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祈雨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5篇关于祈雨的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祈雨的睡前小故事:(1):
祈雨
一
大明万历十三年间,苏州一带连年大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在苏州府张榜招贤,搭台祈雨。 这一日,钱塘游士钱志节正好手持钱半仙招幌路过此地,挤上前观看。合该有事,忽然一阵风刮过,把那皇榜掀卷了一角,正好遮住下文。钱志节忙伸手去抓榜角,正待把榜角翻过来,不料人群一阵拥挤,这一挤不要紧,却把钱志节挤得身子一歪,脚步一个踉跄,只听嘶的一声竟把皇榜顺手给扯了下来! 扯下皇榜,非同小可。钱志节怔住了!围观的人们怔住了!在一旁护榜的两个差役也怔了一阵才回过神来,一齐上前扯住钱志节。 一个高个子的差役竖起拇指说:很好,钱仙翁揭下皇榜,功德无量! 我不是的钱志节被差役一扯一咋,这才回过神来,急得结结巴巴解释着。 另一个较矮的差役不容他分辩,指着他手中的招幌说:知道你不是个凡人,否则怎敢揭下皇榜?好极好极,这下你走官运了,爷们也好交差啦。 不、不是的,你们、你们误会了,这皇榜不是我揭的。钱志节急得连连摇头摆手。 不是你揭的?谁揭的?皇榜明明在你手中嘛。高个子差役吹胡子瞪眼地说。 就是嘛,仙翁既然揭榜,就应当去祈雨,祈下雨来也是为咱三吴百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走吧走吧!矮个子差役连说带拽地扯住钱志节。 可我不会不会祈雨啊!钱志节说。 不会祈雨?矮个子差役瞪起双眼,不会求雨你揭什么榜? 那那是别人挤我一把才扯下来的,我贴回去就是了。钱志节说着忙要往回贴皇榜。 喂喂,高个子差役一把抓住钱志节,这是皇榜啊,岂是想揭就揭,想贴就贴的。 那那咋办?钱志节哭丧着脸。 咋办?见了州府大人你自个儿说吧。差役们不由分说地扯起钱志节就往府衙拖。 二 苏州府尹闻报有人揭榜,大喜过望,忙升堂召见。但见钱志节一身道服羽巾,手持招幌,上写钱半仙,暗忖着:看他这般模样,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他既敢前来揭榜,想必自有道理,本府怠慢不得。此次祈雨事关重大,祈下雨来,龙心一悦,晋官升职有望,祈不下雨来惹怒龙颜,只怕丢官降职不说,弄不好还会被朝廷当作替死鬼,以平民愤。 苏州府尹想至此,忙走下堂来:哎呀呀,不知仙翁来到,有失远迎,仙驾勿要见怪才好。 别、别这样。钱志节见苏州府尹下堂来迎,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心想你越客气我就越心慌,心越慌这事就越说不清楚,还是趁早把这事说清了为好,大不了挨一顿棍子罢了。钱志节想罢正欲开口,忽有差役来报:报!报大人,巡抚大人到! 苏州府尹闻报,不觉一怔,暗忖:好快的消息,我这边刚召见揭榜之人,他巡抚便闻风而至,该不会是为跟本府抢头功而来的吧?心内想着口内却吩咐道:迎接大人! 钱志节一听巡抚大人也到了,大吃一惊。他心想此事越闹越大了,一个苏州府尹尚难应付,又来一个巡抚,看来今天是凶多吉少。 江苏巡抚自奉旨颁榜苏州祈雨以来,连日里诚惶诚恐地坐镇苏州城,生怕在这场张榜祈雨的过程中有一丝闪失,那头上的乌纱帽就难以保全。本来,几年大旱,作为一省的长官不但未能为民分忧,且由于地方官为了政绩历来报喜不报忧的为官之道,小旱不报,大旱小报,直到后来赤野千里民愤难平才不得不报。