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故事大全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6个关于民间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民间的故事大全(1):
发人深省的十则民间
很多民间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那么你又是否读过这些民间故事呢?其实都有很好的寓意哦!下面亲亲宝贝小编为你总结了十则发人深省的民间故事!
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
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即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12345678910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民间的故事大全(2):
关于过年的民间传说
中国新年是中国历法中年头岁尾的节日,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如织。元宵节过后,中国新年才算真正结束。
中国新年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新旧年交接时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年兽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
一年的除夕,一个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乡亲们有的忙着收拾行装,有的忙着牵牛赶羊,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没有人有心关照注意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好心的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认为老人在说笑话,就继续劝说老人上山,老人摇头不走。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自己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進村。它发现在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霹雳啪拉爆炸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近凑了。
原来,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院内站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年吓的转身狼狈逃走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感到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到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爆竹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庆贺吉祥平安的度过了这一天。这样,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平安过这一天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思考怎样把节令定准。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中间,坐在树阴下休息的时候,看到树影的移动,受到启发,设计出了一个靠测日影来计天时的晷仪。可是这种靠日影来定时的晷仪,在阴雨雾天时,就不好用了。后来,他又从山崖上的滴泉生出灵感,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后来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
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万年将历法刻在了天坛边的石壁上: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祖乙一天亲自登上日月阁去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
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历法。当他把历法呈奉给继
任的国君时,已是满头银须。
国君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这个历法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这个节日就称为中国新年了。
民间的故事大全(3):
五个经典传颂的民间故事
小姑娘选夫
从前,有一对夫妻,养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儿,名叫巧莲。巧莲十八岁的时候,老爷瞒着姑娘
和太太将巧莲许给了村东的秀才,赴过秀才的酒宴,收了秀才的钱财。太太瞒着巧莲和老爷将姑娘许给了村西的道士,吃过道士的鱼肉,收了道士的礼物。巧莲姑娘呢,也瞒着父母同村北的庄稼汉李二订下了终身,并私择了良辰吉日。不料,这一天,三家轿子一齐抬到巧莲家里娶亲,一家人被搞得晕头转向。老爷怪太太作事不仁,太太怪老爷办事不商量。小*姐面色苍白,心中只恨爹妈做事不应该。但事情已经这样,急也没得用,小*姐只得亲自出面,答复三个迎亲人:既然三位一齐来到,无奈我只一个。巧莲只能嫁一人,谁个有才我选谁。先请诸位各自将自己的条件概括成四句顺口溜摆出来,顺口溜的末尾要有带爱来三个字,也好各显才能待我挑选。小*姐话刚说完,秀才便抢先说道:笔墨纸砚我随身带,写起诗文人人爱,去年学钱没用了,今年学钱余起来。道士接着说道:锣鼓斋书我随身带,念起经文人人爱,去年的经钱没用了,今年的经钱余起来。说完之后,大家一齐将目光投向庄稼汉李二,心地善良的李二不慌不忙地说道:犁耙锄锹我随身带,种起田来人人爱,前年的粮食吃不完,今年的粮食存起来。最后,巧莲理了理油光可鉴的黑头发,动了动红得可爱的薄嘴唇,慢腾腾地说道:梳子镜子我随身带,打扮起来惹人爱。二位先生请莫怪,种田的轿子打扰来。就这样,巧莲嫁给了村北的庄稼汉李二。
民间的故事大全(4):
民间传说:绝密核桃
这一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不料,在行进途中,御前侍卫竟然把慈禧太后的梳妆台弄翻了,把里面的两个绝密核桃给弄丢了!这事非同小可,追究起来是要sha头的。
说起来,这慈禧太后的梳妆台必定价值连城,一路上,用黄油布罩着,由十几名侍卫兵丁轮换着抬。兵丁们个个小心翼翼,倍加呵护,生怕磕着碰着。
这一日,队伍走到一条小河旁。河面上有一座简易木桥,能过马也能过车,如果有序通行,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次所谓打猎西狩,是说得好听,说得不好听,叫溃逃。就在前几天,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城,如果追上来,自己才是人家的猎物呢!所以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以及大臣们过桥以后,后面就乱了秩序,拥着挤着,那桥不堪重负,突然塌了。
抬梳妆台的兵丁气得跺脚骂娘,如果不是害怕挤坏了这东西,自己不也早过去了?管理这些兵丁的贝子爷,三十来岁,名叫萨勃哈,是个六品侍卫。这萨勃哈忠于皇室,遇事果敢,对兵丁们吼道:看什么看,没有桥也要赶路,快下水!
