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篇对联的宝宝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0篇关于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
由对联引发的故事
二十年前的一个晴朗的春天,我闲逛到虹口区的一条大街,看到有一家新开张的大酒店,很气派,招牌上的店名三点水大酒家。当时我感到新奇,走进大堂,服务生笑脸迎客招呼我坐下。我问经理可在?她马上进去,不一会,一位中年男士出来很有礼貌地问我,尊姓?有何贵干?他便坐在我对面,等我的回答。当时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他,请问经理先生怎么想起来取这个店名?有来由吗?他一脸苦笑地回答,真没有什么来由,总想取个新鲜店名招徕顾客。当时向上海市工商局申领营业执照,他们认为这个三点水大酒家的店名太俗,最终转到虹口区工商局批准的,店的级别就此降低了。等经理说完这段话后,我接着对他说,如果阁下有兴趣的话,我把这个三点水酒店的来由告诉你。经理立即起身进去先领服务生捧上茶水,接着说要听听这段故事。
上海滩有一家绿杨村酒店,早年因为生意不好,为吸引顾客,老板想出一个对联,对出后顾客可以免费用餐,这招果然灵,不但吃客多了,顾客中的文人雅士也多了。 冬天某日绿杨村酒店进来一位读书人打扮的顾客喝酒,刚点完酒菜,等店小二捧上来后,他一摸酒盅,酒是凉的,便要求店小二将酒烫热后再拿来喝。店小二先用手指伸进酒盅后在桌上写了水冻酒三个字,又讲,先生,如果对出我的上联,我对掌柜讲,还可让先生白吃白喝。他又在水冻酒下面续写,一点、二点、三点,也是手指头伸进酒盅蘸酒写的。并重申,先生看到水上一点,东字旁二点,酉字旁三点。难度太大了,这位书生当场丢人,起身就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一位吃客对出这个上联。没等我讲完,经理迫不及待地问我,这下联可有人对出来?我喝口茶,此时服务生也已经上菜,经理点的四冷盆是:白切肉、白肚、白斩鸡(以后统称三黄鸡)、盐水虾,一壶酒,我打趣地问:小*姐,热过哦?我请侬热酒,侬勿要出上联哦,她笑了。经理还在追问下联。我说,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绿杨村酒店门口的丁香花盛开时,有一位顾客见此隋景立刻进店大喊:掌柜的,下联来了,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他解释说,丁字上一横,百字头上一横,百字头,香字上面千,香是千字头,花与萬都是草字头,所以花上面的草字头也就是萬字上面的草字头,不是萬头吗?全店堂的顾客鼓掌喝彩。 水冻酒,一点、二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三点水大酒家经理听完后,立即起身向我敬酒,并承诺,今后光临本店,也是免费请客,永远不必买单。我们双方互相交换名片后,他讲,如果我早听到这则故事的话,将此故事与申请报告一并呈上海市工商局申报营业执照的话,肯定勿会批转到区里,勿会降级。我们这个三点水多么有文化内涵呀。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
改对联 咒骂财主
从前,有一个大财主,在当地仗着自己财大气粗,不把当地百姓当人看,经常欺压穷人,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大家时刻都在想办法,整整大财主,解解心头之恨。
机会终于来了,这年财主为了给自己挣脸面,花重金给自己和儿子各买了一个进士。
年三十的下午,他花钱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院门上,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下联是: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对联贴出来,当地识字的人见了大财主的院门上的对联,发出一声冷笑,心里想说:花钱买了两个进士,没有真才实学,有什么了不起。
除夕的深夜,有两人偷偷地来到大财主的院门前,其中一人拿出随身带来的笔墨,另外一人点亮了随身带来的烟火稿(吸烟人常用来点燃烟的),点亮以后,在微弱的火光之下,执笔人在上下对联各添了六笔,这一添,对联的原意就全改了。
正月初一的早晨,外出拜年的人路过大财主院门前,见到院门上的对联的文字,仔细一看,断定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其中几个字经过他人这之手更改的,咒骂财主非常解气,这一更改非常好。
当财主起床后,走出屋子,只听见院门外的人在念对联,他以为是他人故意咒骂自己和儿子的,心中怒火烧,气愤地打开院门,抬头一看院门上的上联更改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下联是: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大财主的鼻子快要气歪了,顾不得脸面了,只得自己亲自动手,一气之下撕下了对联。
本文是吉瑞原创,网络需要转载,请注明出自《一 品 故 事 网》并标明作者,如纸媒刊登,须经本人同意。联系QQ: 827094213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3):
给“鬼子”命名的对联
明清朝代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现抗倭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都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时开始,倭寇变成鬼子的呢,据说这称呼的改变,还是出于一副对联。
甲午海战前夕,清廷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辱清国。记者云集后,日方突然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个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这真是新鲜事。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 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日*-本人这上联的意思是说: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 谁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准备砚台磨好墨,再铺好白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联: 联曰: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众多记者们看了,个个叫好。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从此大家不再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改而称为鬼子了。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4):
