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睡前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亲家的儿童小故事6个

2024-10-28 07:33:03

亲家的儿童小故事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亲家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穷富两亲家

1111小时候外婆常说,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有用完的时候,人有转运的日子。那时我根本不懂话里的意思,常歪着着和外婆抬杠:"我想吃桃子,不给人家钱,人家就不会给桃子。"外婆笑笑,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1111很早以前,淮河两岸有一对儿女亲家,男方亲叫王实心,女方亲叫李五义。王实心和李五义本是门当户对的两员外,后王实心家遭了天火,烧了大半家产,变成了一个只有几十亩田地的普通农户人家。李五义仍是家有良田千顷,房有前、中、后三进。可这王家一、二、三、四四条人高马大的汉子,而李家只有红花两朵。李家的大女儿在几年前王家还是富户时嫁给了王实心的大儿子。开始两年里,王李两亲家你来我往,我敬你尊的相处还算好,可自从王家遭了天火变成普通人家时,李家就有点看不起王家,处处称富摆阔,常常使王实心自惭自愧。这王实心是个厚道人,平时汰计较亲家公高一言低一语的,可这李五义总是认为人就是财大气粗,门面靠银子撑着。
1111一年新春,两家按常理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因为王家是"半缸米",所以主动先给李家拜年。淮河两岸新春拜年兴"两瓶、四件、八大包"。大年初二王实心按礼数准备了拜年礼物来到亲家李五义家。李五义知道大年初二亲家公一定会来拜年,因此哪也没去,一大早就换上新袍,戴上新帽,捧着茶壶,单等亲家上门。太阳刚上房顶,王实心手提肩背,大包包的来到亲家李五义的。两亲家公一见面,自然是专挑好自豪感互相寒暄一阵,王实心话说的诚恳:"亲家公这一年两年还那么精神,一点也看不出老。"这李五义却说话带刺:"唷,亲家公,这一年没见,你怎么又老了很多,日子过得不舒心吧?"王实心说:"还好,还好。"李五义接过亲家公带来的礼物说:"自家人客气什么呢,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钱吧?嗨!这些东西我可不稀罕,可你要节省多久才能攒下这几个钱呀。"王实心窝一肚子火,可又一想亲家话也句句是实话,心里也就平静了许多。
1111中午吃饭时,亲家公李五义还真够客气的端上了七大碗,八大碟,整鸡、整鸭、整鱼、冷盘、烧炒色香味齐全。王实心说:"亲家公太客气了,自家人何需做这么多菜呢?"李五义说:"亲家公呀,不是你来了吗,这些菜你平常是难得吃上一回吧,今个你松松裤腰带,放开量吃,解解馋。"王实心听这话,越听越不是个味。家母端了满满一盆鸡汤上桌,汤盛的满,桌子没放平,轻轻一碰,黄亮亮的鸡汤溢到了桌子上。李五义生气地说:"你看你,做事毛毛糙糙,去拿四锭银子来把桌腿垫平。"亲家母取来四锭白花花的银子,垫在桌腿下,桌子平稳了。一顿饭亲家公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哪句话不带刺不说哪句。王实心虽也吃了,喝了,但窝在心里咽不下去。心想:这人呀还真的不能贫。草草吃过中午饭,王实心实在没法再坐下去,起身告辞,临出门时李五义送上一句话:"亲家公带渡钱了吗?"王实心一听差点没气昏过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1111过了年初十,为了不失礼,李五义也备了礼物过河来给王实心拜年。王家也准备了一桌十分丰盛的午宴。中途王夫人端上了满满一盆鸡汤,王实心故意碰了一下桌子,鸡汤溢出,王实心起嗓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过来!"王家四个儿子跑了过来,问父亲有何吩咐,王实心说:"这桌腿不平,四个一人抱一条桌腿,把桌子摆平了。"四个儿子一齐钻入桌底,每人抱住一条桌腿稳住了桌子。这李五义开始还没在意,王实心说:"亲家,我这四个儿子比你那四锭银子如何,?银子是死物,人可是活宝呀!"李五义顿时恍然大悟,才三杯酒下肚,脸就红到了耳根。
1111从那以后李五义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高傲了,说话也不带刺了。时间对任何人都不留情。一年一年过去了,李五义老了不能再挣钱了,靠吃家底子度日子,老婆去世和自己一场大病用去了李家大半积蓄,手头也开始紧了。可王实心的四个儿子,一个个学了手艺,个个拿得起,日日有进帐,年年有节余,原来被火烧掉的房子又盖了起来,而且比以前盖的更高更大。卖掉的田又逐步买了回来,渐渐地成了淮河下游的大财主。王实心没看不起李五义,他派大儿子大女儿精心服侍,安度晚年。
1111故事讲完了,外婆还加了句结束语:"穷没有根,富没有锁,人要是肯干愿干穷也能变富。"

