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儿童故事6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关于农民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农民的儿童故事(1):
农民也艺术
先锋行为艺术向来曲高和寡,种粮大户对其却赞不绝口,是他独具慧眼吗?
张老关是徐水乡种粮大户,他和三个儿子个顶个是种地的好把式。他们在徐水河畔承包了三百多亩河滩地,全种了小麦,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看着可真喜人。
可一到麦熟季节,那帮馋嘴的鸟雀就贼精似的落在地里,啄麦穗撒欢。张老关父子每天敲铜锣、放鞭炮装腔作势,刚开始鸟雀们还被吓得到处乱飞,后来习惯了,便大胆地落在麦穗上照吃不误,拿张老关父子当摆设。
怎么轰走它们呢?张老关只好求救于乡长。乡长给他出了个主意,徐水市不是有个鸟类研究所吗?没准那里的专家就有轰鸟高招。
张老关屁颠颠地来到市里找专家咨询,可专家们也都没辙,他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出了研究所的大门。他顺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游走,没多时就见路南一所艺术学院的大门口围着一圈人。
张老关好奇地凑了过去,踮起脚尖,伸头往人群里一看,不由啊地叫了一声。
只见五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穿得破破烂烂,有的胳膊下夹着一木棍子,有的头上顶着一破帽子,还有的更搞笑,手里端着个豁口的破饭碗,张老关看得心里直难受:解放前逃荒讨饭的难民就这模样啊!
张老关心里纳闷,回头询问身边的中年人:大兄弟,咋回事?他们是要饭的乞丐吗?
那中年人一甩袖子,气呼呼地说:什么乞丐,他们是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放暑假没事干,这不走上街头,大摆行为艺术呢!
敢情装乞丐也是艺术啊!张老关两条胳膊用力分开人群,吭哧几步走到五个大学生面前,高高竖起大拇指道:好,好,你们这行为艺术太好了!
听到此话,乞丐秀的组织者张比利将手里的打狗棒一扔,一把握住张老关的手,激动地说:知音!您真是我们的民间知音!
张老关凑到张比利耳边,低声道:孩子,我想雇你们几天,不知道你们肯不肯?
张比利看了看张老关的穿戴,迟疑地问:您要雇我们干什么?
张老关说:当然是到我们徐水乡去摆这个这个乞丐行为艺术啊!
张比利回头,冲着身后的四个伙伴兴奋地大叫:我们的行为艺术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终于有人肯出钱请我们了!
张老关看着五个雀跃的年轻人,担心地说:50元一天,管三顿饭,不知道成不成?
张比利连声说成。张老关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他叫来一辆车,五个人一路颠簸,最后来到了徐水乡。
张比利下车跟在张老关身后,一边沿着徐水河岸走,一边问:大叔,我们要在哪里摆行为艺术啊?
张老关领着五个人来到了自家麦地里,手指着田埂道:你们几个就站在地里,给我大摆乞丐造型,不怕动作夸张,更不怕表情吓人,要是效果好,我另有奖金!
张比利更加疑惑了:可我们在这里摆乞丐造型,给谁看?
张老关呵呵笑道:你们穿得这么吓人,做出的造型又那么可怕,站在田埂上,绝对要比稻草人管用!
