浓烈的气氛,这才可能是真性情。今天,你可能在月台生,在登机处喝酒吗?
再看以酒养诗的李白。那次李白到人家喝酒,照今天的逻辑,应客随主便才是。大约主人没酒了,你听作为客人的李白怎么说: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意思是你请我来喝酒你怎么说没有钱了呢?真的没钱你把五花马和千金裘拿出来让孩子去换酒呀!率性天真如此,今天还能见到吗?
最雅的一例,你看那时间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为会稽山阴之兰亭,人物群贤毕至,少长成集,四周景物更是好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样的好景致在亭子里是待不住的,尽管这是兰亭;于是诸贤列小溪而坐,置杯于水中任其漂流,漂来便饮之,饮之再咏之。此番情趣,不知如今五星级饭店豪宴之酒客们向往否?
官职相当于如今市长的欧阳修要喝酒,也是到山间的亭中。酒是山泉酿的土酒,菜就是山问野菜。那一帮随从大约还有几个山民吧,与欧阳市长觥筹交错直到夕阳在山;其间绝没有师爷幕僚陪市长大人喝酒的诚惶诚恐。市长输了。照样挨罚;喝醉了失态,也没人当回事。这里,就市长而言,喝酒只是手段,乐其乐才是目的,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想一想这种干部和群众的喝酒关系,多令人感慨啊。而且,欧阳修是由中央干部被调到地方当市长的,他虽然乐观,那也是无可奈何自我排解,是姑且寻开心。今天哪几位若有幸陪被贬的哪怕是镇长乡长喝酒,能有一丁点儿这样的意境吗?
柳宗元送薛存义,可是薛存义已走了。于是柳宗元提点儿酒拿点儿肉立马追过去,追到江边终于追到,就在此地坐下边吃边喝边谈(见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柳宗元所嘱一番话,那绝对是一篇微言而大义式的封建时代官场的政治经济学,即使今天的理论家我也没见过谁能把封建社会吏制的本质如此生动、简练、精准而深刻地概括出。今天从高官到平民,其送行宴不知其几许,但能有简单如柳氏之送吗?能有言大义如柳氏之论吗?大约酒设的豪华程度和其宴言的浅薄程度成正比,越是豪华的宴会其话越废、越浅。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9):
古人送礼的故事
中国人素来重视馈赠之道,古人送礼,不单单是送一件东西,更是关乎生活乃至人生的一次应酬。他们明确目的、看清对象、把握时间、谋划程序多有讲究呢!听起来有点抽象?那就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吧
县官送礼
从前,有一个县官,善于拍马屁。大年初一,这个县官上街,看见有一户人家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是数一道二门户,下联是惊天动地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
县官暗想:这户人家贴了如此气魄的对联,一定是家里有人在京做大官,我得好好巴结一下。于是,县官赶紧备办了一份厚礼,前往这户人家拜访。
到了这户人家,县官见了主人赶紧问:贵府哪位大人在京为官?
主人一听,莫名其妙,说:你找错门了,小民兄弟三人都是穷苦百姓,哪有人在京为官,就连做官的亲戚也没有。
县官感到很奇怪,忙问:你说的是真的吗?那门口贴的对联是
主人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说:哦,要说那副对联倒也不假,小民三弟是个卖烧饼的,如果有人要买烧饼,就一个一个地数给客人,这不是数一道二吗?二弟是做鞭炮的,鞭炮一放起来难免会惊天动地。而小民是个sha猪的,sha猪嘛,先sha了猪后报税,这就是先斩后奏。
县官听后,恍然大悟,知道拍错了马屁,只好丢下礼物,灰溜溜地走了。
礼薄情重
从前,有个皮匠叫宋五,家住塞北大漠;有个木匠叫梅三,住在大别山区。两人虽然住得远,却是拜过把子的好兄弟。
那一年,梅三托人给宋五捎了个口信,让宋五帮他做件皮衣;宋五则鸿雁传书,让梅三帮他做口棺材。
双方答应得很爽快,可就是迟迟不见动手。一晃十年过去了,宋五坐不住了,背着装有皮衣的包裹连夜赶往大别山。
梅三家住在大山深处,弟兄相见是件喜事,酒喝到酣处,梅三想看看皮衣,可打开宋五的包裹只看了一眼,他顿时拉长了脸:这件皮衣实在寒酸,是由一块块小皮子拼凑而成的,是件扔地上都没人捡的百衲衣。
梅三心里不舒坦,但没作声。宋五也去了梅三的木工作坊,想看看那口棺木做得怎么样了,一看,宋五愣了,棺材板只有二指厚,用手一拎,轻飘飘的。
宋五转身进了堂屋,一气喝下半碗酒,说道:老弟,你一定嫌弃这件皮衣吧?其实,这件皮衣是由几百只雪山飞狐的腋下皮毛拼成的,正所谓集腋成裘,仅大半只袖子就用了几十块皮,耗尽了我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子。在所有的皮子里数雪山飞狐的皮最好,而飞狐只有其腋窝处最温暖、耐磨、轻柔,穿上这件皮衣,雪花都要躲着飞。可梅老弟,你就有点不够意思啦,我看过那口棺木了,难为你想得那么周到,又薄又轻,是担心我百年之后,年幼的子孙们抬不动吧?