挑亲家

  张建一直想找个有钱的亲家,他听说李村有三家不错,都有车,便暗中去看。说来也巧,这三家正好是邻居,果然家家有车,不过第一家的车看起来崭新,第二家的稍旧但保养得很好,最后一家的则破旧不堪。
  到家后,张建把情况跟妻女一讲,说:第二家靠谱。女儿不解,张建笑眯眯地说: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可别小瞧这第二家的老款车,说明他是第一批买车的,是先富起来的一类;他家的车保养得好,说明这家人会过日子。至于第一家嘛,车也是老款,但一看就翻新过,说明经济状况不咋的,又不实诚。至于最后一家,车都破成那样了,就更不用提了。
  一套理論说得妻女恍然大悟。张建得意地说:明天我就叫媒婆说合这第二家。
  很快,第二家同意了亲事。这天,张建去找亲家喝酒,刚进门,发现院子里多了辆旧车,看着眼熟。两人喝多了酒,亲家得意地说:我刚从右邻居家便宜收来一辆车,别看外面破,里面没问题,回头去左邻居那里整整,正好可以给您闺女当婚车。
  这右邻居是第三家,左邻居是第一家,张建好奇地问这两家是干啥的。亲家大着舌头说:右邻居是老板,这车他只开了两次就扔在老家了;左邻居在城里开车行呢,生意大得很,其中有项业务,专门帮人翻新旧车。
  张建张大了嘴巴,半天才想起一件事:你不是有辆车吗?
  亲家乐得满脸通红:你说我那车?那是我收破烂收回的一辆报废车,不过当时点儿背,车刚到手,废品就掉价了。为了等升价转手,我可花费了不少心思保养它哩。  

夫妻亲家

李家镇大集五天一次,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在这集市上,有一个叫阿宝的小伙子摆的肉摊,特别显眼。来他这里买肉的人络绎不绝。为什么?实在。

阿宝给人秤得肉足斤足两,要是有人嫌他的秤秤得低,他二话不说,割下一块来就给人家添上,保证让人家满意而去。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到你这里来买肉得多了,到别人那里买的就会少。因此,阿宝深得同行的嫉恨。

有一次,一个中年人来阿宝的肉摊上买了二斤肉,不长时间又给提回来了,愣说不够秤,少给秤了半斤。按说这是不可能的事,阿宝还是割下来了一块给他补上了,可这人就是不走,不依不饶,对他大加指责,引得看热闹的围了一大堆。这是明摆着来搅他的局的,最后由工商人员出面,才算平息了此事,可是这一天的买卖也泡汤了。

这镇上有一个王屠户,一直靠卖肉为生,原先这集市上就他一个卖肉的,经常哄抬价格,干些缺斤少两的事。现在这集市上无端生出几个卖肉的来,王屠户感到很恼火,特别是阿宝这小子的卖法,让他无法接受,实在恨得他牙痒痒。