那是八月的天气,水不算凉,河不宽,也不深。兵丁们正打算脱鞋下水,萨勃哈又吼道:如果是行军打仗,还怕湿了鞋袜吗?说完,自己也不脱鞋袜,率先下了河。
兵丁们只好跟着下了河。眼见就快到对岸了,有个兵丁却踩到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脚下一滑,突然蹲坐在了水里。另外三个人猝不及防,肩上失去平衡,身子一扭,那梳妆台便掉进了水里。
萨勃哈大惊失色,抢步上前扶起梳妆台,又双手齐下,麻利地抓起了两个滑脱的小抽屉。虽然下手及时,可抽屉里已经空无一物。
出了这样的严重事故,萨勃哈不免胆战心惊,急忙策马追上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个管事大太监,磕头请罪,汇报事情经过,最后战战兢兢地问:梳妆台里的两个小抽屉都是空的,不知道可有什么物件遗失?大太监瞪他一眼,让他先回河边呆着,他过去问问再答复。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小太监来到河边,告诉萨勃哈,说这段时期情况特殊,梳妆台里的梳子、香粉、胭脂等物品,慈禧太后每天早上用过之后,都由贴身侍女另外收藏保管。
萨勃哈松了一口气:这就好,这就好。可吓死我了。
不料话音未落,那小太监却说:不过,那抽屉装有两个核桃,现在还在吗?
萨勃哈摇摇头:什么核桃?是老太后爱吃的零食吗?没看见啊。
小太监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代表后宫发布命令:马上把丢失的核桃找回来!
把丢失的核桃找回来?萨勃哈听着淙淙水声,暗自皱了一下眉头:这里已经进入太行山区,沟沟岔岔里长了不少核桃树。既然老太后喜欢拿核桃当零食,我们自己掏钱给老太后买一些不行吗?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有个兵丁就小声嘟哝:什么核桃,那样金贵?这掉河里了,怎么打捞!
小太监耳尖,竟然听到了,厉声喝道:快闭上你的臭嘴!什么核桃?那是朝廷的绝密,就是挖地三尺也必须找回来!我还要告诉你们,那核桃也是应该另外收藏单独保管的,只是因为侍女的疏忽,今天早上才把它落在了梳妆台的抽屉里。而那个粗心的侍女,刚才已经被就地正法了!如果找不到那两个核桃,你们这些抬梳妆台的,同样也要被砍头!