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t;)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10个字: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10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4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5):
有关对联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
第二天,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交头接耳,偷偷暗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只见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则拍手称快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6):
由对联惹出的洞房悲剧
明朝嘉靖年间,江苏省阜宁县北陈庄有个姓陈的老秀才,由于屡屡考举不中,仕途阻塞,加上不善耕种,日子过得十分贫穷,三十五岁才娶妻成家。然而,屋漏偏逢连天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妻子进门不久就患上心脏病,在给他生个女儿后不到半年就不治身亡。老秀才悲痛之余,日做爹夜做娘,含辛茹苦抚养女儿。他给女儿取名福儿,希望女儿万事吉祥,终身幸福,不像自己这样命运多舛,苦不堪言。为了让女儿不受委屈,他没再续弦,并在家里办起了私塾,挣些钱让女儿吃好穿好。日子在老秀才的辛劳中一天天度过,女儿在老秀才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十八个寒暑过去,女儿出落得如花似玉,加之天生聪颖,又得老秀才传教,抚琴作画、吟诗作赋无所不能,一时间名闻遐迩,许多大户人家遣媒上门,欲娶其为媳,均被老秀才谢绝,他看中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柳明。柳明家住四十里外的柳家庄,因路途遥远,来去不便,老秀才便让其在自家住读。柳明家原本算是殷实富户,只因前年突遭火灾,不仅房屋被焚家道破落,而且父母双双在火灾中丧命。本来柳明是无钱继续读书的,老秀才见他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是块好料,不忍心让他中途荒废,便让他免费住读。眼看柳明长进日快,老秀才有心招其入赘,便将心思说给了女儿,女儿不假思索便同意了,因为她对柳明早有爱意。老秀才又找柳明说及此意,柳明听罢即应允,因为他对福儿也是仰慕已久,只是自惭形秽不敢奢求。
叶有情,花有意,老秀才喜不自胜,马上择日为他俩完婚。
洞房花烛夜,席散客去,鼓敛乐息,一对朝夕相处、相知相悦而又互慕已久的新人在洞房里情切意绵,相拥而语。然而当柳明催福儿宽衣入睡时,福儿却说要到门外梧桐树下看看今晚月亮是不是为了庆贺他俩的婚事而更明亮。一句话引起柳明兴致无限,马上携着福儿的手走出门来。门外,皓月当空,明洁如镜,两人搬来椅子靠着梧桐仰望明月,心中荡起幸福的涟漪。忽然,福儿笑道:柳哥,你看,今晚月儿这么明亮,说明我俩结亲原是天意,小妹触景生情,想出一联,不知你愿不愿意对下联?柳明信心十足:愿意。福儿笑道:对不上怎么办?柳明反问:你说怎么办?福儿说:对不上就不准你进洞房,何时对上何时进,怎么样?柳明想了想,说:好的,你出联吧。福儿脱口而出:移椅倚桐同观月。说罢,起身笑着跑进洞房,啪地关上门,在门里说:你要对上了,我就开门。柳明自信地笑道:好吧,你等着。接着便开动脑筋寻思下联。然而,想着想着,柳明便觉得此联不那么简单易对了,因为此联中的字同音同部十分巧妙,又诸多动作相联,想了好久竟没想出一个满意的下联来。
柳明如雷击顶,赶紧出门寻找,刚走到梧桐树下就惊呆了,原来福儿已吊死在梧桐树上,柳明哭得死去活来。有人赶紧告知老秀才,老秀才匆忙赶来,见此情景,绝望之极,一头撞向梧桐树,顿时脑浆进裂,随女儿一起去了。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7):
林则徐智对对联
民族英雄林则徐,从小聪明好学。
林则徐八岁那年,正月十五那天,邻居家的小伙伴都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但林则徐没有去。原来这些天他有些贪玩,父亲怕耽误了他的学业,故意不让他出去的。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林则徐心急如焚,他跑去对父亲说:爹,邻居叔叔说今晚的灯会非常好看,你带我去好吗?林则徐的父亲说:你爱看灯,想出去开开眼界,这是好事,但是你这些天太贪玩,功课都耽误了。没有。我学得很好呢。林则徐急忙说道。那好,我就考考你,如果你能对上我出的对子,我就带你去。林则徐看灯心切,一口答应:爹,您说吧。 父亲抬头想了想,正好看到林则徐的奶奶和母亲正在梳头准备去观灯,便出了一句上联:婆媳中青双有髻。林则徐听罢父亲的上联,仔细观察四周,看见爷爷正抱着幼小的弟弟,便灵机一动,连忙对上:公孙老幼两无牙。 父亲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院子旁边的鸟笼上,又给林则徐出了一联:鸟笼撒谷谷饲鸟。林则徐走到院子里,看了看花,问父亲:爹,今天是你浇的花吗?是的,你不对句问这个做什么?父亲问道。爹,有了。您看这句好不好?说着,林则徐对出下句:花钵装泥泥种花。父亲一听林则徐对句机灵工整,再没话说,便带着他去看花灯了。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8):
嵌名对联忆巴金
二十年前,我一位旅居海外的作家亲戚想得到巴金的签名书,我于是经人介绍斗胆向巴老面请,没想到老人家一口答应,于是我惊喜地得到一本其签名的《随想录》。
回家以后,我与同样敬仰巴金的母亲轮流看完了这部反思大篇,为书中尖锐鞭挞文革、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勇气深深震撼;一个由衷的愿望从心头升起:我要为老人家写一副传颂后世的对联!
