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李白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1):
李白醉书狂草敌兵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
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 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 唐玄宗震怒。 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引起家中客人李白的关注。 李白问明情况,道:可惜我李白金榜无名,不能为朝廷分忧解难。贺知章问知李白能识番文,惊喜万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汇报。唐玄宗赐李白进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带,在金銮殿上接见了李白。 李白捧起番书,用唐音译出,念道:渤海国大可du书达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来讲,可将高丽176城让与俺国若还不肯,俺起兵来厮sha,且看哪家败胜!这分明是一份宣战书。唐玄宗问文武百官:番人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众人缄口不答。玄宗又问李白:那我们该如何回复番使?李白道:明天召见番使,我当面回答他。唐玄宗当即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设宴款待。 第二天上朝,李白大笔一挥,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国书,当众念道: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du:自昔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本朝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方今圣度汪洋,恕尔狂悖,急宜悔祸,勤修岁事,毋取诛戮,为四夷笑 番使大为震惊。回到渤海国,将大唐国书交给渤海国国王,国王看后惊叹道:天朝有神仙相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归顺大唐王朝。 李白醉书狂革,展示了大唐威仪,吓退挑衅的蛮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2):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3):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第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他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那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4):
李白看医生
李白走进了穿梭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
不久,他生病了,他来到医院,填好了单子去验血。“先生,请问尊姓大名?”医生问。“李白。”“啊!李白呀,李白,真的是李白,李白啊!李白……”“先给我验血呀,快点! ”“哦,我给你验,验了血后,请在这张纸上写上你的尊姓大名哦! ”医生边说边递给李白一张皱巴巴的纸。“好吧! ”李白回答。医生给李白验好血之后,李白签了名。医生说: “你身体不好,你再去挂个针吧! ”说着便亲吻了一下那张皱巴巴的纸。 听说身体不好,李白有点着急,心想:我李白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怎么能英年早逝呢?于是,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下了一百多元钱的打针药,就匆匆忙忙地去打针了。 来到打针台前做皮试,护士问: “您叫什么名字? ”“李白。”“啊!李白,李白,真的是李白……”护士比那个验血的医生还要激动。忽然,护士对李白说: “李白先生,您应该买些眼药水,您眼力不太好! ”“为什么? ”李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您想想,从您写的《静夜思》里面‘疑是地上霜’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您竟然把月光看成霜,真是不应该呀! ”“好吧,我买点眼药水。”李白说着,来了个全身大搜查,可怎么也找不出钱来了。护士一把就把李白推出去,李白只好回了家。 一回到家,李白就把《静夜思》改了,改成了这样:床前明月光,不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两眼泪汪汪。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5):
李白宝剑除恶霸
李白从小就才华横溢,能喝酒,善写诗,酒喝得越多,诗写得越好,只是不少诗字里行间都带着酒气,酒量不行的,看李白的诗都能醉倒。
李白从二十五岁就开始离家出走,到各地漫游。李白出游之时,身上总是配着一对雌雄剑。一般人以为,李白只不过是为了玩酷,那对宝剑只是聋子的耳朵――配的。其实不然,李白不但诗写得好,剑法也很出奇。他从三岁开始,就拜雪山老叟为师学习剑法,到了二十多岁的,他的剑法已是炉火纯青,特别是他独创的太白剑,更是出神入化,能于无形之中。只是,李白很少向人展示他的剑术,平时总是一副醉书生的样子。
这一天,李白游到滁州地界,闻得醉仙楼上美酒飘香,又有小曲儿低回,便上了醉仙楼。李白有个毛病,闻到酒味就走不动道,听到小曲儿更是心里痒痒。李白找了一个座位坐下,要了一壶酒、几样小菜,这才抬头细看。酒楼里有几十张桌子,中间有个小空场,空场中有一老一少,老的坐在凳子上拉胡,少的站着唱曲儿。李白细一端详,那老头儿大概六十多岁,须发皆白,那少女正值豆蔻,生得花容月貌。李白频频点头,一边喝酒一边听曲儿,想着临走时赏老少爷俩几两碎银子。
李白正听得起劲儿,忽听楼下一阵大乱,紧接着,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哪呢?唱曲儿的小丫头在哪儿呢?话到人到,一个白面书生走上楼来,身后跟着四五个彪形大汉。
白面书生一眼看到了唱曲的少女,*yin*笑着走到少女跟前,一捏少女脸蛋:这小模样长得还真是馋人,我现在就想吃。来呀,把这小美人带回去!白面书生一下话,几个彪形大汉冲上来,架起少女就走。
老汉一看,扑通一声跪在白面书生脚前:大爷高抬贵手啊,我们爷孙两个刚到贵地,如果冲撞了大人,还请大爷原谅啊!白面书生一脚踢翻了老头:你放什么狗屁?大爷我看上了小丫头,你赶紧拿着钱走吧!说着,扔给老头几个铜钱。
就在这时,一个虬髯大汉从角落里蹿了出来,一指白面书生:你这家伙太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再不住手,爷爷我可对你不客气了!白面书生翻了虬髯大汉一眼:你是哪个地方的葱啊?要管我的闲事?虬然大汉把眼一瞪:我是宣城王五,专爱管不平之事。白面书生乐了:你爱管闲事,好,今天我就让你管个够!说着话,挥拳向王五面门打来。王五哪里怕他,举拳格挡。就在王五的拳头举到半空的时候,白面书生的手突然张开了,几道银光飞向王五,王五惨叫一声,身子仰面跌倒,眼睛和面皮上已经多了几颗银针,踢登两下,便气绝身亡了。白面书生取下银针,冷冷一笑,环顾四周:哪个还想管爷爷的闲事?