民间的故事大全(5):
民间故事经典:贼王
一、贼王偷妻
民国时期,河桥头有个贼王,叫苏金毛,偷盗的本领大得不得了,只要他想得到就能偷得到,方圆几十里有名气。那年,邻村有个叫李阿桂的年轻人不服气,同他打du*,说若是他能在晚上偷走他的婆娘,婆娘他不要了,送给苏金毛。
村里人围着看打du*,有的劝李阿桂这du*不能打,苏金毛的偷盗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不然怎么喊他贼王?也有的要看热闹,说苏金毛哪来这本领,怎么偷得到一个大活人?苏金毛笑笑,不作回答。
回家后,李阿桂警告婆娘,这天晚上,睡觉千万要睁着眼睛,如果她被苏金毛偷去做贼婆,别怪他无情。婆娘也不信,只当男人开玩笑。
睡前,李阿桂把门窗拴紧,再用棍子顶住。当然他也明白,这点措施是绝对挡不住见门就开,身轻如燕的苏金毛的。因此,在睡觉的时候,他把本来睡在另一头的婆娘叫过来,让她面对墙壁睡里床。他身坯大,像根粗石柱似的把婆娘挡住。只要一有动静,他就翻身起来,一只手把瘦猴似的苏金毛拎住。
睡下后,李阿桂瞪大眼睛,稍有点老鼠走动的悉窣声,或是窗子被风吹动的格格声,他就一骨碌坐起来,在黑暗里警惕地瞪大眼睛。可是,上半夜苏金毛的鬼魂也没有到来。
到了下半夜,婆娘突然感到背部、屁股发起痒来。那种痒十分难熬,像有蛆虫钻她的肌肤。她翻来覆去的换着睡势,一直折腾到三更天,再也受不了这种折磨,向李阿桂提出,让她睡外床,里床的被褥司可能有虱子,她痒得实在吃不消了。
李阿桂也被婆娘的折腾烦透了,就让她睡到外床,心想自己警惕就是。婆娘一睡到外床,身上就不痒,一合上眼皮就睡去了。而李阿桂呢,一双粗壮的胳膊钳子似的把婆娘紧紧搂住,黑暗里瞪大眼睛,不敢有丝毫松懈。
不一会,李阿桂也感到身上痒了起来。先是背部痒,接着大腿痒、颈脖子痒,最后全身各处都痒得像爬满了痒痒虫。他一手搂住婆娘,一手去搔痒,搔累了,搂酸了,就交换双手,更是不肯放松半点警惕谁知道,直到窗子发白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怀里搂着的根本不是婆娘,而是只塞着破棉絮的大枕头,婆娘不翼而飞了。
李阿桂后悔莫及。苏金毛笑笑告诉他:其实,他夫妻俩上床前,他就潜入到他们的床底下了。到了下半夜,他把让人发出奇痒的一种蒺藜刺,插进床板的缝隙里,不住地挠动,迫使李阿桂婆娘睡到外床。而李阿桂也是经不得蒺藜刺的不断挠动,不住地搔痒。苏金毛趁李阿桂交换胳膊的一瞬间,把带来的一只枕头闪电般地同他的婆娘掉了包,而李阿桂的婆娘睡得迷迷糊糊的,直到被苏金毛扛到自己家里才醒来,但一切都晚了
贼王苏金毛在地方上天马行空般偷盗,又偷了别人的婆娘,是不是个个乡邻都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不是的,他在地方半句恶名都没有。那么,苏金毛是不是专门劫富济贫,做了义贼呢?也不是的,他从来没有把从富人家偷来的财物施舍给穷人。只是他偷了李阿枉的婆娘,大家像说笑话那样轻松,传得四邻八乡都知道。
苏金毛偷了李阿桂婆娘不久,他突然宣布不再做那个行当了。乡里人猜想,是不是他偷到了大户人家的什么宝贝,这一世吃不完,花不光,又偷来个漂亮婆娘,金盆洗手了?可是,看看他家的生活,还是一个破院子,种两亩薄地。偷来的婆娘呢,纺纱养猪,一点也看不出暴发的样子,让他们感到十分奇怪。
二、贼王传艺
外村有个叫张秀狗的光棍后生,住着破房子,老娘瘫在床上,靠他打野柴过日子。他实在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就来求苏金毛收为徒弟。苏金毛在张秀狗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张秀狗脸色一惊。苏金毛说,要当我的徒弟,就得按规矩办。张秀狗才鸡啄米般点头答应。