话说王屠户的女儿小芹中学毕业后,王屠户就没让她再上学,他让女儿在集市上帮着自己打打下手。小芹可不像他爹,她给人家秤的肉是足斤足两。因此,王屠户在场的时候,很少有人问津。他不在场的时候,卖得格外快。虽然利薄了,可算总账赚得并不少,慢慢的王屠户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他看到了女儿的能力,每次帮着小芹把肉送到市场上他就回去了。

他想让女儿把这个阿宝挤垮。人家小芹可不像他爹,两个肉摊挨在一起,不但不挤,阿宝有事的时候,她还帮着阿宝张罗着买卖。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阿宝也不是个贪图赚别人便宜的人,有些力气活,阿宝也主动抢着帮小芹干,俨然一对小夫妻。

这事慢慢的就在镇上传开了,也传到了王屠户的耳朵里。其实王屠户打心眼里满喜欢这阿宝的,尤其是阿宝的性格、脾气和他差不多。就是以前这小子在集市上老搅他的生意,他打心里气不过,后来仔细想想慢慢的气也就消了。现在看来在这件事情上,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任他们发展去吧。

可自从有一天王屠户从集市上回来后,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行,坚决不行。没有商量的余地,并且从这以后肉也不让小芹到集市上去卖了。原来那天王屠户把肉给小芹送到集市上以后,他就一个人在集市上闲逛开了,无意中碰见了他二十多年不见的老相好了。这老相好叫苗香艳,相当年长的可是相当的妖艳,就没差把王屠户的魂给勾去了。

故人相见,两个人像做贼似的一前一后偷偷得找了一个僻静的小饭店叙起了旧情。老相好对王屠户说她的儿子就在这集市上卖肉,叫阿宝,听说最近在集市上处了个对象,也是个卖肉的,我特地来看看。可能是祖传,这孩子从小就爱看人家sha猪,现在长得和王屠户年轻的时候一个模样。经苗香艳这么一说,王屠户一琢磨还真是觉得阿宝长得有点像他。

原来王屠户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在镇上卖肉,苗香艳和她的丈夫那时候也在乡下的路边开了一个饭店。每逢大集,他们经常来王屠户这里买点便宜肉、下脚货,一来二去的,剩下点孬一点的,王屠户也就主动给他们送去,有时还能赚点酒喝,就这样慢慢的王屠户和饭店老板娘好上了,自从有了那事以后,时间不长,老板娘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再加上饭店越来越多了,生意不好做了,他们就关门不干了。

自从不再送肉了,王屠户和苗香艳的关系就中断了。苗香艳说,她就生了阿宝这一个孩子,从这以后就再也没有生育,她怀疑她的老公没有生育能力。听到这,王屠户算是弄明白了,他干脆和苗香艳挑明了,把阿宝和小芹的事说了出来,苗香艳一听,也是吃惊不小。如何阻止孩子们的这场婚姻,成了他们俩共同的心事,可是他们又觉得没法和孩子们明说。商量了一个中午也没商量出个办法来,两人各自揣着心事回去了。

回到家里,王屠户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香,心事重重的。老伴再三追问,王屠户就是不说。等把他问急了,王屠户一狠心一五一十的全向老伴交代了,接下来就应该等着电闪雷鸣了。

没想到听完后,老伴扑哧一声就笑了:这好办,让他们结就是了,保证没事。没事个屁。王屠户有点急了,可老伴还是咧着嘴笑。王屠户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这时老伴也只好实话实说了:小芹根本就不是你的孩子,那是我结婚前怀上的。惊得王屠户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老伴接着说道:那是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二老去镇上赶集了,我一个人躺在屋里睡午觉,被一个不知什么时候钻到屋里的蒙面人给强暴了。二老回来后,我没敢和他们说,可时间不长我就开始呕吐,二老发觉后再三追问,我只好把这事告诉他们了,没把二老气得半死。

家丑不可外扬,经过再三商量,二老决定降低条件尽快把我嫁出去,这才托媒人来你家提亲,要不然,凭你这条件能娶我?这些年来我总觉着让你帮着我养孩子很对不起你,现在看来扯平了,原来是你自己给自己养的儿媳妇。