万历帝闻报,盛怒之下钦派朝官方伯年为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到江苏,责令江苏地方官一边开仓赈灾,一边张榜招贤,遍寻仙道作法祈雨,倘有渎职者严惩不贷! 那巡抚闻报有人揭榜投往苏州府,怕人捷足先登,也顾不得鸣锣开道,下帖通报,便骑着快马直奔苏州府而来。 苏州府尹将江苏巡抚接进府衙。江苏巡抚盯着堂下的钱志节就问:堂下可是揭榜之人? 苏州府尹忙答道:正是。巡抚一听,忙上前拉住钱志节笑容可掬地说:好极了,仙驾降临苏州,为三吴百姓祈雨解旱,三吴百姓幸哉,本官代江苏万民谢过了!言毕,长长一揖。 钱志节见状,心想完了,屁股还没沾凳,官儿连来两个,事到如今,连申诉都没机会了。看这光景,官府显然想拉虎皮张大鼓,狗皮膏药似的赖上我啦。与其这样畏畏缩缩地被捧着,倒不如将错就错,假戏真做,先唬住他们,再相机行事还有几分生路。钱志节这样想着便一反常态,大大咧咧地朝巡抚一挥手说:好说好说,作法祈雨,为民解悬正是贫道的本意,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如此甚好!巡抚、府尹齐声欢道。不料欢声未落,衙役又来报:报钦差大人驾到!祈雨的睡前小故事:(2):
“钱半仙”祈雨
大明万历十三年间,苏州一带连年大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在苏州府张榜招贤,搭台祈雨。
这一日,钱塘游士钱志节正好手持钱半仙招幌路过此地,挤上前观看。合该有事,忽然一阵风刮过,把那皇榜掀卷了一角,正好遮住下文。钱志节忙伸手去抓榜角,正待把榜角翻过来,不料人群一阵拥挤,这一挤不要紧,却把钱志节挤得身子一歪,脚步一个踉跄,只听嘶的一声竟把皇榜顺手给扯了下来!
扯下皇榜,非同小可。钱志节怔住了!围观的人们怔住了!在一旁护榜的两个差役也怔了一阵才回过神来,一齐上前扯住钱志节。
一个高个子的差役竖起拇指说:很好,钱仙翁揭下皇榜,功德无量!
我不是的钱志节被差役一扯一咋,这才回过神来,急得结结巴巴解释着。
另一个较矮的差役不容他分辩,指着他手中的招幌说:知道你不是个凡人,否则怎敢揭下皇榜?好极好极,这下你走官运了,爷们也好交差啦。
不、不是的,你们、你们误会了,这皇榜不是我揭的。钱志节急得连连摇头摆手。
不是你揭的?谁揭的?皇榜明明在你手中嘛。高个子差役吹胡子瞪眼地说。
就是嘛,仙翁既然揭榜,就应当去祈雨,祈下雨来也是为咱三吴百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走吧走吧!矮个子差役连说带拽地扯住钱志节。
可我不会不会祈雨啊!钱志节说。
不会祈雨?矮个子差役瞪起双眼,不会求雨你揭什么榜?
那那是别人挤我一把才扯下来的,我贴回去就是了。钱志节说着忙要往回贴皇榜。
喂喂,高个子差役一把抓住钱志节,这是皇榜啊,岂是想揭就揭,想贴就贴的。
那那咋办?钱志节哭丧着脸。
咋办?见了州府大人你自个儿说吧。差役们不由分说地扯起钱志节就往府衙拖。
苏州府尹闻报有人揭榜,大喜过望,忙升堂召见。但见钱志节一身道服羽巾,手持招幌,上写钱半仙,暗忖着:看他这般模样,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他既敢前来揭榜,想必自有道理,本府怠慢不得。此次祈雨事关重大,祈下雨来,龙心一悦,晋官升职有望,祈不下雨来惹怒龙颜,只怕丢官降职不说,弄不好还会被朝廷当作替死鬼,以平民愤。
苏州府尹想至此,忙走下堂来:哎呀呀,不知仙翁来到,有失远迎,仙驾勿要见怪才好。
别、别这样。钱志节见苏州府尹下堂来迎,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心想你越客气我就越心慌,心越慌这事就越说不清楚,还是趁早把这事说清了为好,大不了挨一顿棍子罢了。钱志节想罢正欲开口,忽有差役来报:报!报大人,巡抚大人到!
