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谁偷走了夜的“黑”

2024-10-28 07:33:03

  你见过真正的黑吗?深沉的、浓烈的、黑〇〇的
  
  儿时是有的,在小学作文里,我还用漆形容过它,还说它伸手不见五指。
  
  从何时起?昼夜的边界模糊了,夜变得浅薄,没了厚度和深意,犹如墨被稀释渐渐,口语中也剥掉了字,只剩下夜。
  
  夜和黑夜,是两样事物。
  
  夜是个时段,乃光阴的运行区间;黑夜不然,是一种境,一种栖息和生态美学。一个是场次,一个是场。
  
  在大自然的原始配置中,夜天经地义是黑的,黑了亿万年。即使人类有了火把,夜还是黑的,底蕴和本质还是黑的。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这是《诗经庭燎》开头的话,给我的印象就是:夜真深啊。
  
  那会儿的夜,很纯。
  
  一位苗寨兄弟进京参加原生态民歌大赛,翻来覆去睡不着。为什么?城里的夜太亮了。没法子,只好以厚毛巾蒙面,诈一回眼睛。在他看来,黑的浓度不够,即算不上夜,俨然掺水的酒,不配叫酒。
  
  习惯了夜的黑,犹如习惯了酒之烈,不烈就难以下咽。
  
  宋时,人们管睡眠叫黑甜,入梦即赴黑甜。意思是说,又黑又甜才算好觉。睡之酣,须仰赖夜之黑:夜色浅淡,则世气不宁;浮光乱渡,则心神难束。所以古人养生,力主亥时(晚9点至11点)前就寝,唯此,睡眠才能占有夜的深沉部分。
  
  现代人的黑甜,只好求助于厚厚的窗帘了。人工围出一角来,伪造黑夜,虚拟黑夜难怪窗帘生意如此火爆。
  
  夜的美德还在于,其遮蔽性给人营造了一种社会文化:个体感和隐私性。
  
  如果说,白昼之人,不得不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演绎集体生活模式,那么,黑则让人生从广场状态移入角落状态,夜成了除住宅空间外更辽阔的私生活舞台。所以,夜生活即同义于私生活。
  
  我向来觉得,生活的本质即私生活,私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白天,人属于群体,不属于自我,正是夜,将世界还原成一个个私人领地和精神单元;正是黑的降临,预示着生活帷幕的拉开。
  
  夜里,微光最迷人,最让人心神荡漾。
  
  我厌倦白夜城市不夜工程,它们恶意篡改了大自然的逻辑和黑白之比,将悦目变成了刺眼。
  
  对黑的偏见和驱逐,让这个时代显得有点蠢。
  
  我觉得,人类应干好两件事:一是点亮黑夜,一是修复黑夜。
  
  同属文明,一样伟大。


上一篇:你一定要等
下一篇:玩数学的大师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