不吐不快,说完后,老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王屠户听得有点目瞪口呆,他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个啥滋味。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不过,仔细想想,也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接着老伴又开玩笑说道:咱现在又做夫妻又做亲家,,亲上加亲,不是很好嘛!王屠户无言以对。

第二天一早,王屠户老两口带着小芹欢欢喜喜的到阿宝家认亲里去了。

两亲家斗气

梁家庄有个梁老汉,梁老汉非常吝啬,人称“梁老抠”。村里人一提到他,都连连摇头,还会来一句:“这货呀,抠抠屁沟,吮吮指头,铁公鸡一个,一毛不拔!”

离梁家庄东南五里有个李家庄,李家庄有个李老汉,说话办事认死理,人称“李犟筋”。村里人一提到他,也都连连摇头,还会来一句:“这货呀,脑子一根筋,杠子头一个,十头驴也犟不过他!”

“梁老抠”和“李犟筋”是儿女亲家。

有一天,“李犟筋”出门办事,中午回家时途经梁家庄,事也凑巧,经过“梁老抠”门口时,“梁老抠”正好走出院门。

这个时候看到亲家,不请吃饭说不过去,“梁老抠”想退回院内,但此时亲家已到了跟前,“梁老抠”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说:“亲家呀,啥风把你吹到这儿来了?快,到屋里喝碗鸡蛋茶吧!”

“李犟筋”说:“不去了,快晌午了,回家还有事哩。”

“梁老抠”一听这话,放下心来,嘴上却连连说:“都到门口了,连口水都不喝,不美气,不美气呀!”嘴上这样说着,他拉着亲家胳膊的手却一下子松了下来。

“李犟筋”知道亲家抠门,也不想在亲家这兒吃饭,但“梁老抠”一松手,倒把李老汉的“犟劲”兜起来了。他心里暗想:“梁老抠”啊“梁老抠”,你可真抠!我一个闺女养到二十多,送给你家做媳妇,今天路过你门口,你连碗饭都不想管,老子今天偏不走了,看你咋待承俺!

想到这儿,“李犟筋”忙说:“我闺女在家没在家?多长时间了,死妮子也不说回去看看俺。”

“梁老抠”说:“她跟你女婿到集上卖菜去了,中午不回来了。”

“李犟筋”故意说:“哦,那就咱哥俩到屋里唠唠吧。”

“梁老抠”慌了,问:“那……你屋里的事儿不办了?”

“不办了,不办了,也没啥要紧事儿。”

到屋里后,“李犟筋”坐着喝茶,“梁老抠”到灶火间安排饭菜。很快,“梁老抠”端着菜上来了,一个凉拌萝卜丝,一个小葱拌豆腐。坐定后,“梁老抠”热情地招呼亲家:“吃菜,吃菜!等一会儿咱吃芝麻叶面条儿。”

“李犟筋”心里来了气:就俩凉素菜,也不请我喝点酒,老子今天非摆治摆治你这个老抠货不可!

“李犟筋”无意间看到屋里条几上有个酒坛子,就对“梁老抠”说:“亲家呀,我给你说个稀奇事。”

“啥稀奇事?”

“稀奇稀奇真稀奇,石佛寺有个赵拐子,亲家啊,你说那赵拐子种的红薯怪不怪?那红薯不长红薯光长秧,那秧长得可长了!”

“有多长?”

“李犟筋”站起来,比画着说:“那红薯秧要是从楼门外头往里长,能长到那儿……”

“梁老抠”顺着“李犟筋”的手势看过去,哦,那红薯秧能从楼门外一直长到放酒坛子的地方!

“梁老抠”没法子,只得把酒坛子搬了过来。

几杯酒下肚后,“梁老抠”说道:“亲家啊,今儿就我一个人在家,也没啥荤菜,对不住啊!”