年,我将自行编辑的三十七篇《随想录》集粹目录送巴金过目,老人家一边认真看,一边赞许说:嗯!这些文章都选得不错,确实是我写的重点!得到巴老的首肯,我格外高兴,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去武康路巴金寓所看望他。
巴金是文学泰斗,思想巨匠,平日生活中却不胜健谈,更多爱听我叙说时事.我知道老人家关注时局,心忧天下,每次探望前便做足功课,将媒体不公开披露的有关要闻编成提纲向他细述,常常互动到心领神会,共同微笑;渐渐地,我触摸到老人家一颗爱民如子、忧国忧民的博大爱心。
年华东地区闹水灾,巴金用颤抖的手签名义卖他的《随想录》筹集灾款;1993年到他去世,他向希望工程、红十字会、国内外各项灾害捐款数十次,款项数百万;而在中国作协,他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位不领工资的作家和主席,他很早坦言:作为人民的作家,应该扎根人民,面向人民;当国家困难时,他一次次慷慨解囊
与此相反,他的个人生活惊人简朴。在我的记忆中,他经常穿的衣服就是一两件普通的上装和外套,吃的饭菜就是一个馒头、一碗米粥、两片咸蛋和一碗四川豆豉;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样简单的素食,竟供养着一颗如此伟大的心脏。
年巴金九十诞辰,我写下酝酿已久的七言诗《赞巴金》,前面四句是:九十完成《随想录》,一生写下是非篇,高瞻远瞩看世界,深入浅出剖心肝
年11月25日,我将以上诗句提炼成一副七言对联,也是我生平第一副嵌名对联送给巴金:
巴山蜀水育方寸
金笔巨书照玉寰
此副对联,后来又通过两次展览,数箱册页,多次转载流传于世。
年巴金去世,在征得其女儿同意后,这副重新书写、装裱的对联陈列在上海作家协会巴金吊唁厅遗像两旁供人瞻仰,追悼会结束后被巴金研究会收藏。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9):
文人对联故事集
●前思后想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抛 相传湖北有个叫“贼二爷”的穷书生,县官想找碴,故意请“贼二爷”和众乡绅到黄鹤楼吃西瓜,县官出了上联,无人以对,“贼二爷”即应下联,顺手把西瓜皮朝县官身上甩去。●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明朝解缙七岁时,随父亲去长江洗澡,父亲脱下衣服挂在老树上说了上联,解缙即答了下联。●鞭打黄牛背 棍戳黑狗牙 一私塾先生课余闲走,脱口而念出上联,正巧被迎面而来的讨饭小孩子听见,接口应了下联。●周树人幼年时,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当然那时他还未用“鲁迅”这个笔名。 一天,老师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对,上联是“独角兽”。 学生们纷纷对下联:“两头蛇”“八脚虫”“九头鸟”“六耳猴”……又有一学生对“四眼狗”,老师越听越气。 这时周树人对道:“比目鱼。” 老师大加赞赏,连说对得珠联壁合。●吴地有个人叫马承学,很喜欢骑马奔驰。他的朋友钱同爱便出个对子与他开玩笑说:“马承学,学乘马,汲汲而来。” 马承学应道:“钱同爱,爱铜钱,孜孜为利。”对完后补充说:“这只是为了对仗工稳,并不敢讥笑老兄。”(——清·梁章钜《巧对录》)●有个医生,自夸很善于对句。有一次,他到一个达官家里去,主人正用绸缎裁衣,便指着缎料出句说:“一匹天青缎。” 医生对道:“六味地黄丸。” 主人很高兴,把医生请进内院款待,并出“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让他对。医生立刻对道:“伤寒莫妙小柴胡。”正应对之间,忽然闻到微风吹来的一阵花香,主人便出句说:“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医生对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清·梁章钜《巧对录》)●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孰谓犬能欺得虎?”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做虎,把丘琼山比做狗。丘琼山立即答道:“焉知鱼不化为龙!”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清·褚人获《坚瓠集》)●一次殿试,才子刘凤浩取中第三名探花。但他是个独眼人。乾隆皇帝钦点他时见到刘的相貌后有些犹豫,心想再考考他,如果确实才识卓著,就给他功名。乾隆帝出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 刘凤浩应对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此对含意深刻,乾隆心已嘉许,又念出一联再试他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浩只略一思忖,即信口答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刘凤浩的才识终于使乾隆帝心悦诚服,随即钦点他为探花,登上金榜。来自:经典故事/%3318x.**>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0):
妙改对联
从前有个财迷,他告老还乡后,置了千顷良田,开了当铺,放高利贷,剥削坑害村民。可表面上装作慈善,吃斋念佛,又在大门上贴了副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不恕我我恕人。
村民一看,知道他又在标榜正经,便将此联改动了两三个字,变成命即是钱钱即是命,人不害我我害人。 老进士看了,气个半死。不久他的儿子靠金银打通关节,中了进士,他转怒为喜,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村民们看了此联,把联中的士、夫、人三字变动了一下,变成了一副绝妙的丧联: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1):
施耐庵以对联治心病的启示
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涩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2):
豆芽店的对联
这天,小布布和爷爷逛市场的时候,看见集市上一家豆芽店为了招揽顾客,在店门两侧贴了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可真是奇怪啊!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是长长长长。小布布读了一遍又一遍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豆芽店老板:叔叔。你门上贴的对联写的是什么呀?我怎么读不懂呢? 店老板十分得意,马上站出来大声朗读了一遍,然后还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释。听了店老板的话。小布布和爷爷都觉得这对联写得真是妙极了。正适合这家豆芽店。你知道这副对联的读法吗? 没错,这副对联妙就妙在利用了长字是个多音多义字。长读chang时,是长短的长;读zhang时,是生长的意思;另外,在古文里,长字读chang时又与常通用,表示经常的意思。所以,这副对联正确的读法是: 上联长(常)chang长zhang长(常)chang长zhang长(常)chang长(常)chang长zhang; 下联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横批长(常)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原来,店老板贴这副对联是希望他店里的豆芽长得又快又好,生意兴隆。 多音多义字有意思吧,一定要掌握好它们,否则就容易闹笑话了。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3):