苏州府尹闻报,不觉一怔,暗忖:好快的消息,我这边刚召见揭榜之人,他巡抚便闻风而至,该不会是为跟本府抢头功而来的吧?心内想着口内却吩咐道:迎接大人!
钱志节一听巡抚大人也到了,大吃一惊。他心想此事越闹越大了,一个苏州府尹尚难应付,又来一个巡抚,看来今天是凶多吉少。
江苏巡抚自奉旨颁榜苏州祈雨以来,连日里诚惶诚恐地坐镇苏州城,生怕在这场张榜祈雨的过程中有一丝闪失,那头上的乌纱帽就难以保全。本来,几年大旱,作为一省的长官不但未能为民分忧,且由于地方官为了政绩历来报喜不报忧的为官之道,小旱不报,大旱小报,直到后来赤野千里民愤难平才不得不报。万历帝闻报,盛怒之下钦派朝官方伯年为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到江苏,责令江苏地方官一边开仓赈灾,一边张榜招贤,遍寻仙道作法祈雨,倘有渎职者严惩不贷!
那巡抚闻报有人揭榜投往苏州府,怕人捷足先登,也顾不得鸣锣开道,下帖通报,便骑着快马直奔苏州府而来。
苏州府尹将江苏巡抚接进府衙。江苏巡抚盯着堂下的钱志节就问:堂下可是揭榜之人?
苏州府尹忙答道:正是。巡抚一听,忙上前拉住钱志节笑容可掬地说:好极了,仙驾降临苏州,为三吴百姓祈雨解旱,三吴百姓幸哉,本官代江苏万民谢过了!言毕,长长一揖。
钱志节见状,心想完了,屁股还没沾凳,官儿连来两个,事到如今,连申诉都没机会了。看这光景,官府显然想拉虎皮张大鼓,狗皮膏药似的赖上我啦。与其这样畏畏缩缩地被捧着,倒不如将错就错,假戏真做,先唬住他们,再相机行事还有几分生路。钱志节这样想着便一反常态,大大咧咧地朝巡抚一挥手说:好说好说,作法祈雨,为民解悬正是贫道的本意,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如此甚好!巡抚、府尹齐声欢道。不料欢声未落,衙役又来报:报钦差大人驾到!
钦差方伯年奉旨兼任江苏巡抚,南下督办苏州旱情,闻报有人揭榜祈雨,便快马加鞭地赶往苏州府。
钱志节一听连钦差大人也惊动了,一颗心往下直沉,顿觉一股寒气沁入丹田。心想我无意中误揭一张皇榜,一日之中竟惊动三位大官。三年大旱,民不聊生他们不管不问,一张皇榜却使他们接踵而至,明摆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嘛。
祈雨的睡前小故事:(3):
傻县官祈雨
董长青是乾隆元年的两榜进士,因不懂得官场的游戏规则,再加上家道贫寒,无钱打点运动,所以到乾隆二年孟夏,才勉强得了一个三等小县的实缺,那县叫饶平。他骑着一头毛驴,带着一名仆童,一路上风尘仆仆,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来到直隶。进入饶平境内,董知县发现这里的情况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田野里几乎都是裸露的黄土,大路上被行人和车辆踩踏碾压而泛起的千土,没过了毛驴的蹄子和仆童的脚面。人车过处,飘起一股股黄烟,就连路边的杨柳树,也蒙上了一层黄尘。
祈雨的睡前小故事:(4):
祈雨
洪武三年,自暮春开始,连续三个月,江淮大地,滴雨未降,天地一片焦赤。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一时间,天下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说洪武皇帝朱元璋不是“上应天命,下符百姓”的真命天子,这天之大旱,就是上天对他sha戮太多的惩罚。
刚刚建立大明政权不久的朱元璋,坐在南京城里的金銮大殿上,急得茶不思饭不想,一筹莫展。这一天,他正与群臣在一起商讨赈灾对策,突然,一个黄门急急忙忙地来报,说南京城下的万里大江水位急降,江底露出了一头镇江铁牛,牛背上赫然出现“日月隐耀,天一生水”八个大字,老百姓层层围观,议论纷纷,不知是何征兆?