宋五只顾着说,抬头一看,一旁的梅三早已满眼泪水。梅三默默地拉起宋五就进了作坊,只见他拎起一桶水就向棺木泼去,然后举起斧头劈了上去,砰的一声,斧头被弹了起来,木头上只留下一点白痕。
梅三让宋五试试木料的轻重,宋五发现木料早已吸净了那一桶水,变得十分沉重。梅三讲,这可不是一般的木料,只产在大山深处,能够历经千年而不朽,绝对称得上珍稀、名贵,几十年来他也只搜集到这些,实在不够,他把用这种木料做的家传的八仙桌也拆掉了,用了上去。
宋五听了,眼眶红红的,他走上前紧握梅三的手,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10):
古人上夜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古代也有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童等,此外还有和尚。且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院里敲钟得有值夜班的,不然就没有张继的千古佳句了。
唐代朝廷开始形成大臣上夜班的制度,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首长都要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值夜班记录本),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收回。当时宰相姚崇年事已高,不愿值夜班,直令史于是跳过姚崇,将夜班记录本往下传,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直令史非常为难。姚崇于是在值班簿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姚崇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还让我上夜班,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其他大臣看了姚崇的批语,都不好说什么了。
皇上晚上一般不会办公,所以夜班一般由普通秘书担任。清朝乾隆年间,发生过一起非常有趣的事情一天深夜,乾隆突然要对准噶尔用兵,他急召秘书进来撰写文书。此时军机处只有一个叫巴延三的秘书,此人既没有文采,也没有能力,是被上司抓壮丁安排值班的,他从来没有想过皇上晚上也会办公,而且让他起草文书。这个叫巴延三的秘书于是硬着头皮跑到乾隆的卧室外,隔着窗子听乾隆授旨。巴廷三虽然在军机处行走,但平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与皇上接触,现在一下子站到了皇上面前,又惊叉喜。乾隆授完旨意,巴延三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回到军机处写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幸亏当时跟过去一个小太监,他凭着记忆帮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写了下来,当两人诚惶诚恐把文书交给皇上时,以为会受苛责,谁料皇上大夸文书写得好,而且记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来在皇上的关心下,这个在军机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秘书巴延三一路升迁,升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上夜班能带来高官厚禄。巴延三可谓千古第一人了。唐代大诗人杜甫做官时,也值过夜班,但杜甫没有巴延三幸运。他曾写过一首夜班诗《春宿左省》: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读读这诗句,可以想象杜甫上夜班是很敬业的,可惜他怀才不遇,遇不上伯乐。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11):
揭秘:古人是如何过大年的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屠苏酒"。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sha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
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古人的睡前小故事:(12):
弄虫蚁:古人的宠物世界
虫蚁者,飞禽走兽昆虫鳞介也。古人弄虫蚁,与今人之养宠物相类,然而,却比今人多出许多花样来。
宋代佚名《东南纪闻》记录:艮岳初建之时,官僚们未被宏伟的土木建筑难倒,而只为四方贡献来的飞禽不能尽数调教而发愁。这时,有一专门弄虫蚁的市民薛翁,主动请求教练这些鸟儿。薛翁学着飞禽的鸣叫,召唤着飞禽,待飞禽来,用肉炙粱米,让它们吃饱了随意翱翔。教了一月有余,艮岳中的飞禽,不用薛翁呼唤便飞来了,而且立在鞭扇之间也不害怕。一天,徽宗驾临艮岳,他的仪仗一出,周围的飞禽闻清道声望而群翔,多达数万只,薛翁奏道万岁山瑞禽迎驾.这种形式别开生面,使徽宗大喜不止,遂对薛翁赏赐加爵。
由于这种弄虫蚁可以为宏大、庄严的场面烘托气氛,所以,历代政府都很重视。清代宫廷中,为欢迎西方人而举行的宴会上,就用经过训练的老鼠表演:两只用细链条拴在一起的老鼠,按主人的命令把链子缠结起来,然后解开。这种特技老鼠的确出乎人的意料,使观看的俄国人伊台斯勃兰德由衷赞叹:这些卑微的动物的表演是我看过的表演中最惊人的。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有一只大青蛙教八只小青蛙学念书一事。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又记述了一乞丐所调教的这种蛤蟆戏:
场上设一小木椅,大蛤蟆从乞丐身上所佩的布袋中跃出,坐在小木椅上,接着八只小蛤蟆从口袋中跃出落地,环对着大蛤蟆,寂然无声。乞丐喝道:教书!大蛤蟆便阁阁叫,八只小蛤蟆都跟着大蛤蟆阁阁叫,大蛤蟆叫几声,小蛤蟆就叫几声,如同先生教学生。乞丐突然说:止!这虾蟆教书当即绝声
清代的另一本笔记小说《闻见偶录》,也有这样一则《蛙教书》。看来,清代中后期,此类弄虫蚁是很多的。至清光绪庚子年,在北京的天桥还可以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用一大八小,九只青蛙作的这种老师给学生上课的表演。更为奇绝的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记述过:
北京市上有人携一十二孔的木盒,每孔伏蛙,弄者用细杖敲蛙首,蛙则作鸣。或与金钱,则乱击蛙顶,如拊云锣,宫商调曲,了了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