农民的儿童故事(2):
接到世博会订单的农民
2009年10月、上海世博会主办方一名工作人员意外上门,给北京通州区47岁的农民吴玉禄下了21个机器人的订单。届时,老吴和具备拉车、打滚、画画、跳楼等不同特点的机器人将共同亮相世博会。
发明家吴玉禄是马务村一个普通农民,他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为发明机器人,30年间他炸伤过手,烧坏过脸,点燃过整座院子。一路坎坷梦想不灭老吴的家真不像家,百来平方米的大院,遍地是金属零件。铁丝、铁片、电线和拆得七零八落的破旧自行车,废旧机器占了院子的三分之二。吴玉禄说起自己的经历还有点不好意思:那时我太淘气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我在课桌下捣鼓小玩意、拆装马达、学着开锁配钥匙,对各种机器的零部件都感兴趣。1975年,收成不错,我帮家里搓玉米粒,干一会儿就不想干了,两天后我做成了一个电动玉米脱粒机,可好用了,乡亲们都到我家来借,我爸脸上有了光,也就不怎么管我了。凭着一股韧劲,吴玉禄终于在1987年成功地造出了他的第一个能走路的机器人孩子吴老大,他激动得心快跳出来了。老吴严肃地自我肯定: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大学生都不能动手完成,我就靠自己琢磨,做成了。随着能爬墙、爬竿、拉车的机器人相继诞生,吴玉禄分别按它们的出生顺序给起了名字。30多年来他发明制作了38个机器人。吴玉禄说:他们是我的宠儿,比我的儿子还重要哩。历经磨难终成正果他整天捣鼓机器。光往里赔钱。吴老七就花了七八千块钱,我嫁给他,没过几天好日子。每想起吴玉禄的嗜好给家庭带来的灭顶之灾,妻子董女士就忍不住嗔怪。一次,吴玉禄把雷管误当作电池,结果不幸炸伤左手。后来,在制作机器人吴老五时,接线失误导致电线短路,急速喷,出的大火球把他的脸烧得面目全非。前些年,农村电力特张。用电集中时,电压经常。只有100多伏,电灯还不如蜡烛亮。吴玉禄设计了一个手动调压器,把电压调到220伏。1999年6月19日晚,吴家全家出门。忘记关调压器。晚上电压高了,引燃了变压器,一场大火把全家烧得精光,连根针都没抢救出来。2002年他搞发明的消息传遍四邻,有人报料找来北京电视台。随后,吴玉禄在湖南卫视主办的农民机器人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获得最聪明的农民发明家称号。2009年8月,在参加东方卫视直播的《欢聚世博全家都来赛》节目时,吴玉禄表达了参加世博会的愿望。为了盖新房,我家欠了9万多元。那次在湖南得了发明大奖,奖了1万块钱,都用来还债了。现在还欠着4万多块呢。吴玉禄说。现今,吴玉禄有38个机器人儿子,最出名的吴老二十五经常出镜,它能拉着车带吴玉禄出去逛街,最受宠爱。吴老大会走正步;吴老三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岩;吴老五能给客人端茶、倒水、点烟、献花;还有行动自如的四脚怪六脚怪八脚怪:下棋机器人吴老三十四经学计算机的儿子植入芯片,已实现程序上的智能化。竭尽全力参加世博日前,马务村虽然冷清。老吴院子里却是一派如火如荼的备战情形。世博会主办方指定的跳楼机器人,挑战了老吴发明史上的难度高点。它需要模仿人的姿态,在2米高跳台上完成张开双臂向后,屈膝向前,纵身一跃等一系列的惊艳动作。之前我可没想过这个设计。跳楼者的各个关节已完成连动,只待罩上人形外壳,老吴指着它胸口苹果大的部件讲:我只用这一个电机,带动全身关节连续展开动作,设计仅用一周。不比以前凭兴趣琢磨摆弄,接下订单的老吴有压力。天天赶工,晚上脑子里全是设计,睡不好觉。吴玉禄表示,能参加上海世博会是他莫大的荣幸。他定会竭尽全力,带给世界人民不同以往的惊喜。农民的儿童故事(3):
农民也可为梦而活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人生故事 成败故事 农民也可为梦而活
小故事 时间:2012-12-11 作者: 刘静静 他是提着一个蛇皮袋子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的,当主持人老毕问他你有什么才艺时,他指着手里的蛇皮袋子说,我有一袋子才艺。果然一根塑料管、一把母亲的木梳,仅凭这样简单的自制乐器,他传神地把乡间小调、意大利名曲唱得精准地道,震惊了全场。