朱元璋本是一个放牛娃出身,胸中没有多少文墨,他一听,疑惑不解地看着群臣问:“你们说说,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上天的什么旨意?”大臣们听了,一个个大惊失色,纷纷跪倒在地上,颔首低眉,不敢作答,他们心里想,“日、月”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个“明”字,这“日月隐耀”不就是影射大明江山前景暗淡、岌岌可危吗?谁要是说出来,那可是sha头的死罪!
朱元璋见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就虎着一张黑脸,看着位列群臣之首的宰相胡惟庸说:“你是首辅大臣,平时见解最多,你就给朕说说,这牛背上的八个大字到底是啥意思?”
胡惟庸一听,赶紧匍伏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才颤颤巍巍地说:“这乃是妖言惑众,圣上不必信!”
这时,刘伯温闪身而出,急忙说:“圣上,这铁牛,是上古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江神物,这八个大字一定是上天的神谕。微臣已勘破天机,这是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如果不及早赈治,天下就会大乱,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在江西龙虎山,有一位得道的高人,人称张天师,从者如云,教徒甚广,他麾下的教派名字就叫正一道,又叫天一道,这‘天一’二字,正好应证在他的身上,于今,我们只好顺乎天意,请这位法力无边的活神仙出山,让他施法祈雨,以救天下黎民百姓。”
朱元璋一听,当场就命令自己的儿子太子朱标带着圣旨,即刻动身启程,请张天师出山。朱标得令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不到三日,就赶到了龙虎山下的天师府。没想到在大旱之年,方圆八百里的龙虎山依然是满山苍翠,泉水丁冬,一座气势恢宏的天师府,古柏森森,华宇连天,门首上挂着一副“麒麟殿上方外客,龙虎山中神仙家”的对联,真算得上好一座洞天福地!
可事不凑巧,朱标走进天师府,说明来意,张天师座下的道童却说,师傅几日前就上山闭关修炼去了,山上云深雾大,不知师傅仙踪何处?也不知师傅什么时候回来?朱标没有办法,只好候在天师府里苦等天师回来,可一连等了三日,还不见他回来。正当朱标急得六神无主,正准备回朝复命时,却突然听到天师府外,一阵佩铃作响,只见一位手持云帚,骑着一匹吊睛白额大虎的老道跨进门来。朱标一看,喜出望外,原来是天师回府了。
张天师从虎背上翻身跃下,也不行礼,只是对着太子朱标拱拱手说:“贫道早就得到天庭的法旨,这几日已在山中炼得桃木仙剑一把,求雨灵符三张,皇子现在就可以下山,回到南京后,三日之内,在皇城正门前,搭起十丈高台,三日之后的午时三刻,贫道自然会来登台祈雨!”说完,就傲倨地倒背着双手走进后庭,命道童端茶送客。
朱标听了,只好先行赶回南京,火速在皇城根前架起了一座四四方方的高台,等候天师的大驾光临。这一天,不仅南京城里的百姓倾家荡巢而出,万人空巷,就连洪武皇帝朱元璋也带着王子王孙、满朝文武,早早地候在那里,将皇城外面四通八达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午时三刻一到,张天师果然来了,只见他身穿一件七星鹤氅,头戴一顶紫金冠,怀中抱着一柄桃木宝剑,高高地坐在一架八抬敞轿上,后面跟着几百名年轻的弟子,穿着一色儿道袍,手持旌旗仪仗,那威风真的不亚于天子出巡。
朱元璋看见道路两旁的儿女百姓,一个个箪食壶浆,头顶香炉,黑压压地跪倒一大片。他心里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张天师,在南京城内还有这么多的信徒。
张天师一来,并没有上前面君,而是直奔高台,只见他踏着罡步,带着四名道童,抬着牛羊三牲、香案法器,拾级而上。一登上高台,道童侍立两边,张天师手持桃木剑,一边指手画脚,一边念念有词,不时口里吐出冲天大火,台下的百姓连声叫好,颂声雷动。不一会儿,张天师从怀中请出一道灵符,一手用桃木剑挑着,对天燃起,一手从香案上拿起一块令牌,抛到台下,大吼一声:“风起!”
