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命运有剧本,我想要自己执笔;不是一定要走向婚姻,爱情才算成功,每一段爱情,都有它来的原因。 —— 燕公子
前天晚上,有个二十四岁的妹子跟我谈到自己的现状。她曾非常爱自己的男友,一直把他宠到认为她为自己做任何事都理所应当:他考试前所有的重点都是她画,甚至连小抄都是她给做好;住在海淀区的他家要叫快递,他妈妈居然找住朝阳区的她来帮忙……姑娘从一开始为他做事觉得是巨大幸福到渐渐疲惫,渐渐觉得他成为自己的负担。尤其是“跟部门出去旅游,随便一个男同事正常的照顾,都让自己觉得比男友更加体贴”,结果,“现在我已经不爱他了,却又不敢随便分手,因为担心也许分手后,就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换到五年前,我会详细听姑娘讲述跟这男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跟她一起分析他的心态,找寻下这份感情的问题所在。而现在,我只是建议她:“爱情和生活一样,需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给自己多留一点余地,不要总讨好对方。”
其实,正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付出型的人,才切肤地感受到这种人的症结所在:不论是对恋人还是对其他亲密关系,我们习惯主动给予,习惯在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得到“被需要感”,再从这种“被需要感”中确认自我的存在,确认自己对他人的意义。而因为这种付出太过自然,渐渐便被接受者忽略,甚至连感谢的话都不再有。但人岂能只付出而不被滋养?心里的爱一点点干涸,于是结束这段已经空虚的关系,开始沉寂疗伤,等伤口痊愈,再开始下一个轮回。
是被际遇狠狠地惩罚了以后,我才相信,爱情原本该是一场四手联弹的钢琴表演。两个人都有必须负责完成的部分。不要替代对方去生活,不要免去他本该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首先专注于把自己的部分弹好,你的精彩,不能保证这段曲子没有瑕疵,却能让大家都享受那些华彩的片段。迎接爱情的你,同样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先为自己的爱的能力充满值,才能在爱情中尽情舞蹈。
每个人的生命原本就是流动的,独立的。你不是走进他的生命中,因为他不是一个口袋,不能将你封存;他也不能走进你的生命,因为你不是一条河流,不能把它吞没。你们各自是一段旋律,能够和谐地互相缠绕共舞,却也各有各的独立灵魂。
昨晚读张德芬的新书,她说到一个朋友困扰于丈夫已经一个多月不与自己做爱,她乞求、诱惑、愤怒,都没有用,直到有一天,她感觉累了,没有化妆,一整天都跟自己待在一起,读书,听音乐,抱着绒毛小熊起舞。丈夫晚上回来后,凝视了她一会儿,便将她拉进了卧室……
你看,你爱自己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爱你。
至于那种“以后再也找不到合适伴侣”的担忧,姑娘啊,你想想刚刚跟谢霆锋复合的王菲,想想60多岁找了20多岁男友的婚纱设计师Vera Wang,想想60多岁跟20多岁的扬?安德烈在一起的杜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