他便是刘大成,一位来自山东济宁的庄稼汉,憨厚淳朴的他凭着对音乐的满腔热情,二十年的坚持不懈,从天天听到天天唱。从生活中发现和创造艺术,一举夺得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的冠军,圆了自己多年来的音乐梦想。
33岁的刘大成生长在运河岸边,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父亲刘元财除了种地就是拉板车卖煤球,祖上也从来没人能吼上一嗓子、唱上一小曲。但刘大成却从小就迷上了唱歌唱戏,然而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学习音乐的机会却少得可怜。村里有了红白喜事,请人唱歌唱戏、奏笛子吹喇叭,成了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戏班子里的演员唱一句,他就跟着学一句。没有老师指点,他就找来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的讲课录音带,一遍一遍地听,因为喜欢音乐,大成就从根本上去琢磨、研究它,包括怎么发声,音节音准是怎么定的。没有钱买笛子,他看着水管子跟笛子差不多,就把水管子挖几个眼儿当笛子吹,做了几次竟然成功了。通过制作乐器,大成也知道了十二平均律。没有更多的乐器,他就练口技,树叶、针管、瓶子、吸管、梳子等,经他改造都能吹出优美的歌声,鸡、鸭、牛、鸟等动物的叫声他也学得惟妙惟肖,如同真的一般。渐渐地,他的袋子里积攒的宝贝越来越多。
上初二时,刘大成辍学了。这时他听说济宁市第一职业中学有个声乐班,就想报名去学习,但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在父亲眼里这是不务正业。
然而那时唱歌对刘大成来说,已从自娱自乐、自我享受变成了一种痴迷。他知道没法说服父亲,就从三姑家借了1500元钱,偷偷地跑到济宁市第一职业中学报了声乐班。等声乐学习班结束后,刘大成成为全班进步最快的学生。
学习班结束后,刘大成也曾拿着毕业证找工作,但求职无门,多次碰壁。1997年刘大成无奈之下来到曹县一个牛肉厂的饭店打工。每当客人用完午饭后,包间便成了刘大成的天下,他在里面练歌,这一唱就是三四年。后来在菏泽报名参加了一些歌唱比赛,幸运地获得了一些奖项。这时的刘大成决定到北京闯一闯,去圆自己的音乐梦想。
2001年,刘大成和妻子一起到北京找工作,但却是四处碰壁。在度过一段惨淡的生活后,无奈的刘大成只好结束北漂生活回到曹县,继续打工。第一次出师北京惨败而归。这让他沉寂了许久。2002年。他有了女儿,就和妻子从曹县回到济宁老家南刘村。为了养家糊口,刘大成不得不改行学厨师、干建筑。但对音乐的追求却从未放弃。
刘大成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一直想带父亲去北京玩玩,可父亲怕花门票钱、花路费钱,从不舍得出门。为了完成自己要带老父亲去一趟北京的愿望。经朋友介绍,再加上母亲和妻子的坚定支持,刘大成给星光大道寄去了自己的资料。是金子总会发光,星光大道很快邀请刘大成去北京。此后一路过关斩将,周冠军、月冠军相继邂逅了这位多才多艺的农民,也实现了他带父亲去北京的夙愿。
在舞台上,农民出身的刘大成用质朴无华打动了观众,用歌声唱出了农家人的生活情感。他用口技表演《农家的早晨》《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欢快的伴奏声中,鸟儿欢叫着从他嘴中飞来,二胡优美的旋律也从他嘴中飞出。《星光大道》有个环节要求表演家乡美,他却选择歌曲《父亲对我说》,因为在他心里,劳动是最美的。他和父亲、弟弟一起拉着耧车走上舞台,爷儿俩那满是老茧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时,感动了所有的观众。对此,刘大成诚恳地说:上一次星光大道不容易,父亲卖煤球十多年了,我就是想为爸爸唱首歌,为天下的农民唱首歌。
农民的儿童故事(4):
农民是怎样找到真理的
从前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公爵。他家的仓库里堆满了金银财宝,装钱的柜 子排了一行又一行,个个都装满了金光闪闪的金币,他的财富真是数也数不 清!
