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个关于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1):
太康民间故事:顾御史的传说
顾御史,姓顾名佐字礼卿,官至右佥都御史,今太康县城郊乡顾窑村人,史书上说他为官刚正不挠、吏民畏服、人比包孝肃(包拯)。太康县民间流传着他的很多故事。
1这里输入标题自明宣宗继位直至明末,太康县计算地亩,有大亩小亩之分。小亩,一亩是一亩;大亩,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这事咋回事哩?追根究底,还得从顾御史进萝卜说起。 宣德年间,朱瞻基这个昏庸无能、只会享乐而不管天下百姓死活的皇帝,在一天早朝时,他一不讲国家大事,二不问民间疾苦,却只问群臣的家乡都有些啥土特产。文武百官为了讨得万岁的欢心,七嘴八舌,都争着说本地出产的稀罕物,唯有顾御史不言不语。因为他当过皇帝的老师,天子对他十分尊重,是当朝元老级的重臣,不好与别人争抢。等人家都说完了,皇上就问他的家乡有啥特产。顾佐想到家乡连年遭灾,加上徭役赋税,百姓们啼饥号寒,卖儿卖女,皇上却如此享乐腐化,心里非常窝火,可又不敢当面顶撞,就只好说:我们太康盛产大萝卜。万岁说:大萝卜也好,到时拿来给朕看看吧。 又一日早晨,按照规定,文武百官都拿来了家乡的特产,让皇上过目。皇上看到各地的珍品奇物,很是欢喜。有个家住杞县的官员,实在没啥可进,就带了个十八斤的大萝卜献给圣上。皇帝看后,突然想起顾御史也要献什么大萝卜,就直接点名询问。顾佐见问,就不慌不忙地从袍袖里拿出一个二两重、干瘪瘪的小萝卜,双手奉上。皇帝一见,很不高兴地说:老师,你说你们太康县盛产大萝卜,为啥你拿的恁小哇?顾佐说:我只说俺县的萝卜就够大的啦,谁知道人家比俺的还大。就这,在俺县还是最大的萝卜哩。唉!太康县都是些硝碱薄地,看起来几亩也顶不了人家一亩哇!皇上说:你看几亩能顶人家一亩哩?顾佐说:三亩能顶人家一亩就不赖了。皇上有点嘲讽地说:哪能正好三亩顶一亩哩,二亩八分五厘顶一亩就不中吗?顾佐一听,慌忙跪倒,连声说道:中中中,谢主隆恩!遵圣谕,太康县的土地就按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啦!皇上说的本来是句玩笑话,不料顾佐却已磕头谢恩,天子说话,金口玉言,当着满朝文武,不便改口,只得将错就错。从此,太康县百姓的皇粮税款,都按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交纳。2太康县不养义马了正统年间,朝廷兴下一条规矩:凡庄户人家,几户就得养一匹军马,只许养,不许使,病了你治,死了你赔。人称义马。那时候顾御史已经告老还乡。他看到家乡连年饥荒,百姓们穷得连牛驴都养不起,咋能养得起这义马呢?黎民百姓对这事真是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顾佐心中不平,为此专程赶到北京,面见天子。 皇上宣他上殿,见面就问:老师不在家颐养天年,来到京都有何要事呀?顾佐说:启奏万岁,臣看到分养义马的行文以后,就匆匆赶来,奏明圣上,太康县不能养义马呀!皇上问道:各州府都能喂养,太康县为何不能呀?顾佐说:太康县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杂草丛生,蚊子很大,是万万不能养义马的。皇帝说:蚊子再大,还能将马咬死不成?顾佐说:我们和那里蚊子实在厉害,万岁要是不信,今天我特意带来两只,你一看就知道了。说着,他从袍袖里拿出两只知了子,又说,万岁当心,千万别让它咬住了!说罢他一伸手,吱地一声,飞了出来,爬在滚龙柱上,又吱地一声,两个知了子一起飞出了金銮殿。 皇上一见,大吃一惊,连声说道:哎呀,这蚊子真大,厉害,厉害呀!赶快把太康的义马免了。顾佐赶紧磕头谢恩。因此,太康的百姓不养义马。3顾家楼太康县虽被免去了饲养义马,但顾佐看到家乡的苛捐杂税还是太重,黎民百姓的生活仍然很苦,心里不是个味儿,就又想出了个点子,在县城顾街盖了座小楼,楼上木料只用椽子、檩条,不使屋梁,取名望京楼。没过多久,皇帝出巡路过太康,顺便看望他的老师顾佐。顾御史就领着圣上把他的望京楼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然后在楼内落坐。