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相守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相守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相守的儿童睡前故事:(1):
一生相守
从前有个穷汉叫武斌,三十多了还说不上媳妇。媒婆只要向女方家一提,他家只有几亩薄地,还有年迈的爹娘,对方肯定摇头拒绝。爹娘为此自怨自艾,恨不能早早死掉好给儿子减负,但武斌是个孝子,他总是安慰老人说,宁肯打一辈子光棍,也要好好奉养双亲。
这天早晨,武斌照例做好了早饭,去叫爹娘起床。可走进爹娘的卧房,他顿时吓了一跳:二老不见了,卧房空地上,挤着一公一母两头老水牛。两头水牛一见武斌,立马哞哞叫唤起来,无限疼爱地在他脸上、手上舔舐着。武斌仓皇失措,一边叫唤,一边里里外外寻了个遍,爹娘的确不在了,只有这凭空多出来的两头水牛,难道
武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难以置信地问两头水牛:你们是我爹娘变的吗?如果是,你们就各自点三下头。两条水牛仿佛听得懂他的话,它们一起点了三次头。
武斌吓傻了,抱住两头老水牛大哭起来,埋怨他们为何这样做。
不管怎样,日子还得过。靠两头老水牛帮助,武斌开荒种地,家境渐渐殷实起来。这两头牛根本用不着他驱使,总是拼了命地干活,每天都一直干到累瘫了才罢休。武斌对它们当然更是精心照料,无人时都以爹娘称呼它们,下田回来再累也要先伺候好它们,自己才肯休息。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随着家境的改变,媒婆开始主动登门为他介绍媳妇。不久,武斌与一个名叫莲儿的姑娘结为了夫妻。
这时的武斌家里,已经另买了大牲口,那两头爹娘变成的老水牛,因为耗尽了气力,实在干不动了,便被放养在后院里养老。莲儿觉得奇怪,问丈夫为什么要白白养着它们,不把它们卖掉?
自从爹娘变成老水牛后,别人问起他们哪儿去了,武斌总是谎称他们走失了,不敢讲真话。所以,武斌pian*老婆说,这两头水牛对他发家致富有大恩大德,一定要为它们养老送终。
这天,一个在镇上开绸缎庄的朋友要去南方上货,邀武斌同往,一起去开开眼界。武斌早有弃农经商的念头,便趁此机会跟了去。结果,他前脚走,莲儿后脚就把村里的屠夫叫了来,把那两头老水牛卖了。一个月后武斌回来,头一件事就是去后院探望,一瞧两头老水牛不见了,他像疯了一样,一把拎起老婆来,厉声质问水牛哪去了。当他得知爹娘的去处后,伤心欲绝。
武斌追到屠户家,两条牛的肉早卖光了,牛皮也卖给了邻村一个皮匠。武斌又马不停蹄地追到皮匠家,那两张牛皮制作的物件,只剩下了一双皮靴和一条腰带。武斌捧起皮靴和腰带,哭得死去活来。皮匠吓坏了,哆嗦着说:武斌啊,你别哭了,这皮靴和腰带,我白送你了。
一晃又几年,皮靴和腰带一直被武斌珍藏着,从不舍得穿戴。
因为武斌家境富裕,一天深夜,一伙土匪闯进了他家,要绑他的票。武斌听得声响,赶紧手忙脚乱地穿上了那双珍藏的皮靴,刚要系上那条牛皮腰带,土匪已冲了过来,抢过腰带,就用这条腰带把他两手反绑起来,带走了。
也不知走了几天,这天半夜,武斌被关在一个山洞里,他听见两个看守在交谈,说是他家的赎金一直没有送来,土匪头火了,说明天一早要撕他的票。武斌听了,心慌了,可手被牛皮腰带反绑着,无计可施,只有暗自垂泪。
忽然,武斌觉得被绑的双手一下子自由了,他活动着酸痛的肩膀,回身借着洞壁上的火把一瞧,那条腰带已经断了,断成了一节一节的。他抑制着激动,把腰带断片收拢起来,揣进怀中,然后小心翼翼地向洞口摸去。
老天爷帮忙,那两个看守一左一右倚在洞口睡着了。武斌出了洞,刚走出没几步,踩响了一堆枯叶,看守猛然惊醒,拿刀提弓,吆喝着追了过来。
武斌不管不顾,顺着崎岖的羊肠小径朝山下狂奔,但他被绑数日,吃不上喝不上,哪还跑得动?眼瞅着后面的人要追上了,就在这时,又一个奇迹发生了他脚上那双皮靴,突然自己开始发力,他就像踏在两只气垫船上,不用自己使劲,就腾云驾雾般飞奔起来,很快便将追兵甩得无影无踪。
直到天光放亮,那双皮靴才停了下来,这时,武斌再打量脚上这双靴子,它们已经底掉帮裂,开嘴绽线,成了一双扔在街上都没人要的破鞋。武斌知道,这是爹娘在显灵,在救他呀!他找了根荆条子,绑好皮靴,搭在肩膀上,光着脚丫继续赶路。十多天后,他靠着沿路乞讨,终于平安返回了家中。