对联救人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4):
对联拾趣_顶真
顶真,又叫顶针联珠链式结构等顶真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请看下联:
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
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
相传这副楹联的上联是个好吹牛拍马的富家子弟给一个大富翁送的寿联做寿之日无人能对下联,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一个穷秀才见了上联,即对出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气得富翁七窍生烟,寿席不欢而散这副楹联的上下联都是采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上联把富翁捧上了天,下联却把富翁骂得狗血喷头,死有余辜,令人拍手称快
顶真对联,根据用字的位置和频率,可以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句中顶真,即在句中结奏点(断读处)传递文字,古人称之为联绵(连绵)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按七言联二二三节奏式,可读为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德山沙水均为句内顶真
句间顶真,即在各断句间传递文字如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句句顶真,即无论断句多少,联珠到最后一句,可称之连环根据其断句多少,可分为大小两种
小连环一般是三个断句,两处顶真如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连环是三次以上的顶真如前面所举的寿禄比南山联,多达十次顶真此联还有另一面目: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穴未打未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这副大连环联,在平仄对仗重复等方面,明显带有民间传说的原始性,所以传说中下联乃一老农所对
不同的顶真方法,有时候还可以综合运用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5):
乾降留对联
乾降年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采矿业、纺织业发展较为迅速。清政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等各地设织造衙门,派内务府亲信前往管理。这些派出大臣,依仗朝中有人撑腰,大肆吸吮民脂民膏,贪得无厌,个个敛财巨万。乾隆皇帝并不声张,为了解民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先后三次下江南微服出访。
乾隆6年(174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经洛阳至徐州,到泗洪,过明光去南京,一路无人认得,一路留下无数神奇的传说,在过明光时就有乾隆留对联的传说。 相传,这日乾隆爷原安排在泗浦古道,又名"江淮中道"去浦口,不知怎的糊里糊涂踏上了古招信至濠州的驿道。沿女山湖南岸,一路感叹大自然赋予这片神奇土地瑰丽风光,路经桑大郢(明光市大郢乡)觉得有些口渴,便到村里讨水喝。刚进村就见路旁一桑姓人家门前人声鼎沸,门庭若市。乾隆爷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就朝人堆处走去。原来这桑家建房正上梁,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庆贺,前来庆贺之人大都携带礼物。门前桑家主人身着马褂长衫,笑容可掬迎接前来贺喜的亲友。桑家主人见乾隆爷面生,互相礼罢,乾隆爷主动向主人说明来意,桑家主人生来爱交天下朋友,便客气地请至家中用茶。乾隆爷也客气地说:"主家不必客气,我喝碗白水便走。"桑家主人道:"哪里话,进了桑家门,就是桑家客,我这备有好茶,客官请品尝。"说着招呼家人为客人沏茶。客堂里还有两位先生,是桑家特意请来写上梁对联的,一副对联,两个先生,他们互相谦让,谁也没好意思动笔。推让了一会,一位姓汪的先生说是内急先方便一下,那位李先生见汪先生出门,也不好意思留下,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桑家主人跟着出去送两位先生,客堂里就剩下了乾隆爷一人。乾隆爷见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手有点痒痒。心想:这乡村的先生就是酸劲大,这有什么可谦让的。乾隆爷喝了大半壶茶,见还没有人来,起身欲走,转念一想,这家主人大方、热情、好客,有文房四宝在此,何不留下一副对联以谢主家的半壶茶,于是提起笔饱墨挥毫写下一联: 上梁正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1111接着为中梁写下:"乾元亨利贞"五个大字,写完后乾隆爷用茶壶压在联上角。乾隆爷怕露了身份,便起身出门。门口桑家主人招呼着前来祝贺的亲友,见过路之人茶饱要走,赶忙跑过来说:"因事多,在下没有陪客官,失礼了,请客不如遇客,既遇上了也是有缘,不如留下吃了饭再走。"乾隆爷拱拱手道:"先生客气了,我还赶路,谢了!后会有期。"桑家主人确实事多,认为一个过路人走就走吧,于是也拱拱手道:"客官慢走,后会有期。"桑家主人和乾隆爷哪里还有什么"后会有期"唷!皇帝爷哪有那么好见的唷! 汪先生方便后又回到客堂,一看对联已写好,那字雄浑泼辣,刚健清新,那意思更是精妙无比。心想这李先生的水平怎么提高的这么快。正在这时李先生回来了,一看汪先生手中的对联,从字到意,越看越惊讶,不由自主地说:"汪先生这般水平刚才还谦让,我要真的写了,还不羞煞我也!"汪先生听李先生这么一说,再细看对联,方才猛然大悟,慌忙出门要追那过路人,过路人早已走远。二位先生把此事告之桑家主人,桑家主人一拍脑门后悔道:"我真无用,真是有眼无珠,见他那貌相决非凡人。"1111乾隆爷走了,但在桑家留下了墨宝,消息传开后,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观看。桑家主人把此对联留作传家之宝,多少年过去了,现在乾隆书写的真迹早不知下落了,但此联至今还在明光市城乡流传。<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6):
对联破案
话说旧时苏州城中苏家有一位小*姐,名叫丹娘,自小喜欢读书和对句。一日,她听说《醒世恒言》中载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后,心有所动,决心结婚时也模仿来个联难新郎。果然,新婚之夜,她也向新郎出了一则古怪的上联:
点灯登阁各攻书
新郎是个姓徐的教书先生,当晚因对不上来,只好独自回私塾中休息。可是第二天,苏丹娘竟莫名其妙地投河自尽了。
苏丹娘的娘家闻讯后,咬定是
当时,正值七月十五,夜深人静,皓月当空,又白又亮的银光直映书房,照得况钟毫无睡意,他索性对随从说:睡不着,咱们到院里去赏月吧。
随从当即端来一把椅子,靠在院内的一株梧桐树下,请况钟小坐。况钟移了移椅子,正准备坐下去时,突然大声说:好,有办法了!说完,径直奔回书房,随从被弄得莫名其妙。
原来况钟刚才在移动椅子时,想起了包公昔日巧用对联断案的故事。
传说宋仁宗时期,开封西郊张家庄的张雪凤与溪西村的徐公子成亲,新婚之夜,那张雪凤出对考新郎,并说:对不出来,就不准进洞房。她出的上联是则同韵联:
溪西鸡齐啼
联中的溪西,是徐公子所在的村名,而联中这五个字又同属i韵,那徐公子事先没有思想准备,越急越对不上来,只好du*气回学堂去了。同学堂的瘦书生问明情况后默不作声,各自分别安寝。
次日清晨,
徐公子以为她明知故问,没好气地回答说:还不是为了你那副刁钻的对子!
