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毕业的经济学--BO士穆来纳森经常抱怨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太少,堆积如山的事务令他难以招架。尽管这是一个众人常犯的毛病,他还是认为自己必须找到答案。而后,他和一位心理学教授合作出版了《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
这本书研究穷、忙,并非从制度和文化的角度出发,而是着重研究稀缺状态对于大脑和行为的影响。穆来纳森眼中的稀缺,并非经济学定义中所指的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感觉手头拥有的少于需要的。比如觉得时间太少了,任务太多了;觉得手头的钱太少了,不够应付一家老小的支出。
人一旦有了稀缺这种感觉,形势就变得紧张了。你的大脑开始高速地运转,集中精力要赶在截止日期之前把任务完成。这样做当然是有点好处的。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这是专注红利,可以帮助你最终完成任务。
问题在于,稀缺引发的专注容易让人形成管窥之见:只能通过管子看到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子外的一切;只会一门心思去完成手头的工作,别的重要之事都会搁在一旁。管窥之见坏处不少,它会让我们的目光变得短浅。当我们匆忙赶工的时候会忽略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理财、体检等重要的事情也会被遗忘。
有些时候,管窥之见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2005年,美--国一位消防员死在了前往救援现场的路上,原因竟然是忘了系安全带,在车辆拐弯时被甩出了车外。随手系上安全带,这是常识。可是接到火警消息的消防员们面临时间稀缺的问题:他们必须迅速跳上消防车赶赴现场,还要做诸多准备工作研究起火建筑的布局结构,确定出入现场的路线、消防策略,计算所需水龙头数量?
消防员们能在几分钟内赶到火灾现场,收获巨大的专注红利。但想获得这种红利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忘了系上安全带,最终引发悲剧。
在稀缺的各种形式中,财富的稀缺(贫穷)是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形式。为了调查稀缺的内在逻辑,作者曾跑到印度的农村做了许多科学调查。一项智力测验显示,同一位农民在收获期(富有)比收获前(贫穷)能够多答对25%的问题。
更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稀缺会俘获注意力,让人的思维围绕稀缺打转,但它也让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下降,让思维缺乏洞察力,甚至让人变得愚蠢。你会无力去规划未来,无力去分配资源。在稀缺状态下,疲于应对当下的穷人们往往会做出借高利贷、不存款、不给庄稼地锄草等短视行为。最终稀缺会进一步加剧。
穷人出身的穆来纳森花费了不少笔墨扭转大众对穷人的偏见:他们之所以贫穷,并不是因为消极怠工,很有可能是稀缺心态造成了短视。作者认为,现有的扶贫项目并不科学。例如那些针对穷人的教育培训项目,需要他们专心致志地学习,但穷人很可能忙于应对房租、账单,根本没有心思上课。所以他们建议说,扶贫项目应该更多地将稀缺心理中的专注力和心智的负担囊括进来,简化学习流程。
公司和组织也会受到稀缺的影响。微软公司在发布Windows-2000时,系统漏洞已经有28000个。项目团队知道产品存在问题,但是发布的最后期限已经到了。结果,当他们展开救火行动,修补已知漏洞时,新的漏洞报告源源不断地出现。救火行动就是忙着去扑救最紧急的问题,其他问题,无论重要性有多高,都会被最紧急的事务掩盖。
作者的研究给企业管理者提了一个醒:让员工加班加点的工作方式,很有可能会造成管窥效应,并且因此遭遇更大的危机。实际上早就有企业的管理者关注到了管窥效应带来的短视问题。一个世纪之前,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就开始缩短工人们的上班时间。经过长达12年的试验,企业产出增加而成本减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银行开始引入首席风险官。跟那些只盯着财务红线的经理不同,这些人都着眼于未来,并带着风险评估的眼光去看待整个金融产品。
可见,就组织和个人来说,摆脱稀缺心态,尽量未雨绸缪,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极为重要。因为想要处理完眼前的事务之后再去做明智的决策,很有可能会被别的事情耽搁。身处遍布稀缺陷阱的时代,千万要对拖延之心保持警惕。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穆来纳森曾为部分穷人解决了债务,最后他们还是陷入了稀缺状态。更有意思的是,作者本人在写作这本书时竟然也没能按时完成。不过这倒验证了书中一个论断: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在资源最充裕的阶段,我们尤其容易犯拖延症的毛病。手握余钱的情况下,我们总是不知道要去存钱和买保险;距离任务截止日期还远时,我们总会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