“李犟筋”一听,忙说道:“好办,好办,你去找人,把我骑的毛驴sha了,咱整个荤菜!”

“梁老抠”听后面露难色,说:“那你待会儿咋回去啊?”

这时,院子里一只公鸡“咯咯咯”地叫起来,“李犟筋”一听,忙指着公鸡说道:“好整,好整,我就骑那只公鸡回去吧……”

“梁老抠”无奈,只得请邻居过来帮忙sha鸡,准备做一盘“辣子鸡”。

席间,“梁老抠”出去上厕所,回来后看到桌上的酒杯不见了,忙问“李犟筋”:“奇怪啊,酒杯弄哪儿去了?”

“李犟筋”说:“哎呀,亲家,酒杯太小了,刚才我一不小心,连酒带杯吞到肚子里了。”

“梁老抠”一听,知道亲家嫌酒杯小,只得拿出大酒杯。

又过了一会儿,“梁老抠”到灶火间端辣子鸡,回来时看见“李犟筋”拿着一根锯条正在锯酒杯,忙问:“亲家,你在干啥哩?”

“李犟筋”笑着说:“这酒杯怪大的,倒酒时,上头用不着,锯了算了!”

“梁老抠”一听,知道亲家嫌酒杯没倒满,再倒酒时,他只得忍痛把酒杯倒得“沟满壑平”。

“李犟筋”酒还没喝美,辣子鸡还没吃够,可芝麻叶面条儿已经端上来了。“李犟筋”一看这个,是让他赶紧吃饱走人的意思了。气啊!他伸出手,朝着自己的脸左右开弓,“噼噼啪啪”地打起来。

“梁老抠”一看,吓坏了,忙问:“亲家,咋了,咋了?”

“李犟筋”说:“我脸还没喝红,出门怕别人笑话你不好好待客,我干脆自己把脸扇红算了!”