武斌找人打了个檀香木盒,把救命的皮靴和腰带断片放进去,把木盒深深地埋在院内空地里。不管怎么样,爹娘的血肉之躯,只剩下这些了,还是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但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不久,掩埋木盒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树苗。谁也不认识这棵小树苗是什么品种,应该怎么命名,而且更意外的是,它的树干上长出了一个形状奇怪的树洞。
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纷纷劝武斌,快把这棵怪树挖出来扔了吧。武斌则非常坚决,说什么也不肯。三年后,这棵怪树已有房檐高,那个树洞也越变越大,足以窝进一个人了。也就在这时,武斌身体突然垮了,经老郎中诊断是长了一个瘤子,没出仨月,他便气绝身亡。临终前,武斌立下了遗嘱:把这棵怪树砍倒,他要躺在那个树洞里落葬。
下葬那天,武斌躺在怪树的树洞里,被埋进了墓穴。当吊丧的人们离去后,黑暗的地下,墓中有武斌爹娘的声音在轻轻回荡:宝贝儿子,知道你只剩三年阳寿了,我和你娘就长成了这个树洞。儿啊,在爹娘的怀抱里好好睡吧!武斌听着,嘴角微笑着咧了咧,安逸地出了一口长气
相守的儿童睡前故事:(2):
大唐公主:愿得一人心,从此长相守
和往年的四月一样,通往澧州(今属湖南常德)的大道旁,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大唐公主岐阳在驴队的护送下缓缓行走着,此时的她要去和夫君、澧州刺史杜惊(cong)团聚。四月的阳光如瀑布倾泻下来,岐阳仰起脸,享受著无边的春光。
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嘶。一队骑马迎亲的队伍迎面而来,由于此处路窄,容不下两路人马相向而行,岐阳的随从便拍驴过去,与迎亲者僵持起来。片刻后,岐阳和一位侍女耳语,让其喊回了随从。驴队侧立一旁,马队招摇而过。当新娘的轿子一闪而过,岐阳看到了新娘感激的一瞥。岐阳无声地笑了,这个青涩的新娘多像当年的自己啊……
多年前,父皇唐宪宗为岐阳选驸马,不选贵戚勋爵,只选士族文士。因为其时的驸马们很威风,多出身贵戚、勋爵等豪族,更哪堪联姻皇族,整日里不是斗狗走马、千金买醉,就是牵黄擎苍、呼啸山林,搞得百姓侧目、官府闭目。这情形唐宪宗当然也知道,但积习难改,只能徒唤奈何。唐宪宗不想让岐阳嫁给这样的人。
某日,出身仕宦之家的权德舆拜相,其婿翰林学士独孤郁为避嫌请求辞职。唐宪宗见独孤郁文雅知礼,很是欣赏,心念一动,想起了岐阳,决定为岐阳择一个独孤郁一样的驸马。
岐阳是唐宪宗和懿安皇后郭氏的嫡长女,唐宪宗当然疼她。令岐阳吃惊的是,那些所谓的文雅之士很矜持,不是装糊涂,就是装病,岐阳很受伤,却也很无奈。因为她知道,这矜持的背后或者是恐惧:一者怕被公主欺压,二者若公主不幸早死,按例驸马要为其服丧三年。难堪的静默中,出身名门望族的杜惊站了出来,当唐宪宗对玉树临风、对答如流的杜惊频频颔首时,躲在屏风后的岐阳含羞笑了。
岐阳的婚礼空前绝后:唐宪宗升正殿送嫁,由西朝堂出,又在延喜门挽留,赐钱赐物,还派300名神策兵为其清道,如此恩宠,实为罕见。岐阳知道,父皇是舍不得她。岐阳三回首,泪光莹然中,她心里对父皇也对自己说:“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杜家起初也担心岐阳骄横,但岐阳很快以行动打消了杜家的疑虑:退还父皇所赐的皇家奴婢,挑选出身贫寒能共患难的;和大家族住一起,不另住父皇所赐的府邸;不以公主自居,而以礼侍奉公婆。杜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岐阳也松了一口气。
君臣、夫妻、婆媳,这伦理关系如走马灯,转换得太快,她必须尽快适应:她是帝女,要为父皇争光;是士妻,要为夫君长脸。她以公主之尊在杜家当然受尊崇,但她知道,那只是威权而非发自内心的尊重,要想在这个家真正站住脚,必须放下公主的身段真正融进去。