新娘听后,扑哧一下笑开:真是个夫子,昨晚你不是对得很好吗,何必再二再三呢!
徐公子一听,大惊失色地说:什么,什么?我昨晚明明是在学堂里过的夜呀!
新娘子听到这里,犹如五雷轰顶,说了声啊也,相公,就昏了过去,醒来之后,她觉得愧对徐公子,竟投井自尽了。其娘家闻讯,哪里肯罢休!定说是徐公子逼得她跳井的,一纸状子告到官府,徐公子被定了死罪。徐公子的父母不服,告到开封府,包公听后觉得蹊跷,左思右想,为避免打草惊蛇,最后与女儿一起,定下了一个出联择婿的主意来。
听说包公的女儿出联择婿,时间定为半个时辰,不少秀才跃跃欲试。良辰一到,但见鼓乐大作,包公端坐在太师椅上,那些应试者们比参加殿试还要紧张,一齐等待包公出联。一声高呼肃静之后,只听包公大声念的上联是:
岸南船伴还
联中虽只有五个字,但这五个字皆为an韵,且字字重似千钧。应试者们一个个绞尽脑汁,不料那个瘦书生迅速站出来,抢对道:
屋北鹿独宿
对得好,真是珠联璧合!
妙极了,可谓妙手天成!
正当众人连连叫好之际,包公吩咐张龙、赵虎:将这个瘦书生给我绑起来!
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事后,包公向大家介绍道:半个时辰能对出这则上联,确属不易,本官判断,瘦书生就是凭着这则联坑害了张雪凤的。在场的人听后,无不佩服包公的高明。
况钟也是对联高手,决定依葫芦画瓢。第二天,他便出了一个告示,说是要招聘一位幕僚,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对出一则下联来。而上联,正是昨夜况钟移椅时想出来的:
移椅倚桐同赏月
点灯登阁各攻书
况钟一听,当即命人将其拿下。卜秀才开始还狡辩,一再高呼冤枉,后来只好如实招供了如何偷梁换柱jian污丹娘的经过。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7):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花甲串对
年,岁在甲子,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和秀才以为这是难对,非十天半月不会有人对得上殊不知,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原来举人王树和在这一夜之间便对出了串甲的下联:
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8):
王安石巧对联成双喜歌
故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以讲述对象的事情。它具有连贯性、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等特点。它不是历史所以也不必当真。只是网友们在茶余饭后聊天一笑的佐料而已。
诸位网友可能记得在前面“征联”中有一联是: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此乃一历史名联。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家住抚州临川的王安石年仅20。十年寒窗已是饱学之士。正是英俊青年意气风发。庆历二年踌躇满志的王安石赴京赶考。一人一骑一书童是晓行夜宿赶往东京汴梁。这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该镇首户马员外在征联择婿。当地人俱称:马员外是家有万贯钱财只有一女。此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是无所不通。马员外视女为掌上明珠依女以文择婿。第一关,即是门上所挂两盏硕大走马灯一盏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步”为仄声当是上联。据当地人说一共有三关小*姐还可能加试。 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可惜我没有时间在此地耽搁如有时间一定要会会这位才女。感叹自己无缘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 王安石会试时飞书走檄斐然成章第一名交卷。主考官是当代著名文豪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师。他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便问到:答题如何呀?王安石道:学生自认尚可。欧阳修一指厅外的飞虎旗道: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联“身”乃平声应为下联。以下求上往往难度较大。转念一想不由心中“呀”了一下便答道: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欧阳修一听好对大喜。尔真乃才思敏捷也。王安石却心中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贤助也。 拜别主考官王安石急忙赶回馆驿。也不与其他学子考生谈诗论文、聚会饮酒。叫上书童收拾东西。主仆二人一人一骑。日夜兼程赶往江宁马家镇。这日王安石主仆二人到了马家镇。只见路上冷冷清清王安石心中一凉以为马家小*姐已择得佳婿。急忙赶到马府门前但见两只大灯笼依然挂在门前。一个有字,一个仍是空白。王安石大喜过望急忙抢上前来。看见两个家人无精打彩站立门旁.面前有一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备。王安石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一个家人懒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马员外坐在大堂之上是心神不定。以文择婿已近三个月各地才子见过无数竟无一被小*姐认可真急sha老员外了。家人送上对句马员外也懒得动身挥手叫丫环拿到内院由小*姐自看。 马家小*姐虽也是心中焦虑毕竟是大家闺秀言行有矩。接过对句展开一看 但见上书: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笔法刚劲有力一派大家气势。小*姐看着看着眼圈一红骂道:冤家让我等得好苦。丫环一听急忙跑出报告。马员外顿时喜出望外命家人:快请才子进来。王安石入堂以晚生拜见马老。小*姐在内隔帘观看。但见王安石英俊年少气宇昂昂话声朗朗已是喜上眉梢。也是王安石满腹经纶后两关自然轻松而过。两情相悦终身立定。马老亦是读书之人谈诗论经也是行家。有此贤婿,自然不会放过。王安石只好着书童回家报讯,让父母前来下聘。 这日王家聘书、聘礼送到。马府是张灯结彩锣鼓振天。合家上下喜气洋洋。正在此时又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马家大院顿时一片欢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诸位知道杜甫有一《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马、王两家一日之内竟是双喜临门。王安石此时更是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家人、丫环纷纷拿去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王安石此时仍觉意由未尽,又写一对联: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王安石是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看来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借用有时是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的。来自:经典故事 sr/7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19):