两亲家斗气

  梁家庄有个梁老汉,梁老汉非常吝啬,人称梁老抠。村里人一提到他,都连连摇头,还会来一句:这货呀,抠抠屁沟,吮吮指头,铁公鸡一个,一毛不拔!
  离梁家庄东南五里有个李家庄,李家庄有个李老汉,说话办事认死理,人称李犟筋。村里人一提到他,也都连连摇头,还会来一句:这货呀,脑子一根筋,杠子头一个,十头驴也犟不过他!
  梁老抠和李犟筋是儿女亲家。
  有一天,李犟筋出门办事,中午回家时途经梁家庄,事也凑巧,经过梁老抠门口时,梁老抠正好走出院门。
  这个时候看到亲家,不请吃饭说不过去,梁老抠想退回院内,但此时亲家已到了跟前,梁老抠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说:亲家呀,啥风把你吹到这儿来了?快,到屋里喝碗鸡蛋茶吧!
  李犟筋说:不去了,快晌午了,回家还有事哩。
  梁老抠一听这话,放下心来,嘴上却连连说:都到门口了,连口水都不喝,不美气,不美气呀!嘴上这样说着,他拉着亲家胳膊的手却一下子松了下来。
  李犟筋知道亲家抠门,也不想在亲家这兒吃饭,但梁老抠一松手,倒把李老汉的犟劲兜起来了。他心里暗想:梁老抠啊梁老抠,你可真抠!我一个闺女养到二十多,送给你家做媳妇,今天路过你门口,你连碗饭都不想管,老子今天偏不走了,看你咋待承俺!
  想到这儿,李犟筋忙说:我闺女在家没在家?多长时间了,死妮子也不说回去看看俺。
  梁老抠说:她跟你女婿到集上卖菜去了,中午不回来了。
  李犟筋故意说:哦,那就咱哥俩到屋里唠唠吧。
  梁老抠慌了,问:那你屋里的事儿不办了?
  不办了,不办了,也没啥要紧事儿。
  到屋里后,李犟筋坐着喝茶,梁老抠到灶火间安排饭菜。很快,梁老抠端着菜上来了,一个凉拌萝卜丝,一个小葱拌豆腐。坐定后,梁老抠热情地招呼亲家:吃菜,吃菜!等一会儿咱吃芝麻叶面条儿。
  李犟筋心里来了气:就俩凉素菜,也不请我喝点酒,老子今天非摆治摆治你这个老抠货不可!
  李犟筋无意间看到屋里条几上有个酒坛子,就对梁老抠说:亲家呀,我给你说个稀奇事。
  啥稀奇事?
  稀奇稀奇真稀奇,石佛寺有个赵拐子,亲家啊,你说那赵拐子种的红薯怪不怪?那红薯不长红薯光长秧,那秧长得可长了!
  有多长?
  李犟筋站起来,比画着说:那红薯秧要是从楼门外头往里长,能长到那儿
  梁老抠顺着李犟筋的手势看过去,哦,那红薯秧能从楼门外一直长到放酒坛子的地方!
  梁老抠没法子,只得把酒坛子搬了过来。
  几杯酒下肚后,梁老抠说道:亲家啊,今儿就我一个人在家,也没啥荤菜,对不住啊!
  李犟筋一听,忙说道:好办,好办,你去找人,把我骑的毛驴sha了,咱整个荤菜!
  梁老抠听后面露难色,说:那你待会儿咋回去啊?
  这时,院子里一只公鸡咯咯咯地叫起来,李犟筋一听,忙指着公鸡说道:好整,好整,我就骑那只公鸡回去吧
  梁老抠无奈,只得请邻居过来帮忙sha鸡,准备做一盘辣子鸡。
  席间,梁老抠出去上厕所,回来后看到桌上的酒杯不见了,忙问李犟筋:奇怪啊,酒杯弄哪儿去了?
  李犟筋说:哎呀,亲家,酒杯太小了,刚才我一不小心,连酒带杯吞到肚子里了。
  梁老抠一听,知道亲家嫌酒杯小,只得拿出大酒杯。
  又过了一会儿,梁老抠到灶火间端辣子鸡,回来时看见李犟筋拿着一根锯条正在锯酒杯,忙问:亲家,你在干啥哩?
  李犟筋笑着说:这酒杯怪大的,倒酒时,上头用不着,锯了算了!
  梁老抠一听,知道亲家嫌酒杯没倒满,再倒酒时,他只得忍痛把酒杯倒得沟满壑平。
  李犟筋酒还没喝美,辣子鸡还没吃够,可芝麻叶面条儿已经端上来了。李犟筋一看这个,是让他赶紧吃饱走人的意思了。气啊!他伸出手,朝着自己的脸左右开弓,噼噼啪啪地打起来。
  梁老抠一看,吓坏了,忙问:亲家,咋了,咋了?
  李犟筋说:我脸还没喝红,出门怕别人笑话你不好好待客,我干脆自己把脸扇红算了!
  

亲家与冤家

据说将去台湾时,这对争吵了20多年的亲家与冤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蒋说,你为党国做了许多事,我都记得。宋则说,你打了我几次,我也记得。

美国作家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说,除了16世纪西班牙的博尔吉亚家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之外,还没有别的家族像宋家一样在历史上起过这样扰乱的作用。宋家王朝曾掌握近代中国的权力与财富;而且,在20世纪美国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篇章,影响美国领袖们决策30年,并通过他们影响整个世界。

宋家除了著名的三个女儿,宋子文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2001年《华尔街日报》做了一项名为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的调查,其中有6个中国人,他们分别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太监刘瑾、清商人伍秉鉴和宋子文。其中对宋子文的评价中这样写道:

从1927到1949年作为g*-党政府官员,宋子文被认为是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他利用自己在中国财政部的权力,把他大部分的个人财产投资到外国的股票,包括持有通用汽车和杜邦公司的股票美国一份有关宋子文的战时档案中指出,宋子文以有限的资源开始他的公职生涯,但是到1943年1月,他的财富超过7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6亿美元(1美元约合6.3元人民币)。