他的房子盖在一座小山顶上,四周有高高的围墙,墙角上还有四个钟楼。 围墙外面是一圈灌满了水的大水沟。 这个公爵又凶残又任性,他狂妄地说:我的仓库里堆满了黄金,我的房子是全国最高的,我是一个最显赫的 公爵,我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办到! 有一天,公爵巡视了一遍自己的领地,发现小山岗的那一边还有一个村 庄,那小小的农舍掩没在绿荫之中,周围还星星点点地有一些畜棚、草棚和 水井。 公爵慢慢悠悠地把那个地方仔细看了一遍。那儿的房子整整齐齐,干草 垛得井井有条。院子里,鸡群和鹅群在欢快地歌唱,四周还围有一圈非常别 致的金色的篱笆墙。 这个小村子倒是不错呀!公爵一边赞赏,一边骑着他的千里马来到 房前。主人在门口恭恭敬敬地迎候他。 公爵傲慢地说:喂,我已经看中了你的这个农舍,你是不是愿意把它卖给我呀? 请原谅,我的大人。农民回答说。我不能把它卖给你。这里住过 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爷爷奶奶。我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还想在这里度 晚年呢。我死了之后,我的子子孙孙还要在这里住下去,你说,我怎么能把 这座房子卖掉呢? 你这个无礼的家伙!公爵发起火来。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 也要把这个农舍弄到手。你怎么敢同我尊贵的公爵大人顶嘴?好了,我给 你一个期限:明天早上如果你还不能满足我的愿望,你就绝不会有什么好下 场!公爵威胁了一阵,就骑着马回去了。 农民摇了摇头。他丝毫都不害怕。他想:只要我自己拿定了主意,公爵再威胁我也没有用! 第二天一大早,公爵就骑着马过来了。他老远就喊: 喂,老乡,你想好了没有?同意把房子卖给我吗? 农民很有礼貌地向他欠了欠身子,说:老爷,我昨天已经回答你了,这所房子我不能卖。 什么,你不卖?公爵冷笑着说,好吧,那你就等着瞧吧,我要把 它夺过来! 公爵气得满脸通红,把鞭子一挥,就找法官去打官司。 法官们知道公爵有钱有势,谁都不敢得罪他,连连向他鞠躬,虔诚得脑 袋都快要碰到地上了。他们低三下四地说:卑职不敢用自己平平庸庸的眼睛抬头看您公爵大人! 公爵向他们喝道:我先不管这些规矩,我是找你们打官司来的! 他就把自己要买家产的事情说了一遍。 法官们连忙献媚地说:这个案子再简单不过了,我们马上就能判决! 法官们把农民传到法庭,先是一顿恐吓:你这个傻瓜,公爵大人给你钱你还不要,胆敢硬顶!你那个房子有什 么可宝贵的?还是趁早同意了吧!农民的儿童故事(5):
为农民立传的硕士生
25万字,300多页,26个农民的奋斗史,以展现现代中国农民群像的方式完成硕士论文研三学生曾维康开创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先例,也圆了自己的乡土梦。
乡土情结的苏醒中等身材,皮肤略黑,湖北口音,笑起来憨憨的。这个乍看没什么特别的小伙子,提起自己的硕士论文,立马神采飞扬。论文的题目是《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那个村是曾维康生长的地方,他们中有为村里修石子路的乡镇企业家;有在窘境中下课的村支书;有身份从民办到代课再到聘任的乡村教师;有为逝者超度亡魂的乡村道士;也有赤脚医生、打工能人、走出农村的大学生、留守在家的老干部如此集中、翔实地展现中国农民群像及其心声,在共和国新闻史上尚属罕见。作品不仅突出展现了当下中国农民的原生态,而且为社会史、政治史、心态史、民俗史等提供了颇有参考的一手文献。曾维康的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说。然而,曾维康最初决定以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硕士论文时,对这层意义并没有清晰的预见,只是最敏感、最柔软的那部分情感被触碰之后,泛滥般苏醒。2009年春节,曾维康回湖北老家过年,正赶上雨雪天气,村里的土路一片泥泞。这还叫一条路啊!乡亲们的抱怨声不绝于耳。曾维康问村里的长辈:这么多年了,村里怎么也不修一条像样的路?问题一抛出,路过的村民们争先恐后、愤愤不平地跟他讲了一个下午。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选题,他顺藤摸瓜,从一个村30年没有修起村公路说起,完成了1.5万字的调查报告村级财政如何走向瘫痪》。报告总结出该村财政陷入瘫痪的汉堡模型:上有上级部门的催款逼债、乱收费、乱罚款、随意摊派各类集资款;下有农民增收困难,农户拒缴农业税费等各种矛盾。相形之下,村委会犹如汉堡里一块被夹击的牛肉,腹背受敌。一种从未如此清晰的感悟冲击着他:我在农村看到了问题的存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民过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曾维康说,其实,农民是一个渴望被倾听的孤独群体,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陪伴他们的只有牲畜;在外面打工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遇到不公平的时候,他们只是咬咬牙,生闷气。但是,只要你能融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就会对你掏心掏肺,你会发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故事。同时,他发觉,很多文学作品、新闻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并不完整,农民常常扮演被代表的角色。我想告诉大家,现代中国农民到底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我的论文我的梦2010年4月,曾维康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打给他的电话:我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看完了你的开题报告,很激动,也很感动。你写的话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意义很重大这是我家电话号码,有什么困难随时打给我。老院长的鼓励让曾维康更加坚定了通过论文来表达乡土情结的信念。然而,对曾维康来说,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作为一个当局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客观性?在价值判断上,写这二十几个老百姓的价值何在?不就是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吗?身边部分人的质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仍然怀疑自己。不能向前看时就多向后看看。曾维康想到范院长在谈及一本文集的出版时曾说:我忽然改变主意,应出版社之约将一部分已经过时的杂拌儿结集出版,原因之一是想起了朱穆之同志的一番话,想为年长、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点向后看的标志物,从而更加坚定向前看的信心和勇气。向后看给困境中的曾维康带来了巨大的收获:那种对写作初衷的再一次追问,使他获得了重拾自信的勇气,他把这种收获概括为寻找到最初的美好为农民立传是我在研究生毕业之前的一个梦想。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被这份实现梦想的美好引诱着,曾维康辗转鄂、湘、粤等地,历时3个多月进行采访,任由农民在做什么,农民在想什么这两个问题像一位总司令一样,对我颐指气使。那段日子里,在湖北老家的田间地头,他干完了自家的农活,就跑到别人家的地里找老乡,挽起裤腿,戴着草帽,蹲在田边,给老乡递上一支烟,喊上一句:大爷,您这地耕得好啊!老乡便兴高采烈地打开了话匣子。赶上下雨天是最好的,乡亲们不能干农活,他就跑到老乡家里作采访。农民的儿童故事(6):
农民也艺术
先锋行为艺术向来曲高和寡,种粮大户对其却赞不绝口,是他独具慧眼吗?
