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睡前故事书 列表

睡前故事

孩子的涂鸦含义原来如此丰富

英国艺术家瑞利认为,艺术是个人经验和自我外在的一种形式,是可视的思想和情感。绘画就是最直观的艺术表达形式,透过这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到孩子内心的风景,体会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用更好的方式爱孩子。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涂鸦期(2-4岁)

孩子喜欢无序乱涂乱画,没有任何主题,也不拘泥于在纸上。拿着笔,只要高兴,什么地方都可以“作画”,最常见的就是雪白的墙壁上随心所欲。在后期,孩子会自己给画命名,家长可能觉得“无厘头”,而这正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芽。

前图示期(4-7岁)

孩子可以画出人的基本框架,并开始对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等等。这个时期的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但可以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图示期(7-9岁)

可以精细表现人物、事物,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有空间感,开始灵活运用色彩。这个时期的孩子有非常强的创造力,思维不受约束,是美术发展的黄金期。

写实期(9-15岁)

孩子开始由抽象画转向对事物进行写实,体现事物的立体空间感,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出现重叠形式。绘画中运用了更多理性思维,创造性的发散式思维开始削弱,表现形式较为刻板。掌握了孩子不同绘画时期的心理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家长可以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发挥兴趣与特长。

绘画作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在孩子不善语言表达时,更准确地读懂孩子的内心,理解他的情绪,运用绘画作为媒介,来建立信任关系。

绘画是一种沟通手段

儿童对绘画天然不排斥,拿起画笔,不受限制的涂鸦表达,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讯息。

在一次幼儿园绘画课上,一个孩子画了一只老母鸡和两只小鸡。老师问孩子,“这个老母鸡和小鸡在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老母鸡在不停的对着小鸡,咯咯咯,小鸡都烦死了。”

孩子最擅长用象征性的事物表达身边的亲人、朋友与关系。“老母鸡”指的是她的妈妈,而两只小鸡分别是她和弟弟。然后孩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原来在家里,妈妈总爱对孩子罗嗦,就像老母鸡对着小鸡“咯咯咯”一样,孩子不喜欢妈妈这样,但不知道怎么向妈妈表达,所以很不开心。

当我们从绘画中看到这一点,就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原来她不喜欢妈妈这样对待她,妈妈也就会适时地做出改变了。

绘画是情绪的有效表达

孩子在遭遇到伤害或者恐怖事件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哭泣或者攻击,但也有孩子因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不被允许这样表达。

小时候,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被允许表达的孩子。有一次,在外面受到别人的欺负,我非常委屈,回家向爸爸告状。原想找他给我撑腰,结果他不听我的任何解释,反而还把我教训一通。

我内心更加委屈了,这份委屈就一直压抑在内心。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就选择不再告诉家人,自己一个人去承受;再以后,我就学会了只报喜不报忧的沟通模式,以获得爸爸的爱。

这个例子是想让家长明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情绪表达很重要。而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要。

假如孩子只是一直处在情绪中,什么也问不出来,拿出一张纸,一盒彩笔,让孩子随意在纸上涂鸦。彩笔是家长赋予孩子的一件“武器”,表达他的愤怒与委屈。孩子可能会用力地在纸上画出一些杂乱的线条,在手臂运动的过程中,情绪找到了出口,慢慢的,他的情绪就会平复,不再那么焦燥。

再准备新的纸给他画,此时,孩子会尝试画一些图形,或者人物,线条也不会那么凌乱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委屈与愤怒,那么,负面的情绪就得到了较好的宣泄。

绘画是疗愈创伤的工具

当年汶川地震后对孩子的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得最多的就是绘画。把孩子们集中在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下,让孩子自由绘画,表达悲伤与恐惧。

在情绪疏通阶段,通过绘画活动,疏通孩子被堵塞的情绪,引导孩子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

在重建阶段,通过一系列主题绘画的设计,给孩子植入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事件及图像,让孩子体会到积极向上的东西,改变就在画面中不断地凸显出来。

曾经有一位幼儿园老师找到我,说班上有个孩子最近有些反常,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情绪低落,问她什么也不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推荐她让孩子画画,从孩子的画中找找线索。

当时绘画的主题是“我的家”,孩子画中呈现出一个乱七八糟的家:中间摆放了一张餐桌,餐桌的两头分别坐着她自己和妈妈。这样一幅反映家庭的绘画,明显有些缺陷,就是孩子爸爸的缺失。

我们通过这个线索打开了孩子的心门。原来子的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母亲对她的感受和疑惑不管不问,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自责、沮丧、孤单、无助。

我们通过绘画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然后鼓励她用绘画对父母离婚所导致的创伤性情感加以释放,从而引导孩理解父母的行为,告诉她父母的分开不代表对她的爱有所减少,那是大人的事情,她不必为此而内疚。孩子逐渐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价值

在儿童画中,我们经常会让孩子画自画像,自画像可以投射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当然,通过自画像分析孩子,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很多背景资料,而分析的结果也仅仅是做为参考,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自画像的整个人物都非常小,头发像一团乱草,衣服涂成黑色,腿也涂成黑色,这些都投射出孩子自身价值感、成就感低,行为退缩,对自我的接纳度不高。衣服的黑色反映出对自我的否定,腿部涂黑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正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通过儿童绘画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将心中无法释放的恐惧与焦虑通过绘画和交谈表达出来,增强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信。儿童从治疗初期到治疗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画面的对比,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孩子的变化。

绘画可以改进儿童的社交技巧

小强是一个5岁的男孩,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不太喜欢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经常独自拿着玩具自言自语,但有时会出奇不意地把小朋友推倒,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掀翻,有时会抓人、咬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在通过对家长、抚养者、老师的访谈中,我们获得了比较详实的背景资料,在绘画设计上,让他完成了自画像、我的家、我喜欢的人、我的幼儿园生活等等主题,把他内心的冲突借着绘画活动向外界投射或转移。

情绪发泄后,逐渐唤起他的积极体验,引导他在认知上去发现攻击行为是别人不接受他、不愿意与他一起玩的原因,同时要求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孩子的攻击行为逐渐减少,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游戏项目,使他与同伴的关系得到改善。

画心——通过绘画,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孩子内心无意识的情绪和情感。

任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通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各种治疗方法。擅长领域:情感、个人成长、青少年心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上一篇:芭比之仙子的秘密
下一篇:爱情这事你别催我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