酒楼上顿时一片大乱,不少食客落荒而逃。常在酒楼喝酒的都知道这白面书生是谁。这白面书生中叫白来世,是滁州节度使白活的大公子,人送外号玉面小霸王。白来世不但拳脚功夫厉害,暗器梅花飞针更是无人能敌。他的那些银针都沾了du药,见血封喉。这白来世凭着自己功夫好,又有他老子在后面撑腰,在滁州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每年都要伤几条人命,可没人敢告,一告白活就给死者安个谋反罪,全家都得跟着倒霉。白来世见没人再敢应声,冲几个彪形大汉一声喊:来呀,把这大个子拽到街上喂狗,我要和那小美人去快活了!
坐在角落里的李白早已气炸了肺,他天生一副侠义心肠,眼里哪能容得下这等不平之事?他离家出游,就是因为在绵州为民除害吃了官司。李白站起身来:这位仁兄且慢。白来世回头一看,见跟他说话的是个文弱书生,便颤着身子晃过来:怎么着,你也想上街上当狗食去?李白一拱手:这位仁兄说笑了,我见仁兄长得仪表堂堂,想和仁兄交个朋友。白来世乐了:你跟我交朋友?你老人家贵姓啊?打哪里来?李白一笑:兄弟绵州人士,姓李名白字太白。白来世眼睛突然一亮:你是李白?你就是到处写醉诗的李白?说着,便朝几个大汉摆手:弟兄们,快过来看看,李白就长这德性,哈哈,真有意思!
李白气得酒往上顶,但他没有发作,给白来世鞠了一躬:仁兄,请看在兄弟的薄面上,放了那姑娘吧。白来世三角眼一瞪:看你的面子?你的面子值几个钱?你以为你能写几首破诗就了不起了?李白说:只要仁兄放了姑娘,什么条件任你提。白来世看看李白,点了点头:今天爷爷我有兴趣,就陪你玩玩,你若能躲得过我的梅花飞针,我就放了那姑娘。李白微微一笑:那好,仁兄请出手。说着,把雌雄双剑放到桌子上,取出毛笔,铺开宣纸,喝下一口,大笔一挥在纸上写开了诗: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白来世一看,李白站在那里笔走龙蛇,身影虚幻,就好像一个醉汉在那里擦桌子。白来世冷冷一笑,死到临头还写诗呢,我让你拿着这诗给阎王爷念去。想着,取出一把梅花针,一抖手便飞了出去。凭他的功夫,这几针飞过去,李白定会倒地当场,气绝身亡。可白来世把针飞出去再一看,李白没事儿,那几颗梅花针全都钉到了桌子上。白来世气大了,把身上的梅花针都拿出来,左一把右一把向李白飞去,结果还是没有一根飞到李白身上,全都扎到了桌子上。白来世心说,今天真他妈见鬼了,我怎么就扎不着他呢?白来世冲几个大汉一摆手:兄弟们,上,把这小子给我废了!几个彪形大汉一听,各持家伙向李白扑来。李白毛笔一甩,笔力更加雄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随着笔落纸上,几个彪形大汉纷纷惨叫,仰面跌倒。白来世过去一看,几个人咽喉处都扎着几根梅花针!
白来世吓坏了,瞪着眼睛看着李白:见鬼了,今天真是见鬼了!说着,转身就要走。李白一摆手:仁兄且慢,兄弟我有诗相赠。白来世急忙摆手:不了不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李白把雌雄剑在空中一举,酒楼的门咣的一声关上了:仁兄,今天这里好像有天神,你不收下这首诗,恐怕是走不出去的。白来世一看,今天真他妈邪门,收诗就收诗吧。又一想,什么叫收尸啊?我一收尸不就玩儿完了吗?
白来世哆了哆嗦来到李白面前,低头看李白写的诗。李白赶紧给拉二胡的老汉几两银子,让他领着孙女马上走,走得越远越好。完事,李白看着白来世:仁兄,看出诗意来了吗?白来世摇头:没,没看出来,脑袋有点蒙,好像喝醉了一样。李白哈哈一笑:我来给你念一念,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相逢。这首诗其实是我太白剑的剑诀,我本不想取你性命,可你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如果还把你留在世上,不知还要有多少人被你所害,现在我就让你死个明白,刚才你看我是在写字,实则我是在舞剑,只是剑法太快,你根本看不到,所以,你的梅花针被我的双剑拔掉,又被你的打手受用,你都没有看出来,好了,我也该走了,如果你真有来世,希望你不要再为害一方。说完,雌雄剑背在身上,迈步出了酒楼。
李白一走,白来世也想走,可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不知什么时候留下无数个剑孔,血涌如柱。白来世嗷一声怪叫,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爸爸呀,救命啊!这个时候他还喊爸爸,就是祖爷爷也救不了他了,刚跑下酒楼,白来世便倒在大街上气绝身亡,被几只饿狗拽走,上墙角美餐去了。
不久,滁州节度使白活卷入了安史之乱,被满门抄斩,白来世被sha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李白在醉仙楼除掉了恶霸,醉仙楼老板把酒楼改名太白楼,还请了说书人讲述李白除霸之事,从此,太白楼宾客不断,生意更是兴隆。
李白的儿童睡前故事(6):
诗仙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
来自:经典故事x.%63om>