张老关是徐水乡种粮大户,他和三个儿子个顶个是种地的好把式。他们在徐水河畔承包了三百多亩河滩地,全种了小麦,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看着可真喜人。
可一到麦熟季节,那帮馋嘴的鸟雀就贼精似的落在地里,啄麦穗撒欢。张老关父子每天敲铜锣、放鞭炮装腔作势,刚开始鸟雀们还被吓得到处乱飞,后来习惯了,便大胆地落在麦穗上照吃不误,拿张老关父子当摆设。
怎么轰走它们呢?张老关只好求救于乡长。乡长给他出了个主意,徐水市不是有个鸟类研究所吗?没准那里的专家就有轰鸟高招。
张老关屁颠颠地来到市里找专家咨询,可专家们也都没辙,他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出了研究所的大门。他顺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游走,没多时就见路南一所艺术学院的大门口围着一圈人。
张老关好奇地凑了过去,踮起脚尖,伸头往人群里一看,不由“啊”地叫了一声。
只见五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上穿得破破烂烂,有的胳膊下夹着一木棍子,有的头上顶着一破帽子,还有的更搞笑,手里端着个豁口的破饭碗,张老关看得心里直难受:解放前逃荒讨饭的难民就这模样啊!
张老关心里纳闷,回头询问身边的中年人:“大兄弟,咋回事?他们是要饭的乞丐吗?”
那中年人一甩袖子,气呼呼地说:“什么乞丐,他们是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放暑假没事干,这不走上街头,大摆行为艺术呢!”
敢情装乞丐也是艺术啊!张老关两条胳膊用力分开人群,吭哧几步走到五个大学生面前,高高竖起大拇指道:“好,好,你们这行为艺术太好了!”
听到此话,乞丐秀的组织者张比利将手里的打狗棒一扔,一把握住张老关的手,激动地说:“知音!您真是我们的民间知音!”
张老关凑到张比利耳边,低声道:“孩子,我想雇你们几天,不知道你们肯不肯?”
张比利看了看张老关的穿戴,迟疑地问:“您要雇我们干什么?”
张老关说:“当然是到我们徐水乡去摆这个……这个乞丐行为艺术啊!”
张比利回头,冲着身后的四个伙伴兴奋地大叫:“我们的行为艺术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终于有人肯出钱请我们了!”
张老关看着五个雀跃的年轻人,担心地说:“50元一天,管三顿饭,不知道成不成?”
张比利连声说成。张老关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他叫来一辆车,五个人一路颠簸,最后来到了徐水乡。
张比利下车跟在张老关身后,一边沿着徐水河岸走,一边问:“大叔,我们要在哪里摆行为艺术啊?”
张老关领着五个人来到了自家麦地里,手指着田埂道:“你们几个就站在地里,给我大摆乞丐造型,不怕动作夸张,更不怕表情吓人,要是效果好,我另有奖金!”
张比利更加疑惑了:“可我们在这里摆乞丐造型,给谁看?”
张老关呵呵笑道:“你们穿得这么吓人,做出的造型又那么可怕,站在田埂上,绝对要比稻草人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