说来也奇,张天师的话音刚落,台下四周顿时尘土飞扬,台下百姓顿觉凉风四起,数月的酷暑刹时顿收。正当朱元璋暗暗称奇时,张天师又燃起了一道灵符,又抛下一块令牌,大叫一声:“云起!”
真是神了,只见天边陡起一团乌云,刹时间就乌云遮日,彤云布天。台下的老百姓见了,一个个欣喜若狂,禁不住齐声山呼“万岁”!
这一下,台上的张天师更来劲了,他手中的桃木剑越舞越快,七星步踏得人踪全无,只见他突然停身却步,又挑起一道灵符,抛下一道令牌,石破天惊地喊了一句:“雨起!”
这一次可就怪了,不仅雨没有下来,而且打南边吹来一阵热风,天上的乌云顿时散得一干二净,天空上一下子又变得晴空万里,烈焰当头。接下来,不管张天师在台上如何折腾,就是不见云生雨来。
张天师狼狈不堪,连忙从高台上连滚带爬地走下来,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满面羞愧地解释说:“圣上恕罪,这南京城中怨气太重,血光冲天,是一些冤魂野鬼惊扰了神灵,请圣上再给贫道三天的时间,贫道一定能请来行云布雨的神仙!”
朱元璋一听,脸就沉了下来,他心里想:这老道太可恶!自己没本事,还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想到这里,他冷冷地看着他半天没有说话,张天师一见,吓得双腿禁不住直打哆嗦。朱元璋见了,马上转怒为笑,说:“天师不要太过自责,‘日月不明,天一生水’这可是上天的旨意,我相信天师法力,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后,你求得雨来,你就上殿面君,朕就授你护国大法师,如若不然……”说到这里,朱元璋冷笑三声,转身拂袖而去,摆驾回宫。
这一下,可就苦了张天师,夜里,他在借住的道观里,彻夜未眠,通宵观察天像。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领数百弟子穿起葛衣,戴着柳条帽,将南京城中所有龙王庙中的龙王神像全部请了出来,从早到晚,抬着满街游走,在烈日下暴晒,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天皇皇,地皇皇,海里有个海龙王,广钦顺闰多厉害,旱涝丰欠由他掌,当!当!当!”
这是民间的老百姓,在大旱之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才想出的促狭办法,他们把龙王的法像抬出来游街,目的是让他也领教一下烈日暴晒的滋味,看他能不能发发慈悲,降降雨。没想到张天师在情急之下,也使出这一招。一天下来,他和徒弟们一个晒成红通通的虾公,可天上还是万里无云。第三天,张天师一咬牙,命令弟子们将女人的衣物、帽子穿在龙王身上,看他还理不理,可一天下来,他们身上晒死了一层皮,可天上还是一丝儿风也没有。第四天,张天师豁出去了,他叫徒弟们将大粪泼在龙王像上,看他还来不来行云布雨,洗刷自己满身的污秽?可一直到天黑,又是满天星斗。眼看在洪武皇帝面前许下的期限已到,滴雨未降,张天师又累又乏,一时急火攻心,昏了过去。
这天夜里,凌晨时分,张天师乘着夜深人静,带着几个弟子,偷偷地从道观里出来,想悄悄地出城溜之大吉,可没想到在城门口,被守城的护军当场拿住,一下子押解到金銮大殿上。此时,正是早朝的时候,朱元璋一见,就笑哈哈地说:“张天师啊,张天师!你不是法力无边的天师吗?想逃!也得来一个水遁、土遁什么的,怎么往城门口闯?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吗?”说着说着,朱元璋豁然变色,怒喝道:“天乃至高无上,怎么可能还有老师,你妄称天师,不仅招摇撞pian*,还包藏祸心,你以为朕不知道,那镇江铁牛背上的八个大字,是你暗中指使信徒刻上去的吗?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张天师一听,他知道已经在劫难逃了,他索性硬着头皮,冷笑着回答说:“哈!哈!圣上既然说我这天师是假的,那么你自称天子,自诩真龙,天下百姓又怎知你这真龙天子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求得天降甘露,那么你就是真!我张天师自去封号,要sha要剐,绝无怨言!”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猛一拍座前的御案,大吼一声:“好!我从今天起就设坛祈雨,我倒要看一看,我到底是不是上应天命、下符百姓的真命天子!”