康熙私访对联村
你听说过对联村吗?听说那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耶!真的假的?咱们的康熙都不信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他决定微服私访一番
康熙皇帝听说有个对联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对联村在通州东南,四面环水,需摆渡才能到达。摆渡的是位中年妇女,登舟站稳,康熙问:这位大嫂,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客官,村妇祖居对联村。船妇一边摇橹一边回答。 远处,木塔的倒影映在水里,康熙说:既然是对联村,想必善对,刚好我这里有一联,愿对否? 船妇说:客官请。 康熙说:一塔巍峨,七层四面八方。 船妇伸手摇了摇,复又笑了笑,一声不响地摇她的橹。 康熙不解:嗯,不能对? 船妇又摇了摇手:嗯?客官,村妇已经对出来了呀! 可不是,只手轻摇,五指三长两短,这不就对了嘛。康熙猛省之余,心里一沉,暗暗提醒自己:对联村十分了得,上岸后须多听多看多问多留心,免得丢面子。 上了岸,村口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在路口结伴玩耍,康熙上前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其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回答说:我们是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横批为:先斩后奏。 康熙大感惊骇:哇,出口就是对联呀!了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田地长! 谁教的? 爹爹、妈妈、爷爷、奶奶。 爹妈干什么的? 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什么意思? 爹爹卖豆腐,妈妈磨豆腐。 爷爷奶奶是干什么的呢? 玉甑(znɡ)蒸开 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 好!康熙差点叫起来,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田地长笑笑,说:嘿!爷爷乃酿酒师傅,奶奶是弹棉花高手。 康熙又说: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还要先斩后奏,又是所指何事? 我大叔是贩粮食的,在街面上用升、斗给人家量苞米、赤豆的时候,总是一二地喊着,这会儿我正一二地学着腔调呢,这叫站街头数一数二,我二叔是个搭茅草棚盖屋顶的工匠,常给人家搭棚盖屋,我二弟常去当帮工,这会儿学着在搭棚盖顶儿,当然就是盖地遮天喽!这个先斩后奏嘛,喏,今天我家sha鸡待客凑满六道菜,我小弟这就去买佐料,自然是先斩后奏(凑)喽! 哈,对联村果然名不虚传啊!康熙笑出声来,村里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吗? 田地长脱口说:天生一人又一人,三四五六七八人;加减乘除加乘加,不多不少一百人。 这是数学顺口溜,方法上采用加、减、乘、除中的加和乘,次序上先加后乘再加,一加一等于二,三乘四等于十二,五乘六等于三十,七乘八等于五十六,然后将这加好了乘好了的几个数字再加起来,二加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正好等于一百人。真可谓是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康熙大喜,说:这么着吧,大年三十晚上仍在此地,到时我再出对子,如果你能对出来,我就资助你们入学念书,只要用功,推荐去京城考状元,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么定了。田地长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晚上,康熙命人提着灯笼,依约在老地方会面,出联说: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村口大树杈里悬着一面鼓,那年又是年内立的春,田地长举起棒槌擂起鼓,就此接对说: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康熙龙颜大悦,他没有食言,果真让田地长等孩子进了县学,若干年后,殿试时还真的点了田地长为状元,而且沾对联村的光,通州城此后还出了不少进士、举人.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0):
对联对出的洞房悲剧
明朝嘉靖年间,江苏省阜宁县北陈庄有个姓陈的老秀才,由于屡屡考举不中,仕途阻塞,加上不善耕种,日子过得十分贫穷,三十五岁才娶妻成家。然而,屋漏偏逢连天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妻子进门不久就患上心脏病,在给他生个女儿后不到半年就不治身亡。老秀才悲痛之余,日做爹夜做娘,含辛茹苦抚养女儿。他给女儿取名福儿,希望女儿万事吉祥,终身幸福,不像自己这样命运多舛,苦不堪言。为了让女儿不受委屈,他没再续弦,并在家里办起了私塾,挣些钱让女儿吃好穿好。
日子在老秀才的辛劳中一天天度过,女儿在老秀才的呵护中一天天长大,转眼间十八个寒暑过去,女儿出落得如花似玉,加之天生聪颖,又得老秀才传教,抚琴作画、吟诗作赋无所不能,一时间名闻遐迩,许多大户人家遣媒上门,欲娶其为媳,均被老秀才谢绝,他看中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柳明。柳明家住四十里外的柳家庄,因路途遥远,来去不便,老秀才便让其在自家住读。柳明家原本算是殷实富户,只因前年突遭火灾,不仅房屋被焚家道破落,而且父母双双在火灾中丧命。本来柳明是无钱继续读书的,老秀才见他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是块好料,不忍心让他中途荒废,便让他免费住读。眼看柳明长进日快,老秀才有心招其入赘,便将心思说给了女儿,女儿不假思索便同意了,因为她对柳明早有爱意。老秀才又找柳明说及此意,柳明听罢即应允,因为他对福儿也是仰慕已久,只是自惭形秽不敢奢求。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1):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
乾隆皇帝心想:你这不是说大话吗?就随手指指船尾老船公问道:这个老头也能作诗对联吗?