从1927年到1949年,宋子文是不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尚有争议,但掌握最多权力的人毫无争议应该是他的妹夫蒋介石。1946年,中国我*-党的笔杆子、福建落魄秀才的儿子陈伯达指出,官商交织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占有了全中国80%的财富。1948年12月25日,中国我*-党宣布了战犯名单,蒋介石名列第一位,宋子文名列第十位。毛泽东在谈到严惩战争罪犯时,特别指出其中最主要的,是蒋介石、宋子文可见两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关系密切,福祸相倚。

但历史学者杨天石先生对蒋介石日记研究后发现,蒋介石与宋子文在大部分时间里关系极坏。据说将去台湾时,这对争吵了20多年的亲家与冤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蒋说,你为党国做了许多事,我都记得。宋则说,你打了我几次,我也记得。

辞职四次

西格雷夫笔下的两朝国舅宋子文是个矮胖的青年,圆圆的脸孔像一枚美元硬币,他表情和蔼而严峻,戴一副日*-本天皇和小说家乔伊斯一样又小又圆的眼镜。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深悉筹款之道,他是一个喜欢查看分类账簿上用蝇头小字记载的数字的人。

1923年,宋庆龄把宋子文引荐给了孙中山,认为她这个弟弟可以解决革命政府最担心的财政问题。宋子文确实不负众望,在理财中,精打细算,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俨然一个大管家,北伐时中央银行的1元纸币价值甚至能超过1元银币。后来宋担任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长达七年,他凭着专业及影响力,为蒋解决财源。有宋子文在财务上的整理与支持,蒋介石与桂系和冯玉祥的战争以及其后的中原大战,才能取得胜利,从名义上统一中国。

但是两个人却性格迥异、教育背景悬殊,因此摩擦不断。蒋与宋的矛盾,最根本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在姐妹之中,宋子文与宋庆龄的感情最深。在上世纪20年代,宋子文算是g*-党左派。1926年底,g*-党内发生迁都之争,到底g*-党的中央政府是设在武昌还是南昌,蒋介石主张南昌,汪精卫、宋庆龄坚决不同意将中央政府设在南昌。在这关头,宋子文出了大力,掐断了蒋介石的经济来源。在此情况下,蒋只得同意把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从此,蒋介石与宋子文之间埋下了第一颗炸弹。

自1928年宋子文初任财政部长到1934年离开国民政府这六年中,蒋宋经常争执,宋曾四次辞职,而辞职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与蒋介石财政态度不和。

宋子文第四次辞职是1933年10月。那年夏天,宋子文到欧美访问,孰料蒋介石趁他出国期间,挪用预算,花在最新一次剿共军事行动上。宋子文对此非常生气,与蒋介石发生严重的冲突,请辞财政部长及行政院副院长之职。

据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研究,这次辞职闹得很大,惊动各界。据当时报纸报道,宋是以健康问题请辞,但他却刻意在记者会严辞否认,说任何有关他健康不佳的报道都是错误的,他也不准备用东亚病夫作为辞职的托辞。据胡汉民透露,宋子文曾私下说过:当财政部长无异做蒋介石的走狗,从现在起我要做人,而不是做一条狗!

这次,宋子文辞去了所有的政府职务,蒋介石也冷藏了他六年之久。其间发生西安事变,宋子文兼程赶到西安,援救蒋介石,但蒋对宋成见甚深,并没有重用宋,直到1940年蒋才派宋到华盛顿担任他的私人代表,两人关系才真正解冻。

矛盾误国

不过解冻只是又一次矛盾的开端。

正如宋美龄所言,阿兄知道在华盛顿办事的门道,在六个月之内,宋子文就顺利游说了美国白宫、财政部、国防部和其他政府机构。他首先取得2500万美元的对华贷款,不久又拿到1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得到1000万英镑的贷款。


上一篇:交换的睡前故事6条
下一篇:亲密的睡前故事6篇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