大臣们一听,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胡惟庸连忙走上前去,大声地劝说道:“圣上,万万不可!这行云布雨的事儿,天数难定,万一……”他言下之意,要是你也没求下雨来,那不就应证了民间的传言?
朱元璋不容置疑地打断他的话说:“朕意已决,勿须多言!”说着,他又看着朝堂之下跪着的张天师说:“我也与你来一个三日为限,如果我求下甘霖,我就罢你天师之位,sha了你以儆效尤!如果我没有祈下雨水,我也甘愿逊位让贤!”说完,他宣布退朝,回宫准备祈雨事宜。
这一天早朝过后,皇城的东门大开,一群麻衣草鞋的男女从宫门里鱼贯而出,打头的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只见他带着自己的四十多个嫔妃、二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公主一路沿着东大街,向十里之外的鸡鸣山上的山川坛步行而去,这是他们皇家祭祀天地神灵的地方。一到达山川坛,朱元璋就率先袒露上身,盘腿坐在青石板上,无遮无挡地暴晒在烈日之下。皇子们一见,也纷纷脱下上衣,陪侍在他的左右。女眷们也没闲着,她们纷纷自己动手,搭建灶台,捡柴烧饭。刚开始,久住皇宫大院的皇子们还觉得新奇好玩,可半天过后,一个个晒得头晕目眩,苦不堪言。可他们见自己的父皇依然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只好咬牙坚持。南京城里的老百姓听说皇帝在山川坛与张天师斗法祈雨,都跑过来看热闹,当他们看见朱元璋真的在烈日下静坐祈祷,一个个感动不已,也纷纷脱下衣服,一同祷告。
就这样,一连三天,朱元璋白天袒背暴晒,夜里原地和衣而躺。到了第三天傍晚的时候,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一场持续数月的大旱,顷刻之间就解除了,朱元璋像一尊天神一样,站在风雨中,当场下诏,大赦一批囚徒,减免天下百姓三年的赋税劳役。老百姓们听了,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就这样,不仅一场天灾消除了,而且一场动摇大明王朝根基的谣传也不攻自破,从此后,天下百姓无不归心。
朱元璋从山川坛一回到皇宫,就召集群臣,把张天师押上金銮大殿上。此时的张天师早就吓得面如死灰,自知死期不远。这时,他突然发现站在群臣之中的刘伯温,与宝座之上的朱元璋四目相对,会心一笑,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他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说:“圣上,贫道输得口服心服,实话跟你说了吧,贫道夜观天象,早就算准了这十天之内,必降大雨,那登台求雨,只不过是装神弄鬼的把戏!怪只怪我道行太浅,不及刘伯温刘大人,没有算准雨下在哪一天!”原来,这一曲求雨大戏都是刘伯温暗中导演的,近日来,他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日夜察看天象,只不过他推算得比张天师更准!
刘伯温一听,走上前来,正色地看着他说:“张天师此言差矣!你们正一道,自东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中炼成九转神丹,创立教派以来,一姓相嗣,承袭三十余代,素有‘北孔南张’之称,我的道行与你相比望尘莫及,你不是输在道行上,而是输在人心之上。于今,天下初定,百废俱兴,你却利用天灾,妖言惑众,挑起事端,难道你想让天下百姓重蹈覆辙,又蒙战乱不成?你没有算准哪一天下雨,是因为利欲蒙住了你的天目慧眼!”