岐阳做到了。她悉心侍奉公婆,礼遇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她对杜惊更是用心,驸马治外,她治内;驸马读书,她做女红……她甘愿做驸马背后的女人,让驸马心中有爱,脸上有光。看着岐阳温婉的背影,杜惊幸福地笑了。唐宪宗也欣慰地笑了。
杜惊奉召赴澧州时,岐阳本可以和夫君一同前行,但还是留下来了:杜惊初去赴任,要做的事很多,一个人更能心无旁骛。半年后,岐阳才动身赴澧州。
岐阳一行终于到了澧州境内。
某日,澧州所属某县驿站。知县等人肃立路旁,准备迎接刺史夫人、岐阳公主。膳食早已安排妥帖,山珍海味足飨数百人,街道整洁、房间干净。中午时分,20多头驴缓缓而过。
一名官员忽然惊叫一声,然后对着驴队跪拜下去。紧接着,一大片官员赶快拜了下去。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堂堂公主竟然没有宝马香车、前呼后拥,只带了20名随从,几名婢女,骑驴而行,像一个平常人家的妇人。更想不到的是,岐阳一行只吃素食,随从们自己动手把饭食抬进屋,在一片静默里用餐。低调内敛不扰民,这是歧阳的原则。不久,岐阳的澧州之行远播天下,到处都是关于岐阳美德懿行的传说。
岐阳在澧州署衙住了3年,这期间从未公开露面,一直宅在署衙里。她也喜欢阳光、雨露,但她是公主,必须谨言慎行,以免惊扰百姓。夫君处理政务的地方近在咫尺,她也从未去过,她是刺史夫人,不能干涉政事,给夫君添乱。
妻子如此这般体贴,杜惊自然幸福感爆棚,尤其是同僚夸他家有贤妻时,更加得意非凡。偶尔,这得意就变成了随意。一次,杜惊设宴待客,家庭教师李宣古作陪,李宣古平时口无遮拦,酒后更是信口拿杜惊开涮,杜惊大怒,罚其在地上“驴打滚”。岐阳拦住了杜惊,道出缘由:李宣古虽失礼在先,但如此惩罚不妥,家庭教师驴打滚,将置孩子于何地,而且传出去有失刺史威仪,不如罚李先生作首诗吧?公主求情,杜惊自然答应。躺到地上的李宣古一骨碌爬起来,随口吟诗认罚,诗作得好,罚认得好,杜惊哈哈大笑,李宣古讪讪而笑,岐阳点头微笑。至此,无趣的争端变成了诗意的名人轶事。
游走在岐阳的有为无为之间,杜惊治理澧州成绩卓著,朝廷考察时,其政绩和品行均为第一。之后,杜惊升为忠武军节度使,治理许州(今河南许昌)。之前许州多寇,朝廷多用武臣治之,无奈当地政务混乱,法纪松弛,朝廷也没办法,调侃时还将其称为“边地”。署衙也年久失修,连正房都没有,岐阳住在阴暗潮湿的东厢房里,一待就是6年。
6年间,歧阳相夫教子,继续无为而治。
春天,署衙的后花园里花儿朵朵,岐阳赏花,看的却是泥土里经年的落叶:花叶一体,叶腐为肥,只为花开烂漫。岐阳若有所思,一抬头是杜惊海一样深远的目光,无边的春色如一叶扁舟荡漾起来。6年间,杜惊夙兴夜寐,理政事,化生民,兴教育,忙碌并快乐着,一时,许州大治,朝廷称善,百姓更是为其建立生祠以示纪念。
初冬,杜惊奉调入京时,岐阳身体已是不适——许州的风雨在她身体里酿成太多的风暴,但她还是想强撑着回京——长安的亲人已太久不见,她要去晋见母后,晋见此时的皇帝侄子。
从生祠路过,隔着车帘,岐阳看到了杜惊的塑像:英俊、伟岸、坚毅、沉着……一路走来,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她目睹了他的成长,分享了他的悲喜,见证了他的荣光,如果可以,她多想与他一直相依相拥,只可惜……起风了,岐阳看到最后一片落叶如一声叹息飘零在地。
开成二年(857年)十一月,38岁的岐阳病逝于赴京路上。
杜惊木然地揽住熟睡的岐阳,按例,他要陪她3年,重度两个人的幸福时光。只是,唐文宗打断了杜惊的呓语:为安抚驸马姑父,他废除了驸马为公主服丧3年的规定。听到消息的那一刻,隐忍已久的杜惊痛哭失声,慈悲的岐阳竟不忍他为她做一点儿事。
没有岐阳的日子,杜惊强忍悲痛,过得安好,仕途步步高升,直至出将入相。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望着星空,他总会想起岐阳,他一切荣耀都来自他贤良的妻子、大唐公主、他的导师——尊贵而睿智的岐阳。她藏在他的背影里,却如启明星,早早为他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