顾佐说:万岁,我虽告老还乡,远离京都,还是念念不忘圣上的隆恩,为了解除思念万岁之苦,所以才盖了这座望京楼,聊以自慰。万岁,你看这楼盖得如何呀?皇帝心里本来想说:好是好,就是没有梁这句话,谁知话到嘴边,又想起了自己说的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那句话,就上了老师的当,这次如果话一出口,说:没有梁(与粮同音),他再一谢恩,太康就得免粮,还得上他的当。于是就改口说:好是好,就是少根横棍儿!这次顾御史为太康百姓免粮的心愿虽然未能实现,这座无梁楼却因此远近闻名,被保存了五百多年。可惜此楼到一九六六年九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当作四旧扒掉了。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2):
刘御史怒斩贪官
崇祯年间,钱塘府江潮汹涌,冲垮了年久失修的江堤,令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朝廷从库银中连续拨出银两修堤,可是千里江堤连修连垮,府衙下属的几个县唯有钱塘县顶住了大水的冲击。偏偏这时候,钱塘县的洪知县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一个七品命官怎能说没就没了?消息传到京城,崇祯帝龙颜震怒,圣旨一下,御史刘砚带上捕头何雄连夜出了京城。
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3):
文学趣事御史平冤
明代巡按御史韩正雍到江西巡视。一天,他在南昌察看?a href='/lang/' target='_blank'>狼衾畏渴保缕鹆舜笱K咦弑呦耄ゾ吧椋鞒鲆簧狭?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吟罢,久不能对。这时他见一囚犯在流泪,便上前询问原因。囚犯说:大人说的冰,雪、霜,三者交加,实为死囚处境,听后顿觉伤心。
韩巡按觉得此人谈吐不凡,于是问道:莫非你有冤情?
囚犯拱手说出下联,一语双关: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原来,这个人因上告府官贪赃而被诬为谋反,判了死刑。韩巡按问明原因后为他平了反,并严惩了贪官。
御史的儿童睡前故事:(4):
御史弹虱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个叫王平的人,从地方官升官进入御史台,成为一个六品的御史。
御史台有一个规矩,凡是新来的御史,在100天之内必须弹劾一个官员或者一件事,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新任御史没有弹劾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会被调离御史台,降职到外地任官。
可是这位王平御史,进入御史台已经95天了,仍然没有见他有什么弹劾举动,按理说发现问题不至于这么难。同僚们纷纷猜测,王平这是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因为王平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
王平在许州任从九品的司理参军时,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一次,乡下有个妇女骑驴独自走路,在荒郊野外被盗贼sha害,盗贼剥去了她的衣服后逃走。那头驴受惊跑了,被附近的一个农夫捉住,拴在了自家槽头。案发以后,捕快搜到了那头驴,认定那位农夫就是sha害女子的凶手。
王平审讯了40多天,农夫始终只承认收养了那头驴,确实没有sha害女子。王平感到怀疑,认为农夫可能是冤枉的,就把这个案情向州官做了汇报。州官是一个老官吏,向来强横骄纵,一点也不听从王平的意见,催促他尽快判决。
王平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那州官于是大怒,说他太懦弱了!王平说:如果因为懦弱触犯了您,不过被免职罢了。如果遵照您的意思,可能会枉sha了无辜的人。掂量两者的轻重,哪个更加严重?