张天师听了,羞愧低下了头。朱元璋一见,就接过话说:“刘大人说得不错!朕也不想让你们正一道传承千年的基业,毁在你我之手,你走吧!朕只希望你从此后能够感念苍生社稷,管好你的教众,好自为之!”说完,就默默地挥了挥手,让人将张天师带出大殿。
退朝后,太子朱标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禁不住好奇地问:“父皇!原来那天的大雨,刘大人早就算准了?”
朱元璋一听,回身虎着脸说:“连张天师都没算准,刘大人就能算准?记住,这是我们的诚心感动天地!只要我们真心为民,就会政通人和、风调雨顺,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
朱标又接着问:“父皇!这张天师这么坏,你怎么就这样放过了他?”
朱元璋又回过头说:“你可别小看了一个张天师,他的教徒遍及天下,sha了他一人,那我们就树敌千万。况且,就凭他一个老道,能有如此心计闹出轩然大波?他背后一定有人暗中指使,只要他不死,狐狸的尾巴终究会露出来的!”
果然,几年后,朱元璋突然发难,一举擒获以宰相胡惟庸为首的一帮谋朝篡位的“胡党”,大明江山才日渐稳固,开创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家国天下。
祈雨的睡前小故事:(5):
祈雨
洪武三年,自暮春开始,连续三个月,江淮大地,滴雨未降,天地一片焦赤。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一时间,天下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说洪武皇帝朱元璋不是上应天命,下符百姓的真命天子,这天之大旱,就是上天对他sha戮太多的惩罚。
刚刚建立大明政权不久的朱元璋,坐在南京城里的金銮大殿上,急得茶不思饭不想,一筹莫展。这一天,他正与群臣在一起商讨赈灾对策,突然,一个黄门急急忙忙地来报,说南京城下的万里大江水位急降,江底露出了一头镇江铁牛,牛背上赫然出现日月隐耀,天一生水八个大字,老百姓层层围观,议论纷纷,不知是何征兆?
朱元璋本是一个放牛娃出身,胸中没有多少文墨,他一听,疑惑不解地看着群臣问:你们说说,这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上天的什么旨意?大臣们听了,一个个大惊失色,纷纷跪倒在地上,颔首低眉,不敢作答,他们心里想,日、月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个明字,这日月隐耀不就是影射大明江山前景暗淡、岌岌可危吗?谁要是说出来,那可是sha头的死罪!
朱元璋见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就虎着一张黑脸,看着位列群臣之首的宰相胡惟庸说:你是首辅大臣,平时见解最多,你就给朕说说,这牛背上的八个大字到底是啥意思?
胡惟庸一听,赶紧匍伏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才颤颤巍巍地说:这乃是妖言惑众,圣上不必信!
这时,刘伯温闪身而出,急忙说:圣上,这铁牛,是上古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江神物,这八个大字一定是上天的神谕。微臣已勘破天机,这是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如果不及早赈治,天下就会大乱,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在江西龙虎山,有一位得道的高人,人称张天师,从者如云,教徒甚广,他麾下的教派名字就叫正一道,又叫天一道,这天一二字,正好应证在他的身上,于今,我们只好顺乎天意,请这位法力无边的活神仙出山,让他施法祈雨,以救天下黎民百姓。
朱元璋一听,当场就命令自己的儿子太子朱标带着圣旨,即刻动身启程,请张天师出山。朱标得令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不到三日,就赶到了龙虎山下的天师府。没想到在大旱之年,方圆八百里的龙虎山依然是满山苍翠,泉水丁冬,一座气势恢宏的天师府,古柏森森,华宇连天,门首上挂着一副麒麟殿上方外客,龙虎山中神仙家的对联,真算得上好一座洞天福地!
