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搞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心理咨询师如何应对来访者的各种“刁难”?

前些日子跟同行P交流的时候,P说起了让她感觉到困扰的一个个案。

P的来访者小A是个男生,小A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首先打开手机,让P看自己用文言文写的文章,还不时询问P是否能看懂。P说当时自己确实不太能看懂小A的表达,但似乎承认自己看不懂会在来访者面前丧失权威感,这让她非常尴尬,甚至感觉小A就是在刁难自己。当时P说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转移话题,于是P把手机还给了小A,将话题转移到小A的成长经历上。P说尽管后面的交流都比较顺畅,咨询也是自然结束,但是P觉得自己最初转移话题的行为似乎不妥,并为此陷入到深深自责及反思中。

P希望我能谈谈我的看法。我问了P一个问题,“你认为,小A让你看他写的文言文的动机是什么呢?”P思索了良久,说,“我之前觉得他似乎是故意在试探我,刁难我,但现在觉得他应该是渴望我能理解他,渴望与我有更深入的交流。”我告诉P,我也有相似的感受。

“所以我当时要做的事情,不应该是回避,而是把我的感受反馈给他,也就是共情,是吗?”,P问。我点点头,对P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并告诉她,在我看来,P第一时间想“回避”及其背后的感受,也是值得探索的。“不必急着去给出答案,可以再慢慢地体会和感受”,我给P的建议。

事实上,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咨询师可能会遇到来访者的各种“刁难”。有时候来访者也并非故意为了让咨询师难堪,但是当时所处的情景,却会让咨询师陷入“两难”的境地。

我在读研的时候,有一天心理咨询理论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有一位女来访者,因为长相欠佳(客观事实)而在生活中与人际关系中屡屡受挫,为此感觉到非常痛苦。有一天她来找你咨询,坐在咨询室里,她第一句话便是‘老师,你觉得我长得好看吗?’,请问这个时候,你如何回答会比较合适呢?”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懵了,如此刁钻的问题!似乎怎么回答都不合适。客观事实是来访者长相确实欠佳,如果此时回答“你长得很好看啊”或“你长得一般”都是违心的,当咨询师违背“真诚一致”的心咨询的基本原则时,来访者往往能感受得到,容易对此反感甚至是厌恶。而回答“你长得不好看”,则容易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是在否定自己,不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对“不好看”进行解释与开导,例如“你长得不好看,不过人最重要是心灵美”之类的,但是此类回答是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修饰”,仍然比较容易引起来访者的不满和排斥。

如此左右为难的问题,当时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后来老师当时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我感觉你很在意自己的长相”,既避免了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也表达了咨询师的共情。“这的确是现实存在的个案”,老师说,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来访者的眼泪一下子涌现出来了,接着开始诉说自己的经历。

为何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的一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话并化解了呢,事实上,是因为这背后的共情,说到了来访者的心坎上。“人本主义心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疗法,”强调心理咨询过程应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师应设法达到与来访者共情,要能够体验到来访者的感受,进行回应;咨询师要随时把关注点集中在来访者方面,要根据来访者的问题、谈话的内容、思考的方向及进展的节奏和速度来决定反应方式。因此,当咨询师以来访者为中心,敏锐地捕捉到来访者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真实情绪及感受,结合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高度共情,则“刁难”也就迎刃而解。

再来说一个极端版本的“刁难”个案吧,这是以前我参加工作坊时听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因感觉前几次咨询没能让自己有明显的改变,为此勃然大怒,举起了咨询室里的一根棍子,对着咨询师恶狠狠地说:“我要sha了你!”

问题来了,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如果你是咨询师,你会作如反应?我记得当时学员后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剧情”——有的认为来访者失控了,此时说什么是听不进去的了,赶紧跑;有的说,我肯定要自卫啊,要真的打下来了,我受伤了怎么办;还有的说,那我就让他打吧,咨询师要勇于直面危险的情景,他可能只是吓唬吓唬而已。

在大家的各种“脑补”和猜测中,咨询师描述了接下去的真实剧情。咨询师没有跑,也没有躲,而是站在原地,面不改色地,用温柔而坚定的眼神注视着来访者,说了一句话,仅仅是一句话,来访者的棍子掉落到地上,停顿了一阵子后发出“大师啊!”的感叹。

当学员们纷纷猜测着哪句话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咨询师解开了谜题——“如果你sha了我可以永久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我XXX(咨询师的全名)愿意做出牺牲。”

分析这句神奇的话语时,可以发现,前一句话使用共情的技术准确地表达出来访者的内心感受,“sha了咨询师”并非来访者的真实目的,来访者渴望的是能够摆脱精神上的痛苦,正因为无法摆脱痛苦,才迁怒于咨询师。而后一句则是强调咨询师的身份,重申“咨询边界”——咨询师不是你所要sha的人。也是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但却一语破的,于是“刁难”也就冰消瓦解。

重温以上的三个个案,不难发现,面对来访者的“刁难”,咨询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其重要。而在我看来,这种良好的专业素质更多地表现为明确咨询关系及界限,且在咨询过程中始终能以来访者为中心,紧贴着来访者高度共情。在正常的心理咨询设置内,当咨询能站到来访者的角度与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设身处地感受来访者当时当下的状态与感受,并准确地向来访者进行反馈,所谓的“刁难”往往也就不攻自破了。

而探析来访者“刁难”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对咨询的质疑,或者对咨询设置或咨询效果的不满,或者对咨询师的依赖性、权力性、迎合性、情欲性等投射认同……无论是哪种原因,归根到底,这需要咨询师能够对咨访关系有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们常说,理咨询师是一个容器。然而,这个容器有多大,要看“修炼”的功夫有多深。夯实基本功——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接受督导,不断地总结反思,必不可少的。此外,自我觉察,自我成长,处理好自己的“情结”也非常重要。也许,当我们最初面对来访者“刁难”时,会表现慌张或处理不当,但只要好好“修炼”,我们一定也能做到处事不惊,临危不惧,排除万“难”。

换个角度讲,或许根本不存在“刁难”的来访者,只有不淡定的理咨询师。与每一位心理咨询师共勉!

郑秋强: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


上一篇: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
下一篇:藏在长发里的爱之魂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