阮云点头说能。
乾隆就对老船公说:我说老翁,我们眼下无事,弄付对子对对好不好?
老船公说:哎呀,我这个大老粗,连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哪会对对子!
阮云笑道:老翁不必客气,你就对吧!
说时,船已荡到宝塔附近。那塔叫做文峰塔,相传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
乾隆触景生情,脱口吟了一句上联:一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
说罢就对老艄公说:你这就对下联吧。老艄公沉思半晌,只是摇摇手,并不回答。
乾隆看在眼里,取笑阮云道:你的大话未免说得太过了吧。阮云一拍大腿说:人家不是早把对子对出来了吗?乾隆真象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阮云道:他不是摇着手吗,那就是下联只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说着,他就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番。乾隆皇帝明知这是阮云即兴编造出来的,但也不禁为他的敏捷才思而拍手叫好。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2):
衷情母女巧对联
传说: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她也很有主见父亲的包办,母亲的参谋,媒婆的牵线搭挢,都没有起作用后来,还是自己作主,嫁给了一个家境很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女儿嫁出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忽然想起女儿住的那两间房也不知漏雨不漏雨,便带了丫环,撑上雨伞,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
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在房内与丈夫在一起的念书声苏小妹未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女儿的房子,只见是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一会儿,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了屋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室内摆设虽然简陋但却有条不紊,她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一听,想自己在上联中故意用了红花防风两位中药名,没想到女儿也真机灵,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对上了,而且还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是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出了母亲是说因想念儿放心不下才来的,但也知道母亲这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她便故意扑上去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然后又很亲切地为母亲梳理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了出耿了,她这才对娘说: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她在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得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放心了临走时,她还给女儿留一些钱,女儿再三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3):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又让儿子对,朱棣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欣喜,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访,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便触景生情,口占五言上联曰:一弯西子臂,并让农夫对下联农夫看看藕孔,应声对出下联:七窍比干心农夫对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兴,即封其为祭酒(官职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起来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便以地名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便应声对出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他见店面狭小,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占下联曰:小酒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大喜,欲赐其官职,店主人婉言谢绝
朱元璋和丞相刘伯温对弈时,兴致所至,偶得下联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并让刘伯温对上联刘略加思索,对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元璋听后,感到君臣二人以对抒发胸臆,倍觉畅快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4):
巧改对联
从前有个老进士,他的儿子也中了进士,于是他好得意,准备第二天大宴宾客,进行庆祝,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下联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于这老进士平时为富不仁,仗着自家有财有势,经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百姓对他无不恨之入骨其中有个秀才见了这副对联顿时计上心来,决定要捉弄一下老进士以解心中恶气于是,他趁黑夜把这副对联的士字下面一横加长,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两横
第二天,老进士请来的宾客都来了,大家一见这副对联,都交头接耳,偷偷暗笑老进士闻讯出来一看,只见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进士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百姓们则拍手称快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5):
令人无语的对联
古时一地主是个秀才出身,凭着自己肚里那点墨水到处嘲弄别人。那年闹灾荒,一老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无米下锅,便想到地主家里去借点粮食。
那地主说:“借点粮食给你也行,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要是对上了我免费送你一斗米,要是对不上,你就无偿给我做三个月工,你看行不?”老农咬咬牙说“行”。于是地主和老农就开始对对联了。 地主:米箩也是箩,谷萝也是箩,米箩放进谷萝里,只见谷萝不见米箩。 老农听了地主的上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说:“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装进棺材里,只见棺材不见秀才。” 地主听了气得两眼翻白,但又无可奈何,眼睁睁的看着老农白拿了他一斗米。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6):
给厕所写对联的故事
诗词故事
民国时期,山东某县的一个县长,以“倡导文明,改良风化”为名,在县城里新建了五座漂亮的公共厕所。新厕建成时,县长还要逐个剪彩,不但要鸣锣放炮,还要在每座厕所两边贴上大红对联。按说县府都是耍笔杆儿的文人,写几副对子不是啥难事儿,可一听说是为茅厕写对子,一个个摇头叹息,表示不能胜任。县长又许下重赏,可还是无人响应。县府的郭秘书见县长为了难,想到他一个在县中学当校长的朋友郑明之是清华学府的高才生,善写对联,便向县长主动请命。晚上,郭秘书提了瓶好酒和一包猪头肉来到县中学,找到他那朋友。两人边喝边聊,当郑校长得知郭秘书的来意后,脸色陡变:“郭老弟,写几副对子本不是啥难事儿,可从没听过有为茅厕写对子的,这要是传了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不行,恕愚兄不能从命。”郭秘书急了,连忙拉住郑校长恳求说:“郑兄,小弟在县府当差,此事对县长大人许了保票。若是郑兄不肯帮忙,恐怕小弟的差事就悬乎了。”郑校长推不掉了,说:“罢,罢,为了你我友情,愚兄就豁出去了。”第二天,郑校长一晚上没睡觉,苦思冥想熬到天亮,终于写好了五副从来都没写过的对联:从来日夜不闭户过往未见人拾遗。进门须鞠躬,过路先捂鼻。既来想得大解脱(大便),进站定有小便宜(小便)。进来时个个紧张,出去后人人从容。来人不蹲就站,去者非男即女。郭秘书不负县长重望,将对联送到县长手里。县长看后大加赞赏,连夸郑校长是个人才。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7):
小孩对对联
相传在汉朝时期,不知哪个寨姓袁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男孩,这个小孩脑瓜蛮灵,小小年纪便通晓诗文。
有一次,小孩子在花桥上玩石头把戏,一会来了几个抬轿子的人。他们刚走过花桥,小孩追上叫住他们不要走。这些人肩上抬着轿子,气都换不赢,见这个小孩拦路,怒喝道:“哪来的野小子,瞎了眼啦?竟敢拦住丞相的轿子,快走开!”