可事不凑巧,朱标走进天师府,说明来意,张天师座下的道童却说,师傅几日前就上山闭关修炼去了,山上云深雾大,不知师傅仙踪何处?也不知师傅什么时候回来?朱标没有办法,只好候在天师府里苦等天师回来,可一连等了三日,还不见他回来。正当朱标急得六神无主,正准备回朝复命时,却突然听到天师府外,一阵佩铃作响,只见一位手持云帚,骑着一匹吊睛白额大虎的老道跨进门来。朱标一看,喜出望外,原来是天师回府了。
张天师从虎背上翻身跃下,也不行礼,只是对着太子朱标拱拱手说:贫道早就得到天庭的法旨,这几日已在山中炼得桃木仙剑一把,求雨灵符三张,皇子现在就可以下山,回到南京后,三日之内,在皇城正门前,搭起十丈高台,三日之后的午时三刻,贫道自然会来登台祈雨!说完,就傲倨地倒背着双手走进后庭,命道童端茶送客。
朱标听了,只好先行赶回南京,火速在皇城根前架起了一座四四方方的高台,等候天师的大驾光临。这一天,不仅南京城里的百姓倾家荡巢而出,万人空巷,就连洪武皇帝朱元璋也带着王子王孙、满朝文武,早早地候在那里,将皇城外面四通八达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午时三刻一到,张天师果然来了,只见他身穿一件七星鹤氅,头戴一顶紫金冠,怀中抱着一柄桃木宝剑,高高地坐在一架八抬敞轿上,后面跟着几百名年轻的弟子,穿着一色儿道袍,手持旌旗仪仗,那威风真的不亚于天子出巡。
朱元璋看见道路两旁的儿女百姓,一个个箪食壶浆,头顶香炉,黑压压地跪倒一大片。他心里大吃一惊,没想到这个张天师,在南京城内还有这么多的信徒。
张天师一来,并没有上前面君,而是直奔高台,只见他踏着罡步,带着四名道童,抬着牛羊三牲、香案法器,拾级而上。一登上高台,道童侍立两边,张天师手持桃木剑,一边指手画脚,一边念念有词,不时口里吐出冲天大火,台下的百姓连声叫好,颂声雷动。不一会儿,张天师从怀中请出一道灵符,一手用桃木剑挑着,对天燃起,一手从香案上拿起一块令牌,抛到台下,大吼一声:风起!
说来也奇,张天师的话音刚落,台下四周顿时尘土飞扬,台下百姓顿觉凉风四起,数月的酷暑刹时顿收。正当朱元璋暗暗称奇时,张天师又燃起了一道灵符,又抛下一块令牌,大叫一声:云起!
真是神了,只见天边陡起一团乌云,刹时间就乌云遮日,彤云布天。台下的老百姓见了,一个个欣喜若狂,禁不住齐声山呼万岁!
这一下,台上的张天师更来劲了,他手中的桃木剑越舞越快,七星步踏得人踪全无,只见他突然停身却步,又挑起一道灵符,抛下一道令牌,石破天惊地喊了一句:雨起!
这一次可就怪了,不仅雨没有下来,而且打南边吹来一阵热风,天上的乌云顿时散得一干二净,天空上一下子又变得晴空万里,烈焰当头。接下来,不管张天师在台上如何折腾,就是不见云生雨来。
张天师狼狈不堪,连忙从高台上连滚带爬地走下来,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满面羞愧地解释说:圣上恕罪,这南京城中怨气太重,血光冲天,是一些冤魂野鬼惊扰了神灵,请圣上再给贫道三天的时间,贫道一定能请来行云布雨的神仙!
朱元璋一听,脸就沉了下来,他心里想:这老道太可恶!自己没本事,还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想到这里,他冷冷地看着他半天没有说话,张天师一见,吓得双腿禁不住直打哆嗦。朱元璋见了,马上转怒为笑,说:天师不要太过自责,日月不明,天一生水这可是上天的旨意,我相信天师法力,三天就三天,三天之后,你求得雨来,你就上殿面君,朕就授你护国大法师,如若不然说到这里,朱元璋冷笑三声,转身拂袖而去,摆驾回宫。
这一下,可就苦了张天师,夜里,他在借住的道观里,彻夜未眠,通宵观察天像。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领数百弟子穿起葛衣,戴着柳条帽,将南京城中所有龙王庙中的龙王神像全部请了出来,从早到晚,抬着满街游走,在烈日下暴晒,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天皇皇,地皇皇,海里有个海龙王,广钦顺闰多厉害,旱涝丰欠由他掌,当!当!当!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