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悲伤是有益的

2024-10-28 07:33:03

  在遭受了失恋的打击之后,年轻人往往痛不欲生、心情低迷,但纽约大学的韦克菲尔德教授指出,这种悲伤是正常、甚至是有益的。即使在有些时候,这种悲伤严重到了抑郁症的程度,人们也无须去吃各种抗抑郁症的药片,这时候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心灵的沟通,而不是化学的治疗。
  
  近年来,一个生产快乐的产业迅速兴起,众多教人们如何获得快乐的作品和医治悲伤的新药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很容易获得快乐;实际上,让自己快乐开始成为我们的义务,而悲伤则成为应当尽量消除和避免的。但快乐不一定就是越多越好。心理学家从96个国家抽查了118519个人,他们考察了不同程度的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教育、政治参与、志愿的社会实践以及人际关系的相关性,他们还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快乐与各种成就的相关性。根据这次调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一旦人们达到了适度的快乐,对更高程度快乐的追求反而会变得有害。
  
  如果设置一个指示快乐程度的刻度表,从1到10是不同程度的快乐,10分代表着极度的快乐,那么根据这次调查,得8分的人要比得9分和10分的人更成功,他们接受更高的教育、获得更高的事业成就和收入。这也许反映了一个事实:那些有点儿不满足的人往往被激励着去改善他们自己的命运(比如接受更高的教育和寻求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和他们所属社群的现状(比如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与之相反,那些感到快乐的人则没有什么紧迫感。如果你对你的生活和世界上发生的事很满意,你就不太会被激励着去改变现状。所以,当人们告诉我们应当变得更快乐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警觉。
  
  我们不必刻意地追求那种极乐的心理状态,因为消极情绪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比如,害怕就意味着我们身处危险之中。同样地,悲伤也是我们的自然天性。猿、狗和大象都能表现出悲伤,这是动物向同类发出的一种求助信号。研究发现,那些濒死的晚期病人反而感到快乐和满足。这些都验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福楼拜曾说过,要想获得持久的快乐,人就必须变得愚蠢。悲伤并不是一件坏事。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德迪纳尔指出,当人处于一种消极情绪时,他会更善于分析,他的思考会更具有批判性、更富有创造力。我们有时需要用悲伤来指引我们的思考。
  
  亚伯拉罕林肯没有被他的接近于抑郁症的负面情绪所阻挠;贝多芬晚期的作品是在一种忧郁的心理状态下完成的;作为史努比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总是心情忧郁;伍迪艾伦在他的电影中表达了一种抑郁的存在主义思考;帕蒂史密斯和菲奥娜艾波也在他们的音乐中注入了同样的因素。这些永不安定的灵魂,怀着对现实的不满,在艺术或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但确实也有人在忍受着悲伤,比如一个女人与相恋了5年的恋人刚刚分手,她感到空虚,对工作和生活不再有任何兴趣;再比如一个失去了女儿的父亲,他在绝望中夜不能寐,无法继续正常的生活。这种悲伤确实是种不幸,但这也是自然的,不是病态的。如果我们把这些正常的情感反应视作有待医治的症状,不但会干扰自然的恢复过程,而且还会导致隔阂与冷漠,人们会说别这样,吃片药吧,而不是给予真诚的帮助和安慰。人生在世难免遭遇不幸,但悲伤本身却不是一种病,刻意追求快乐有时反而会剥夺我们真正的快乐。也许,只有当我们学会坦然地面对人世悲苦的时候,才会发现人生意义之所在吧。


上一篇:为何男爱貌女爱财?
下一篇:“凋谢”的状元花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