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父亲节,网上在评选出名的好父亲。不知杜甫有没有被提名,我愿意为他投一票。
他的儿女情长,似乎与他的艰难苦恨一样出名。老妻和稚子常常入诗,闲适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老病时,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久别回家时,是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到别人家做客,他的眼睛也看着孩子,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也许,望着卫八处士的孩子,杜甫想到的是自家的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中惦记吾幼,触目所及的每个儿童都亲切可人。
杜甫曾说自己所愧为人父,那年他从长安赴奉先探亲,一进门就得知最小的孩子饿死了。那个年代,被饿死的孩子也许不少,但身为父亲,是永远无法消弭的愧痛。与杜甫相隔千年,世界的另一头,有一位同样悲伤的父亲,是英国摇滚巨星克莱普顿,他的孩子意外死亡后,他唱我必须学会坚强,勇敢支持下去,因为我知道我还不属于天堂。是恨不能代之死,只能苟活。
贫穷和饥饿,使杜甫面对孩子时,总带着愧疚:恒饥稚子色凄凉。愧疚又令他格外慈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他还写,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〇褐。
那是风尘仆仆的杜甫,从凤翔到〇州探亲,一路疮痍自不多说;踏入家门,儿子没有鞋袜穿,光着的脚垢腻不堪;女儿衣服累累补丁,补丁图案还颠三倒四。杜甫不写他的心痛,只细细描摹这件旧绣移曲折的衣服,从此,它成为文学史上一件出名的童装。
据说老杜偏爱次子宗武,根据便是他给宗武写的诗歌。沦落长安的他在莺飞草长时想念宗武,莺啼声令他联想到孩子的嗓音: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宗武的聪慧多次被杜甫提及。在《宗武生日》诗里,杜甫更是表达了他对宗武的愿望: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儿子,我希望你熟读《文选》,进阶仕途,别像老莱子那样身穿彩衣来愉悦双亲。
老莱子,古代一个出名的老孝子,为了让父母高兴,七十几岁的他还穿着五彩衣,模拟婴儿举止,装疯卖傻,逗父母开心。这种娱乐为老杜不屑,他所要的是,把他们杜家的诗书传统发扬下去,仕途坦荡。
这是一个中国式父亲的最主流的心愿:那是一条康庄大道,熙熙攘攘挤满了努力的两代人。苏东坡曾写下看似非主流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虽然淡泊而豁达地表示,希望孩子愚且鲁,平安就够了。但是,最后的心愿,还是无灾无难就到公卿他怎么就不去希望孩子无灾无难地终老布衣呢?不管是不是反讽,公卿在苏大人心里,还是有分量的、值得看重的。
不过,现如今像老杜这么传统的中国式好父亲越来越少,非主流的好父亲越来越多。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希望他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他说100分将童年变成100岁,说大学往往是给没本事又想比别人活得好的人准备的。广州名编何树青给他儿子写了一则城市指南,开篇直接说你的父母为你带来家庭出身和城市出身,职业出身和教育出身则是你自己的事。并告诉儿子18岁之前不需要考前三名这些人简直是跟老杜对着干。
我们对这个终生失意的父亲老杜,能说些什么呢?他希望孩子混得比自己好,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但他又不能替他们铺平道路,好日子遥遥无期。他对孩子满腔热望,但又满腔愧疚。他也许觉得自己不是好父亲,但那一句句提及孩子的诗,又是一层层可触可感的温热。如果我遇到了他,大概也只能枯坐无语,最多只是重重地,握一下他的手,表示:老杜,我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