当天,苏金毛就在自家院子里为张秀狗传授偷盗绝枝。第一手叫猫步。苏金毛说,凡偷盗,除了开门解锁外,这走起路来要像猫一样悄然无声,哪怕在主人床前翻箱倒柜,也不能让主人听到一点动情。接着,苏金毛做示范。
院子里,打着12根用木头做的梅花桩,每只桩都是活动的,而且,桩上还系着小铜铃,若是功夫不到家,踩得梅花桩东摇西倒,小铜铃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苏阿猫躬起身,嚓嚓嚓12个剪步,左右脚尖轮流落在梅花桩上,像猫一下轻盈,又像一阵风吹过,梅花桩纹丝不动,小铜铃哪来的声音?让张秀狗看得直瞪眼。
由于苏金
毛尽心教授,张秀狗刻苦学习,一个月时间,这手绝技让张秀狗学到了。
接着,苏金毛教给张秀狗第二手绝技:猿臂。他对张秀狗说,进了主人家,不但要脚轻,不出声音,还要手快,像山里的猿猴争摘果子。当然,他又在院子里做起了示范。
院子里摆一口大锅,满满一锅水已烧开。锅底放了12枚又短又细的绣花针。张秀狗看明白了,这是盗贼常练的沸水捞针,只是沸水,不是滚汕,师傅的技艺不过如此。
民间的故事大全(6):
朱元璋民间故事二则
朱元璋见老友
朱洪武当了皇帝之后啊,和过去放牛的时候不同了,喜欢摆架子,也要面子,最怕人家提他小时候放牛、放鸭子、当和尚、当长工的事,提起这些事总觉得大光彩,不体面。
有一次,他巡视到了句容,句容的一些放牛放鸭子的小兄弟都来找他,想找点官差做做。这一天,一下子来了四个人,这四个人要拜见皇上。
当班的太监前去禀报说:皇上,你有四个朋友要来拜见。
朱洪武心想,我在这里是有不少朋友,便问:是几个么样子的人?
穿的样子马马虎虎,像种田人的打扮。
朱洪武问刘伯温见不见?刘伯温说:还是见见好,都是过去在一起的朋友嘛。
四个人都进来了,进来就往地上一跪:拜见皇上,我们都是你的好朋友,过去在一起的,你还认识我们不?
朱洪武对他们看看,心想:怎么不认识呢,过去都是在一起的嘛,但又不好明说,听听他们怎么讲,再说吧。朱洪武说:我认识的人太多了,记不清了,你们讲讲看,什么时候和我在一起的?
第一个开口的是个老实人,他说:哎呀!皇上,你忘记了啊?过去放牛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摔跟头,那时你力气小,常常被我摔倒,头上撞了个大包,想起来么?
朱洪武一听,来火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我的丑,把台子一拍:胆大,给我叉出去。
第二个是小时候和朱洪武在一起砍柴的人,看了觉得不对,不能讲实话,还是讲点恭维话,可这怎么讲呢?他一想,有了:皇上,过去我们俩在一起,手拿钩镰枪,打败草头王,你还能想得起来吗?
皇上一听:好!对!看茶,赐座。
第三个人怎么讲呢?他和朱洪武小时候在一起,拿起泥巴团子对山上砸,然后冲啊sha啊的抢山头.他想了想:啊呀!皇上,过去我们俩在一起,手掷连珠弹,夺取牛头山。你记得吗?
朱洪武一听:记得!记得!有这回事,请坐,喝茶。
第四个人想:他们两个讲得这么好,我怎么讲呢?过去我们做游戏是走窑,两个小孩子在地上一个挖十二个窑子,每个格子里摆五颗子,向前走,谁先走完谁就胜,这叫走窑。他想了想,说:皇上,你记得吗?那时,我们巧摆格子阵,每次都你赢。
朱洪武一听:对对对,坐,请坐,喝茶。第四个人又坐下来喝了茶。
朱洪武说:你们都想干什么啊?
他们说:我们都想找点事情做做哎。
好,你们每个人都先弄个县官做做,当个七品,等以后有了功再加封赏,请刘伯温军师安排!他们三个人都去当了县官。
刘伯温走出门一看,那个被赶出来的人还坐在大树底下呢。就说;老兄啊,对皇上只能讲奉承话。这样吧,你就跟我牵牵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