小孩一听,心里惊了一下,但转念一想,这丞相年纪一定大了,如今便告老还乡,想必拦住他的轿子也没什么可怕。于是他冲着这些人说:“你们才是瞎了眼哩!把我的石桥踩坏了我要你们赔。”
抬轿的人听说后,一时傻了眼,想走不是,不想走出不是。
坐在轿内的老丞相刚想发怒,忽听拦轿的人童音很重,感到奇怪,忙吩咐抬轿的人放下轿子。老丞相掀帘一看,果见站在面前的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孩,这小孩生得眉目清秀,天真中带有几分聪慧。老丞相怒气全消,乐呵呵地走出轿子,怜爱地抚摸着小孩的头问道:“我们踩坏了你的石桥,你要我们赔什么呀?”
小孩抬头看了看老丞相,觉得他很慈祥,于是很有礼貌地说:“老爷爷,我不要你们赔什么,我们来对‘对联’,我出上联,你说下联,好不?”
老丞相听说要对“对联”,更感到这小孩不同一般,就爽快应道:“行啊。”
小孩看了看被踩坏的石桥,眨了眨眼睛,说:“脚踏磊桥三块石。”
老丞想见小孩出了上联,忙对下联,可一边对了几句,小孩都摇头。老丞相没法,只得对小孩说:“我就住在那边寨子,今天我对不上,明天再来吧。”小孩点头表示同意。
老丞相回到家,因为找不到下联,急得茶饭不香,夫人问道:“你刚衣锦还乡,应该高兴才是,为何这样愁眉苦脸?”老丞相便把半路上碰见的情况跟夫人讲了一遍,夫人一听,看着自己做的针线,想了一下,说:“有啦。”便要丞相明天照她讲的就是了。
第二天,老丞相早早出门了,找到小孩后,高兴地说:“下联得了,是‘手剪出开两重山’,对吗?”
“对啦,对啦。可是这下联不是你对的,是一个妇人说的。”
老丞相听后,心想。这小孩当真聪明过人,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不如收他为养子,给他些银我,让他去读书,不是更好吗?想到这里,便把想法跟小孩说了,小孩也很乐意,高兴地答应了。
后来,小孩发愤读书。几年后,便成了举世名人。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8):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
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
乾隆皇帝心想:你这不是说大话吗?就随手指指船尾老船公问道:“这个老头也能作诗对联吗?”
阮云点头说能。
乾隆就对老船公说:“我说老翁,我们眼下无事,弄付对子对对好不好?”
老船公说:“哎呀,我这个大老粗,连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哪会对对子!”
阮云笑道:“老翁不必客气,你就对吧!”
说时,船已荡到宝塔附近。那塔叫做文峰塔,相传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
乾隆触景生情,脱口吟了一句上联:“一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
说罢就对老艄公说:“你这就对下联吧。”老艄公沉思半晌,只是摇摇手,并不回答。
乾隆看在眼里,取笑阮云道:“你的大话未免说得太过了吧。”阮云一拍大腿说:“人家不是早把对子对出来了吗?”乾隆真象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阮云道:“他不是摇着手吗,那就是下联‘只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说着,他就如此这般地解释了一番。乾隆皇帝明知这是阮云即兴编造出来的,但也不禁为他的敏捷才思而拍手叫好。
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29):
王维对对联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
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 王维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一口答应,并且催促姑娘抓紧时间出题。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宿? 王维一听,这个上联字字都是宝盖头,一时想不出来,觉得有点为难。 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见他不做声,就说;堂堂一位文人,连个对联都对不上,怎么进京赶考啊?说着进去把门关上了。 王维很无奈,只好在黑暗中继续赶路。黑夜中不认识路,又是在荒郊野外,这可怎么办啊?王维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联,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门。姑娘开门见还是他,有点诧异,但还是听他把话说完。 王维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说出了下联: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 姑娘闻后,连连称妙,于是把王维迎进家中,盛情款待。 感悟 这副对联的魅力不仅在于上联和下联分别由同一部首的汉字组成,而且对联完全根据彼情彼景而出,读起来就像是这位少女和王维在款款对话:先生您看,这个空空的茅屋里就住我一人,荒郊野外,让我怎么方便留宿宾客您呢?姑娘呀,我走了千里迢迢的路程,在这茫茫迷途中恰恰遇到了你,这真是你我的缘分,请你不要再推托我了吧!对联的儿童睡前故事:(30):
对联
从前,某镇一家三兄弟从外地学艺归来,商量开店做生意。开业前,他们商量着在店铺前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下联是惊天动地的人家,横联是:先斩后奏。四邻见了,纷纷称妙,夸这副对联既恰如其分,又极有气派。正好,这天有个新上任的县官路过这里。他见这么多人围观对联,也下轿看了起来。不看则已,一看吓得魂飞魄散:这家主人不是皇亲,便是国戚,绝不能错过拍马屁的机会。于是他喝开众人,整冠理带,登门拜访。
县官老爷诚惶诚恐地对三兄弟作了自我介绍,表示未及时拜访的歉意之后,便请教他们何处高就。老大说:我是卖烧饼的,卖时一个两个地数;我二弟是做鞭炮的,所以说惊天动地;三弟是sha猪宰羊的,人称先斩后奏。县官见自己拍错了马屁,在人们的讥笑声中,灰溜溜地一头钻进了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