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是极爱北京的。
因为外婆爱听戏,加上中学时代看了《霸王别姬》和李碧华的其他作品,北京成为我一个遥远却并不陌生的向往。高考填志愿,从一到三,我全填了北京的学校。然后,我来了,学习、工作、生根,一住就是十多年。
我喜欢北京,因为它够大气。任是三教九流、天南海北,什么样的人在北京,都能讨到舒服的生活。月薪两千的和年收入两百万的,经常坐在同一个路边摊撸串儿;一平方米三万元的预算买房、选择,可以从三环内一直买到六环外。老北京人常说惜福、知足,锦衣玉食自然可以风风光光,而寡淡清贫照样也是堂堂正正。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只要不失廉耻与体面这正是老北京精神。
我在北京前后搬过四次家,有一阵儿住在一个独门独院的老式小区,一栋楼全是以前住在皇城根儿下、拆迁后全部搬来这栋楼的老北京街坊。大家都是普通人,邻里关系极为和谐,我是唯一的外地人,住了没半年,楼里上上下下的阿姨大伯就全认识了。每到夏天的晚上,邻居们会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用自己买来的羊肉做烤串儿,大老爷们儿喝啤酒,老姐们儿烤肉、唠嗑,我夜里下班回家,一进院子,他们隔老远就会招呼我:小王,刚下班啊?快来吃几串儿!即使现在已经搬走好几年了,每每路过那小区,我还会进去看看,在那熟悉的葡萄架下,依然有几个热情敦厚的老邻居,从未忘却这旧日情分。
我曾从这些可爱的人身上,看到了北京的大气、包容。只是现在,北京却渐渐只剩下了大。
城市越建越大,这不算什么,但似乎为了传承帝都的传统,什么都是大而集中商业区是商业区、景区是景区、居住区是居住区,就连酒吧、咖啡馆都要集中在一个酒吧区。城市变得泾渭分明:想喝酒、见朋友,永远只能往三里屯去;南锣鼓巷、杨梅竹斜街等,这些最代表本城风貌的街道,只好彻底让给游客;上班时,全城人呼啦啦地往国贸和海淀这两个地方猛扎;下班时,全城人又呼啦啦地各回各的天通苑、通州。
城市太大,格局却越来越条条框框:酒吧开到了居住区就没生意,精致的小饭馆因为付不起商业地产租金而被赶尽sha绝,满眼都是高楼大厦,唯一能征服这城市每个角落的似乎只有川菜和火锅。
是的,这里是大北京:休闲请往三里屯、购物请往CBD、吃东西请往北新桥、找工作你得去上地产业区。
你想过精致的小日子,你只能把门关起来过,买酒、叫外卖,在家里吃。想去个什么地儿、吃点儿什么,除了忍受堵车,你还得招呼几个朋友一起去,因为在北京能活下来的都是大餐厅、大连锁、大酒场,一个人去,真的挺没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