几天后,从河南押来一个逃兵,经过仔细审问,原来他是sha害女子的凶手,农夫得以平冤昭雪。后来在州里集会,州官向王平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先前差点错sha了无辜。王平从此声名远播。
直到第97天,终于有消息传出,王平准备好了弹劾奏章,同僚们纷纷猜测,他会对哪件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要弹劾哪位高官重臣?御史中丞也很好奇,就找到王平的奏章,看后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王平上书仁宗皇帝,建议号召崇尚节俭,以改变当下的奢侈风气。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有关统一全国茶食店糖饼大小的建议。前一段时间,他在吃早点的时候,对各个茶食店的糖饼大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是:大的糖饼省工而费料,小的糖饼省料而费工。因此他建议制定一个糖饼大小固定的式样,工料之间务必要本着节省的原则,以使民风归于淳朴。
御史中丞笑够了,又替王平担起心来,怕他这样的弹劾遭到仁宗的斥责,就背地里悄悄提醒他要慎重。王平一听脸都吓白了,犹豫着一直没敢上奏章,直到第99天,实在挨不过去了,王平才随同御史中丞进宫面见仁宗。
仁宗今天特别忙,到了晚膳时还在和大臣们议事。王平伸长脖子,仔细看皇帝是怎么吃饭的。只见一位太监高喊一声:传膳。然后那些负责送饭送菜称膳徒的太监,都是右手托着一个食盒,左手拿着一条红色的丝绸手巾,分成两个批次,所传的食盒一共有40盒左右,一溜小跑,依次前往大殿内。
皇帝吃饭,需要好几拨人服侍,负责布菜、倒酒、打扫卫生的宫女称司膳,负责尝菜的宫女称尚食,要在皇帝吃每道菜之前,都得尝一口,以防有人下du。
这种排场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皇帝的威仪,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皇帝的饮食安全,牵扯到安全问题就没有小事,需要慎之又慎。
看着看着,王平忽然发现仁宗面前的菜盘里,有一个芝麻大小的活物,他灵机一动有了新的弹劾对象,不用再提建议糖饼大小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了,也不用担心遭到仁宗的斥责,说不定皇帝还会赏识他的细心和忠心呢。
王平拿定主意,紧忙走上前启奏道:万岁,别再吃了,御膳中有污秽。王平说完,上前一步,指向一盘菜。仁宗仔细一看,在菜盘边竟然有一只虱子。
这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皇帝的菜盘子里出现一只虱子,这可是欺君之罪!
这虱子是从哪来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北宋御厨编制定员1069人,其中包括管理人员、厨师、杂役和负责安全保卫的士兵。有大臣说菜是厨子做的,做菜时虱子掉进了菜里,这是厨子大不敬。有人说厨子做菜,须经煎炒烹炸,虱子焉能活命。此虱子是活的,当是传菜的人。又有大臣说传菜人有30个,虱子是谁的?
皇帝用膳,何等重要的事,岂容此等污秽之物存在。王平建议彻查虱子的来源,对投虱子之人加以严惩,以杜绝后患。膳徒、司膳、尚食等宫女和太监当时就跪倒一大片,只等仁宗的发落。
在场的人都在看着仁宗的态度,仁宗却宽宏大量地吩咐:这件事就不要再追究了,不然的话他们是会倒霉的。你们看,这个虱子该如何处置?
虱子该如何处置?大臣们聚到一起商议,虱子污秽御膳,自然是死罪。有大臣吞吞吐吐地说:若是御虱岂可sha!
大臣们商量的结果是,此虱子也算是侍奉过皇帝,不可sha,还是放生为好。问题是把虱子放到哪里去,放到草丛中它会饿死,放到别人身上又不道德。仁宗微微一笑说:那就放王御史身上吧。
回到家,王平一直坐立难安,虱子在他身上,肆意叮咬,使他奇痒难忍,又不敢搔抓,怕不小心伤到了虱子。
夫人嗔怪他:不弹劾贪官,不建言献策,偏偏要弹劾小小的虱子,小题大做惹麻烦。
王平说身为御史,又有百日之限,不得不弹劾纠察。可是在官场混久了,他已深知官场奥妙,不得不变得世故圆滑。他刚到京城,不知官场深浅,不敢轻易弹劾哪个大臣,万一招惹到根深蒂固之人,自己的乌纱可就难保了。所以他本想弹劾一件小事,蒙混过去,又怕皇帝怪罪,正犹豫时刚好看到御膳里有只虱子,他以为弹劾一件和皇帝有关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既能完成御史的职责,还能不得罪他人。
夫人奇怪地问:你建议彻查严办,岂不是得罪了那些宫女和太监?
王平淡然一笑说:宫女和太监无权无势,无需多虑。
夫妻正说话间,太监来传圣旨:王平作为御史,不去体察民情,申诉冤案,只是为了应付考察而避重就轻,拿御膳房中有虱子一事大做文章。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人,留之无用,贬为庶民。
王平接完圣旨后,发了一阵呆,忽觉股间一阵奇痒,他伸手狠狠一抓,掐死了那个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